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创新模式研究

2020-01-08路智祥

科学咨询 2020年4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中国画绘画

路智祥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桂林 541004)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价值的一种肯定,其核心内容要求创作者善于在作品中解放人类的天性,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其本质是一种远离社会而追溯生命本质的意识。将这种意识融入中国画之中,利用笔墨文化来体现某种生命状态或者反映自然的内涵,这种意识就演化成了中国画的传统人文精神。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国人开始拼命追逐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作品中难以体现人文精神,并陷入到这种创作误区之中无法自拔。中国画教育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入能够让中国画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促进传统中国画向着新的高度发展。

一、中国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原因

(一)教学理念出现偏差

中国画教学的理念错误,是导致中国画教学日渐衰微的主要原因。中国画人才需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大多数的中国画教学只注重学生绘画技巧的提升,容易忽略文化艺术修养的培育,和中国画教学的理念严重偏离。尤其是在生源急剧增加的现今社会,各大院校将重心放在了生源的数量和办学的规模上,追求经济效益,难以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作为教学的核心;过度追求学生的绘画操作和就业率,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导致中国画教学的内涵日渐缺失,学生的文化素养远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这种错误的理念不仅仅存在于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的错误观念同样是助推剂。现今阶段的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至于孩子是否存在文化修养无关紧要;在企业之中,用人单位强调学生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技能出众,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求不高等等,这些都是导致中国画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重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国画是美术专业的一个分支。在课程安排上除了美术教育外还包括艺术设计内容,后者对于中国画的涉及内容较少,但是所占课时较多,这就导致课程学时安排不合理。学生无法深入学习中国画艺术,对于中国画的文化也是知之甚少,严重缺失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无法实现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三)中国画专业学生就业难

现代教育的需求是培养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对于中国画专业人才来讲,其就业面窄,岗位工作单一。无论是艺术行业还是文化行业对于中国画人才的需求少,这就导致在专业选择上,中国画专业和其他实用性较大的美术专业相比,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造成中国画后继无人的局面。

二、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创新

(一)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国画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目前的中国画专业设置大部分是美术专业的下属分支,由专业的中国画教师授课,对于人文精神能够有所涉及。但是学生最终会面临就业的问题,这就导致中国画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的学习任务中,在后面的教学内容中依然注重学生的绘画技能。同时因为中国画的内涵丰富,并非某一个学科就能够描述完全,需要涉及历史、语文、文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内容,在中国画教学中难以实现学科交叉。

基于上述问题,学校要重新设置中国画教学的课程和目标,拓展学习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中国画教学课程中加入传统人文精神课程,包括经典文章诵读、古诗词鉴赏、古代画论研读等内容,实现语文、哲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培养学生传统人文思想,对中国画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同时还可以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尤其是对于跨专业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国画教师应该提起高度重视。以此来增加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中国画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国画笔墨语言上的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不再沿用固定套路的笔墨语言进行创作。尤其是在当前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过程中,为中国画教学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为此如何将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绘画理念相结合是中国画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画作品中体现的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绘画作品的自由主义存在哪些相通之处,如何利用西方绘画技巧来提升中国画的人文内涵等。中国画的绘画理念和造型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性,这种文化特征不仅符合国内的文化趋势,同时符合世界范围的文化发展潮流。学生在将西方文化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中时,同时秉持着传统人文精神理念。

(三)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国画绘画材料上的创新

中国画的创作种类多种多样,包括岩彩、重彩以及实验水墨等内容,但是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许多绘画手法尚未融入课堂教学内容里。中国画教学可以在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以及人物画基础上,对绘画材料进行创新,以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的理念。学生的思维开放,对于绘画材料的创新会存在许多崭新的想法,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建议,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中国画教学弘扬传统人文精神的具体策略

(一)针对学生开展适应性训练

在正式学习中国画之前,大部分学生尚未接触过传统的绘画材料。教师要为学生开展关于绘画材料的适应性训练,如水和墨的不同比例、绘画速度以及宣纸质量等内容对于墨色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尝试,从而确定符合学生发展的笔墨形态。

(二)加强教师示范能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学生绘画知识的学习大部分来源于教师的传授,为此教师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中国画的效果好坏。教师在示范过程中,除了讲解绘画的技巧之外,还可以为学生示范笔墨的使用方法以及力度需求,并且根据学生的绘画基础差异,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法,确保学生良好绘画习惯的养成。

(三)结合经典作品分析传统人文精神的案例

除了教师讲解的绘画精神以及学生选修的传统人文精神课程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中国画鉴赏课程,针对某幅优秀的传统中国画作品进行深入讲解,对于剖析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如作品的创作理念,色彩的组合理念,绘画者的绘画特性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等人文精神。在经典作品分析中,教师要善于从简单的山水画作为切入点,步步深入了解不同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例如,以阳山先生的水画作品《漓江烟云》为例。在此作品之中,阳山先生以八桂山水作为创作对象,其作品注重对墨的运用,其图示丰富,设色清雅,笔墨扎实,注重对岭南山水苍茫密实、秀气灵动的面貌进行着重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作品之中的笔墨精神和文化内质,以呈现国画山水皴擦点染的魅力,尤其是作品之中的自然妙趣、天地和谐的自然观与哲学观,是师生赏析的重点[1-2]。

四、结束语

中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国画教学质量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当今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如何正确看待世界文化差异,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画的内涵,人们需要深刻挖掘与弘扬中国画中人文价值观,促进它的创新与发展。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外,其蕴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同样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传统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带领学生剖析中国画的本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中国画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中国画绘画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国画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