APP下载

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0-01-08韦秀莲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情绪

韦秀莲

(甘肃省嘉峪关市育才学校 甘肃嘉峪关 735100)

小学生是脆弱人群之一,社会大众应当重视并给予小学生及时且适当的心理保护,采取各种手段来预防疫情期间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从容应对疫情,健康茁壮成长。

一、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危害程度高且影响恶劣,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给社会大众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特别是心理脆弱的小学生会形成焦虑、恐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众所周知,小学生在全体社会大众里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需要给予其更多关注与爱护。国家卫健委在其下发的《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在此次突发疫情事件中,儿童和孕产妇是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1]。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成人后的发展,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预防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引发不良事件、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与重要临床价值。在疫情防控期间,小学生既是高危易感染群体,也是国家公共卫生疾病防疫部门的重点保护对象。因此,面对影响如此严重的疫情,实施防疫期间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关研究及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则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二、学生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在疫情暴发期间,有很多学生时刻都关注并关心着疫情的实时发展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看着每天都在增长的确诊病例,小学生会感到非常紧张、害怕、焦虑,担心疫情得不到控制会继续发展下去,给人们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也在害怕自己和家人会被感染;很多小学生情绪失控,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首先,容易引发食欲不振、身体机能下降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次,还有些小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极易引发攻击或冒险性行为;最后,有些小学生因为担心疫情会影响到自身学习成绩,导致出现坐立不安、情绪不稳等问题,甚至引发PTSD、抑郁及其他情绪调节障碍[2]。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全面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小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建议教师和学生家长围绕日常生活如饮食、睡眠、运动、家务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散注意力,帮助其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例如,加强和补充营养,如果家中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则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E、A 或多种维生素,还有就是为了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因地制宜在家中实施互动游戏和运动。除此以外,还应相信科学,重视健康宣教,尤其在非常时期,针对小学生需要对其开展适当的健康教育,不信谣、不传谣、少看小道消息。如:遇到什么情况是正常的,遇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去应对,有些学生心情不好时会破坏所看到的一切东西,实际上这是一种愤怒的宣泄,此时需要教师和家长理解学生的这种情绪,并与其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懂得采取哪种方法将愤怒情绪宣泄出来是最适当的。

(二)重视小学生心理应激问题

在重大疫情背景下,极易引发小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的产生。应激反应存在显著的双重性,一方面能调动身体力量抵御险情,增强取胜决心与信心,从而安全度过危险时期;另一方面,假若过度关注灾害事件,长时间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未能及时调整心理情绪,则会引发应激性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失眠、记忆力减退、头疼胸闷等症状。一旦小学生出现类似症状,教师和家长务必要给予重视,开展必要的心理干预。首先,做好科学诊断。教师要与家长形成密切配合,采取规范的心理诊断精准诊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切忌急于贴标签,以防加深其负面情绪。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个体采取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法。其次,教师可采取多种手段,如有机结合教师辅导和家庭辅导、通过微信、电话等给予学生在线心理辅导服务;教师可帮助家长学习相关的心理调节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等,及时给予孩子良好的心理调适[3]。

(三)制订相关心理辅导预案

首先,在小学生居家隔离期间,教师可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号、校园官网等新媒体平台,每日向学生及其家长推送防控相关知识或心理辅导类文章,从了解疫情性质、采取防护措施、感悟生活积极意义、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等方面入手,给其普及并提供心理健康保健知识,以此降低疫情对小学生心理的干扰、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其次,针对小学生假期较长的问题,可鼓励其开展丰富多彩的居家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勤做家务、进行居家运动等,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上,消除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做好心理应激性障碍学生的追踪工作。心理应激性障碍问题的矫正相对复杂,由于生理与心理素质不同,问题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导致恢复正常状态要花费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基于此,教师应告诫家长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为该类学生建立心理成长追踪档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逐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直到恢复正常心理机能[4]。

四、结束语

在疫情防控期间,小学生群体焦虑、担心、烦躁等情绪的产生都属于正常反应,面对小学生对疫情的不确定感,需要相关人士和部门及时给予其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以免形成更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