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绿杨春产品定位的思考及加工实践总结

2020-01-08王士俊

中国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叶底春茶鲜叶

王士俊

1.绿茶王茶庄,225007;2.扬州聚源春茶叶有限公司,225007

绿杨春茶产于江苏省扬州市,创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属于扁形炒青名优绿茶,主产于扬州市辖的仪征、邗江等区市。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绿杨春已经成为扬州十分重要的特产。绿杨春茶既符合本地消费者的偏好,又有扬州古城的文化韵味,是一款很好的扬州名片型产品。进入本世纪后,国有茶场纷纷改为民营,周边宜茶地大量改种茶叶,产生了许多规模不等的制茶实体,再加上名优茶制茶设备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绿杨春产品:香气风格上有清香型的,也有焦香型的;干茶有略带爆点的,也有灰褐的;外形有宽扁的,也有紧直条风格的等。笔者作为绿杨春茶研制组的早期成员、一个老制茶人,总结出绿杨春茶生产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同行斧正。

一、品质特征

绿杨春茶的品质特征是“形如新柳,翠绿秀长,香气高雅,汤色清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绿杨春茶的鲜叶原料分特级、一级、二级。特级鲜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约占80%,主要在清明前采摘;一级鲜叶原料以一芽一叶为主,约占80%;二级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为主,约占50%。

特级鲜叶原料制成的绿杨春茶,干茶色泽翠绿,外形扁削,形态丰满肥壮;汤色绿黄;滋味鲜爽;香气清新高雅;叶底嫩黄,肥厚柔嫩。

一级鲜叶原料制成的绿杨春茶,干茶色泽墨绿,外形扁直;汤色黄绿;滋味醇厚爽口;香气鲜浓;叶底嫩绿,鲜活明亮。

二级鲜叶原料制成的绿杨春茶,干茶色泽苍绿,外形扁平;汤色黄绿;滋味鲜厚;香气清香;叶底翠绿匀嫩。

二、产品定位

扬州是拥有2 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绿杨春茶作为特色农产品,需体现古城韵味和特色,不应是扁形绿茶的简单翻版,在茶叶色香味形上需努力展示出扬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古城风貌相契合。

1.色泽

扬州地处长江以北,昼夜温差较大,茶叶内含物质的积累较丰富,叶色较深,所以绿杨春的主要产品特色是“绿”,干茶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特级鲜叶原料制成的绿杨春干茶色泽翠绿,一级鲜叶所制干茶色泽墨绿,二级鲜叶所制干茶色泽苍绿。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干茶色泽暗绿或灰暗。汤色都为黄绿色,须避免产生橙黄色。特级鲜叶原料制成的绿杨春叶底嫩黄,一级叶底嫩绿,二级叶底翠绿,叶底都应鲜活明亮,忌暗绿。

茶叶的色、香、味、形是相关联的,而判别茶叶品质的第一印象是色泽,色泽微小变化也易被人们眼睛所感知,一定程度上直观反映了绿茶品质的好坏。“清汤绿叶”往往也是消费者购买绿茶的评判标准。汤色黄绿,干茶苍绿,叶底嫩绿是扬州茶叶的传统特色,长期深受消费者偏爱。因此,“绿”是绿杨春的第一特征,也是消费者辨别扬州茶的最直观特征。

2.香气

绿杨春的香型以清香为主,加工过程杀青要足,避免产生青气,同时也要注意杀青温度的把控,杀透杀匀,避免干茶出现高火味和闷味。

3.滋味

绿杨春茶叶属于名优绿茶,取材细嫩,又无揉捻工艺,滋味醇和,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理条机的摆速和压棒放入的时机,既要保持干茶的绿色,避免茶叶断碎,又要尽可能地增加叶面组织的摩擦,形成“滋味鲜醇”的品质特征。

4.外形

唐代大诗人杜牧用“街垂千步柳”描述扬州城,绿杨春“形如新柳,翠绿秀长”的品质特征很契合扬州文化特色。既然是柳丝状,绿杨春的外形应该细长挺直,要避免宽皱勾曲。绿杨春的鲜叶原料是小叶种茶树鲜叶,干茶外形“秀长”,也和扬州的城市韵味相关联,像瘦西湖、小金山一样,精巧别致。

