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品”支撑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1-08陈慧英操君喜唐劲驰黎健龙曾斌李治刚

中国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英德科学院茶园

陈慧英,操君喜,唐劲驰,黎健龙,曾斌,李治刚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510640

茶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健康饮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叶是我国最富文化特色的农产品,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8年全国茶园总面积达293.0 万hm2,干毛茶产量261.6 万t,总产值达2 157.3亿元。在全国21个产茶省中,广东省的茶园面积达6.2 万hm2(全国第13 位),干毛茶总产量9.7 万t(全国第9 位),干毛茶总产值达到44.3 亿元(全国第13 位),茶园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茶”“果”“菜”并列作为我国乡村特色产业之一。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以丝苗米、优质蔬菜、岭南水果、花卉、南药、茶叶等为特色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建设2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为新时代广东特色茶产业特别是英德红茶省级茶叶产业园建设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指引和新的机遇。

一、英德红茶的产业基础、形势分析及发展定位

地处粤北山区的英德,是“中国红茶之乡”,更是世界第四大高香型红茶——英红九号的原产地,现已发展成为了广东第一大县级产茶区。2018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8 200 hm2(80%以上茶园已陆续进入投产期),茶叶总产量达到8 300 t(其中红茶产量7 700 t),综合产值达36 亿元,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英德市现有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 家,英德红茶的当家品种——英红九号的产值最高超150万元/hm2。2018年6月,英德市红茶产业园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为英德红茶全面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广东茶产业发展仍面临着总体产能过剩、产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茶园平均产出效益不高、缺乏年产值超1 亿元的龙头企业引领、茶叶销售过度依赖本土市场、具有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并不多等诸多瓶颈和问题。就英德红茶产业而言,一方面既存在着供大于求、同质化竞争相对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还面临着缺乏标准化、智能化、清洁化、规模化生产高品质英红九号茶叶产品的能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决定了英德红茶必须走生态特色高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五品”支撑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广东茶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过去近60年为英德红茶的发展倾注了其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和付出,见证并参与了英德红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面对英德红茶产业振兴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加快在“品种、品质、品类、品位、品牌”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力,助推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加快选育升级版的“当家品种”,为英德红茶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障

农业种为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英德地处粤北,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境内多山地、丘陵地形,光热、水源、土壤等生态条件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并孕育出了丰富且独具特色和品质优势的茶树品种资源。

经过多年的积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英德建成了全省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库,收集和保存了国内外各地品种、野生茶树资源及近缘植物种质资源1 800多份,选育并通过审定的茶树新品种就有17 个(国家级10个、省级7 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5 个(可可茶1号、可可茶2号,粤茗1号、粤茗2号、粤茗3号),无性系良种普及率占全省新种茶园面积的90%以上。特别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英红九号,成功创造出了“一个品种支撑一个产业”的经典范例,为英德红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奠定了品种基础。鸿雁12号作为英德红茶的新秀品种,以其制作的红茶具有独特的花香蜜韵,受到了英德许多茶企和茶叶消费者的青睐,丰富了英德红茶的品种花色。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着眼于重点选育高香红茶新品种、特异保健功能茶新品种和广东地方特色茶新品种,从茶树种质资源库中筛选出了高叶绿素、高花青素、高茶氨酸、不冬眠芽和苦茶等系列特色特异茶树新品系,并已将黄玉、丹妃、粤茗5号、丹霞5号、丹霞8号等代表性新品种申报了植物新品种权。这些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势必为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品种支撑。

2.重点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率先打造生态茶业的典范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019年3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实施绿色农业品牌战略,完善广东名牌农产品评选机制,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生态是茶产业的底色,绿色的茶山是金山银山。茶叶是最应该、最可能、最必须成为广东省发展绿色、循环和生态农业的排头兵和典范。

多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的绿色防控技术成果,在广东茶区大力应用推广,并结合广东的实际,集成了创新成果“优质高效生态茶园栽培关键技术体系”,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茶-磷高效大豆间作技术、蚯蚓-有机物培肥技术、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等。该技术体系集成了“茶树+大豆+茶行覆盖+景观多样性+节水技术+平衡施肥+生物培肥+病虫害生态防治”的复合生态栽培模式,整理出《茶园间作技术规程》《蚯蚓-有机物培肥技术田间操作规程》《配套蚯蚓养殖技术规程》《生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规程》《茶园主要害虫理化诱控、科学用药配套技术规程》等5 套技术规程,构建了广东茶园主要病虫害信息咨询系统和广东茶园主要害虫监测预警系统。

2017年,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交的广东建设生态茶园的建议得到了广东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并被其采纳和推荐正式写入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7〕118号),该文件明确指出:要以全产业链的理念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岭南特色红茶和高山绿茶,打造100 个生态茶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集成的“生态茶园有机替代培肥关键技术”“广东茶区茶园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广东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等3 项技术入选了2019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16—201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通过推广上述3 项技术在广东主要茶区示范应用3 300 hm2,辐射达1.3 万hm2,农药、化肥用量分别减少25%、30%以上。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绿色兴茶、质量兴茶为导向,以率先在全国打造生态茶业大省为目标,在2018年制定了《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规范》和《英红九号种植技术规范》2 项团体标准。《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规范》的主要亮点是:突出强调物种多样性,明确物种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定位,病虫害的防控主要依靠系统自身的生态调控能力;要求土壤健康安全、养分均衡、动物和微生物种群丰富;茶园投入品是安全科学的,对茶园周边的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产品安全标准高于绿色食品。自这2 项标准发布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为示范标杆,充分发挥好广东茶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作用,引领英德广大种植英红九号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茶农树立“好茶从种植开始”“品质强品牌”的理念,从生态茶园源头的种植端开始,加快推广应用《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规范》和《英红九号种植技术规范》,并以英德(英红九号核心种植区)为中心辐射全省。

