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0-01-08李茂平
李茂平 陈 瑜
(1.丽水学院团委,浙江 丽水 323000;2.丽水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018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样本,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1]。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文化等支撑,在助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链接地方高校与乡村之间的桥梁,曾一度承担了地方高校服务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三农”人才培养、科技支农、文化兴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下乡”社会实践备受关注,其社会功能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创新思路,激发活力,积极探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地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时代意义
“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团中央就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利用假期下乡参加社会实践。1996年,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正式开展“三下乡”活动。1997年,团中央正式提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我国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团中央以及各高校的精心组织下,全国各地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乡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在脱贫攻坚、服务乡村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团中央大力实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号召全国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到乡村去建功立业,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乡村振兴热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近40年的历程中,各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先后形成了“主题式”、“项目化管理”、“三进三同”、“三区互动”等实践模式,在服务乡村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但也存在效果持续性不强、人才培养不够、缺乏推广意义等问题,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一些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作用发挥不够,局限了社会实践的服务功能,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新模式[3]。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积极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实践活力,丰富社会实践内涵,提升实践效果,培养“三农”人才,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乡村振兴,同时可以为地方政府、其他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以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实现高校与乡村的有效互动。
2 地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及启示
2.1 调研对象
为深入了解各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运作机制、典型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设计制作了“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访谈提纲”,选取浙江省内社会实践特色较为鲜明的11所高校,对学校社会实践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调研。
2.2 调研结果分析
运行机制方面:各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学校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员由教务、学生、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形成全校联动的管理机制,日常工作由校团委负责牵头实施,各部门协同推进,二级学院具体组织落实,活动多以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品牌项目建设方面: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方特点,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一批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如“双百双进”、“春泥计划”、“文化大篷车”、“医疗下乡”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品牌往往都凸显出学校专业特点或地方人文特色,如J大学生化学院结合本专业特色,编印蓝莓种植指导手册、化肥使用手册、病虫害防治手册等,惠及当地蓝莓种植产业。
运作模式方面:调研发现,只有个别高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实践模式,如S大学以实践的内容和参与对象为基点形成了“调研型团队制+服务型团队制+全员制”的社会实践模式;W大学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考核,实行学分制管理;T大学积极打造校地协同社会实践模式。尽管这些高校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模式,但其推广性有待斟酌。
服务乡村方面:各高校根据自身和地方实际需要,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实践成果共享、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与地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组建团队、信息交流、资源互补等方面达成一致,通过服务宣传、文化传承、科技支农等服务乡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合作形式相对单一,服务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化。
存在问题:各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如实践活动经费不足,指导教师力量配备不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专业与实践基地需求不匹配,社会实践内容单一、创新不足,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契合度不高,基地建设缺乏长期共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意愿不强,学校缺乏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等问题。
2.3 经验启示
第一,加强制度化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持续发展的基础。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分管领导主抓,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各高校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社会实践管理考评机制,基本形成了宣传发动——申报立项——具体实施——总结评比的循环机制和规范化程序,这些都为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立足学生发展,加强专业化建设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积极探索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方式,学生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社会开展专业研究,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锻炼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反哺专业建设。专业化不仅指学科专业,也包括专业化的团队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是高校社会实践特色品牌建设的基础,更是社会实践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强化校地合作,积极构建校地协同实践新模式,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持续发展的保障。校地协同推进社会实践发展是未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趋势,从已有文献以及调研结果来看,各高校在该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校地协同社会实践模式,不仅要根据乡村需求,创新思路,拓宽渠道,与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协同共进,形成校地良性互动,还要积极建立长期固定的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基地,聘请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此外,加强实践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学生、学校、地方三方受益也是社会实践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3 基于乡村振兴的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与实践
在理论研究和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根据多年来的社会实践工作经验,结合所在高校(丽水学院)和地方实际,以马克思的实践论为指导,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挖掘高校与地方的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构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新模式,为高校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3.1 乡村振兴+青春丽行
丽水学院位于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省丽水市,为使青年学子更好地深入丽水、了解丽水、服务丽水,学校自2014年开始精心打造“青春丽行”社会实践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学校特色,组建实践团队深入丽水九县市区,了解丽水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变迁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助推乡村发展,为丽水市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奉献青春力量。“青春丽行”包括3个方面的要义:一是区域覆盖,学校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色与丽水九县市区进行一对一匹配,实行区域全覆盖,各二级学院团委与各县市区团委建立协同机制,密切配合,联合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二是专业服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专业性实践团队为地方发展提供专业服务,并以此反哺专业建设,建立社会实践校内外双导师制,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三是资源互补,学校以社会实践的形式为乡村发展提供免费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智力支持,地方政府单位为社会实践提供一定的物资和经费支持,合作共建综合实践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2 乡村振兴+岗位实践
岗位实践锻炼是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为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鼓励青年学生到基层一线,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成就事业,共青团中央专门出台《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开展在外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力争到2022年组织不少于1万名大学生党团员返家乡兼任基层团干部。各地争先出台政策举措,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实践锻炼。浙江省丽水市连续2年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筑梦实践”行动,先后提供村长助理、民宿管家等2000余个乡村振兴实践岗位。丽水学院积极响应,将其纳入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联合各县市区团委和企事业单位,广泛组织发动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乡村振兴岗位实习,定岗定人开展为期1个月的“实习生”体验,促使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增长本领才干,同时带动外地大学生、丽水籍大学生认识乡村振兴、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青年人才支撑。
3.3 乡村振兴+课题调研
乡村振兴课题调研是高校社会实践科技支农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为高校或地方结合实际需求设立乡村振兴调研课题,大学生以实践团队的形式申报承担课题研究,组织单位通过立项结题方式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以此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保护好乡土文化,推进社会科学普及,打造“耕读丽水、慈孝处州”品牌,学校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设立专项课题,先后组建40个调研团队,对全市50个乡镇、村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学校还联合当地团委共同开展乡村大调研,多支实践团队入选乡村振兴田野大调查课题项目。2019年,为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全市乡村振兴行动,学校联合市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开展“走进红色乡村”课题调研活动,先后组织45支实践团队,对丽水市2019年计划创建的13个“红色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7个“示范村”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提炼发展红色乡村经济的特色和优势,为丽水市红色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3.4 乡村振兴+游学体验
为助力乡村发展,近年来,浙江共青团深入开展“家燕归巢”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大学生回到生源地服务基层、经受锻炼,仅2019年就组织了2万余名大学生回乡实践。为积极响应“家燕归巢”行动,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学校立足地方实际,自2018年开始联合区政府以丽水籍大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培训和调研考察的“游学体验”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家乡,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培育家乡情怀,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振兴人才,吸引大学生回到生源地支援家乡建设。“游学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自推出以来,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大学生对丽水的认可度明显提升,调查显示,近2年来,学校留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乡村振兴+”社会实际新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创新举措,自该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活动先后受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诸多媒体的关注报道。但该模式还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在实践平台的搭建、课题研究的深化、游学体验的持续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课题组将持续研究,不断深化,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