三、加工工艺

绿杨春的初制工艺:鲜叶摊放→杀青→理二青→回潮→压条→辉干。

1.鲜叶摊放

茶树品种以鸠坑种、祁门槠叶种、龙井43、龙井长叶为主。采摘春季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要求大小均匀、无杂质,采用竹篓、食品周转筐等透气性好的容器盛装。贮运时要透气薄摊,避免紧压和高温,防止鲜叶发热红变。

鲜叶进厂后,立即上摊青槽摊放,摊放厚度2~5 cm,间歇鼓风,防止失水过快产生焦芽焦叶现象,摊放时间尽量在6 h 以上,以利蛋白质水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摊放后含水率控制在68%~71%。在摊放过程中尽量减少茶叶的翻动,以避免茶叶损伤,产生红边红叶。

2.杀青

杀青一般采用滚筒杀青机或多功能机进行,无论采用哪种杀青机杀青,都应尽量偏重杀青,使用尽量高的杀青温度。杀青温度高对散发鲜叶的青草气有特别明显的效果,杀青的高温对绿茶香气起决定性作用。在不形成焦边的前提下,杀青温度越高,香气越好。要防止杀青“假老”的现象,有时杀青叶已刺手有焦边,但实际叶内含水量还很高,生产出的干茶往往色泽暗绿,叶底黄褐。出现杀青“假老”,要通过减少投叶量来调节,尽量不要调整温度。杀青程度以青草气散失,含水率55%~60%适宜。

杀青叶必须立即吹风冷却,再进行30~60 min 的回潮,使茶叶的茎、叶水分通过叶脉传输达到均匀一致,回潮后再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以避免茶叶断碎,也有利于茶叶的理条做形。

3.理二青

将杀青叶均匀投入6CLZ-600 型往复理条机中,投叶量为1.5 kg 杀青叶,理条时间2~7 min,理条机温度要高,以投叶后1 min时手握在制品烫手为宜。松散的杀青叶在理条机中渐渐变直,当在制品达到手握不粘,具有可塑性时,即可出锅摊凉。

4.回潮

冷却后的二青叶外干内湿、比较脆,如果立即用理条机压条,会增加破碎率,需要进行回潮处理,使茎叶水分均匀分布,为压条创造条件。回潮时间以20~30 min 为宜,回潮时间过长,对色香味也会产生影响。

5.压条

经回潮后的二青叶均匀投入6CLZ60/8振动理条机后,待在制品回软,加入压棒,振动理条机温度应采用偏低温,即二青叶投入1 min时回软到可加压棒的程度。采用低温压条的方法,以尽量延长压条造型的时间。加棒压条必须在锅槽内的茶叶变硬之前完成,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将茶条压直压光滑压扁,形成绿杨春形似新柳的外形。取出压棒后,适当上调振动理条机温度,使锅槽内的茶叶在20 min左右含水率达到8%~11%,此时下机摊凉。

6.辉干

摊凉后将3 次压条叶合并,在6CLZ60/8 振动理条机上辉干,振动理条机温度仍为取出压棒时的温度,待要下机时将温度适当调高,等茶叶烫手即可出锅。

对于辉干,大部分厂家用瓶式炒干机,这样效率高,操作简单,条形紧,但技术要求很高,掌控不好容易出现高火。

三、总结

色泽绿和香气清香为绿杨春的主要特色,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鲜叶摊放程度要合适,杀青和做二青都采用高温,杀青叶冷却到水分分布均匀完全回软后进入二青工序,二青叶进行薄摊回潮,压条及后续的工序适度采用中低温,这有利于保持茶叶的“三绿”特色,温度偏高往往干茶色泽枯暗,产生高火香。由于杀青和理二青的高温,茶叶清香的前提品质条件已完全具备,也为压条及后续的工序采用适当的低温创造了条件。当然,也要防止片面强调色泽绿而采用过低的杀青温度,导致绿杨春茶产生涩味,所以压条以后的工序采用中低温,为形成色香味形相互协调的绿杨春茶产品创造条件。

(致谢:扬州泛水茶叶有限公司、仪征青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州邗江山河林场、浙江长兴县赵青生态农业园等单位对本文观点形成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猜你喜欢

叶底春茶鲜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浸种时间对不同贮藏年份叶底珠种子发芽的影响
春茶不宜贪尝鲜
何鹤
茶鲜叶反射光谱和色差特性及其应用初探
春茶不宜贪尝鲜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玫瑰的荫下
茶乡“抢”春
鲜叶治病有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