2019年11月9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广东茶产业联盟公布了广东生态茶园首批认定企业名单(24家),其中英德就有8家,这不仅为英德红茶产业走生态特色高效发展道路奠定了良好的产地环境基础,而且还为全省各茶叶主产区高标准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3.着力打造英红九号生态茶产业发展联合体,提升英德红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2019年3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在全国茶叶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为更好地引领英德红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科技支撑英德红茶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以推进英红九号茶叶生产标准化、智能化、清洁化、规模化为突破口,密切加强与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等具有代表性的英红九号生产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打造英红九号生态茶产业发展联合体,支撑建设了“1+N+茶农”产业服务平台新模式。其主要是建立英红九号加工技术服务中心(中央智能茶厂),带动N个初制加工生态原料示范基地,逐步形成英红九号多茶类、高品质的茶叶产品规模化供应链体系。“1+N+茶农”产业服务平台可以在英德区域内形成10个直营、20 个联营的区域加工中心,年产干毛茶达300 万~400 万kg,带动家庭农场茶园面积达2 000 ~3 300 hm2,年产值20亿元以上,直接带动1.5 万个家庭,使3 万茶农平均年收入达2.5万~3.0万元。

与此同时,为推动英德红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效茶产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通过“1+N+茶农”产业服务平台支撑英德发展多茶类生产,着力提高茶园单产效益。以英红九号品种为例,春茶主要做高档的红茶,夏秋季节的茶青可加工成绿茶、红茶、黄茶和白茶等不同茶类的紧压茶,同时利用夏暑低值茶资源,提取有效成分,重点开发茶皂、茶乳液、茶面膜等深加工日用品和研发具有保健功效的茶食品。

通过以上举措,不仅能生产出老百姓喝得起的优质茶、放心茶,以生态品质和价格优势提高以英红九号为代表的广东特色茶叶品牌在全国茶叶市场的占有率,而且还能形成英德红茶龙头企业集群和培育1个或多个产值超1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更可以加快推动英红九号的整体产值超15万元/hm2,并带动广大茶农种茶致富,真正实现以茶产业兴旺助力英德乡村振兴。

4.着力构建英德红茶的安全标准和保健功效体系,助推英德做放心茶、健康茶

茶为国饮,茶叶是广东省岭南特色农业中最具文化内涵的产业。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实施食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行动,逐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长期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围绕科技支撑英德红茶做放心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特别注重从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上确保英德红茶品质安全。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先后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2006年)省级地方标准和《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2018年)清远市地方标准,开展了茶叶质量安全、茶叶产地环境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等研究。同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以“英红九号”公共品牌的领跑者和标杆企业——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为核心试验示范点,以建立茶叶产品全过程溯源管理体系为目标,借助现代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手段,在全英德乃至全省率先探索构建茶叶区块链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不仅能为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质量内控的效率和渠道销售精准管控,有效防伪)和品牌保护(自证清白、防止群发性质量事件对品牌的危害)一体化,而且还能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价值(展示真实可信的溯源信息),并为高端茶的收藏和转赠提供有力依据。

在科技支撑英德红茶做健康茶方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与健康研究团队近年的研究成果探明了英红九号红茶成分物质基础,首次明确了英红九号具有抗氧化、解毒、抗前列腺癌、减肥、降血脂、降血糖和抗炎等活性。主要体现在:英红九号红茶及其茶黄素TFs 可以通过诱导线粒体功能紊乱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具有较好的抗前列腺癌作用;饮用英红九号红茶具有显著的抑制肥胖的作用;英红九号的茶黄素可显著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和体内白色脂肪量以及肝脏中胆固醇(TC)的含量;首次在食蟹猴模型上证实了饮用英红九号红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证实了英红九号红茶多糖具有显著的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多饮多食和消瘦的症状,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以英红九号为原料加工的六大茶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氧化和减肥等作用,其中以绿茶和白茶的抗炎效果最显著。

以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必将为英德红茶产业以做放心茶、做健康茶,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注入新动力。

5.培育英德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着力提升英德红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9年3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千百计划”,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实力;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广东农业品牌公信力。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作为英红九号公共品牌的创建者,为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特别是英红九号产品品牌的打造注入了科技原动力。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科技引领下,以英红九号为代表的英德红茶自2006年起就名扬广东乃至全国,以“英红九号”命名的茶叶产品包装、宣传广告和销售店铺随处可见,有效带动了“英红九号”这一产品品牌从“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中脱颖而出。2017年5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英德红茶还入选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与此同时,以英红九号产品品牌为代表的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1年的8.28亿元[1]增长至2019年的23.63亿元[2],并以272.9 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名单的榜首。

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支撑下,广东德高信种植有限公司、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成功入选广东省2019年第二批、第三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英德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广东德高信种植有限公司、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英德市国畅茶业有限公司等4 家企业入选2019年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今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充分借助对接英德红茶省级产业园建设的机遇,密切与英德政府部门开展深度的院地合作,并大力整合“1+N+茶农”产业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着力以科技支撑英德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市龙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市国畅茶业有限公司等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做强“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通过打造英红九号生态茶产业发展联合体和加快构建英德红茶产业数字化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英德地方特色、能代表英德红茶产业化发展水平且兼具生态优势的企业品牌,逐步构建起英德红茶龙头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效应,并以此探索茶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努力为全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

猜你喜欢

英德科学院茶园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卢英德:百事可乐女王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茶园飘香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不与对手正面交锋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