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1-07王聪顺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小学学生寄宿制

王聪顺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农村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寄宿制教育工作也面临更多挑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所造成的。下面文章以农村寄宿制为基础对小学学生生活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寄宿;寄宿制;小学学生;学生生活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父母外出打工人数剧增,使农村寄宿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管理滞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快速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我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

在对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之中,通过多次报告分析,展开了彻底的学校布局的调整,改进了学校教育资源,规划了农村寄宿制学校。但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工作开展仍不可小觑,首先由于学校的学生的家离学校比较远,在此基础上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某些偏僻的地方在异常的天气情况下没有合适的交通,学生不能回去;在此基础上由于学生的上学道路会被阻碍,学生不能回去,同时很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无法保证学生的安全。而学生的交通工具其中大部分是客货两用车。无法保证交通中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学生宿舍拥挤,无法保证其日常的使用需求。一旦出现传染病,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会导致其很快地扩散开来。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待欺凌的治理制度不够完善

农村寄宿制中学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常伴有言语侮辱、肢体上的欺凌。初中生一般将不合群与不和自己站在一个阵营中的同学视为“敌人”,欺凌比自己低年级的同学的概率也较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如何预防青少年的错误判断和思想就成了学校和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1]。

(二)情感关怀缺失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很多学生都是由于父母忙于外出务工,家中无人照料所以被送去寄宿制学校,这部分学生本身由于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上缺乏引导和帮助,内心对情感的需求就相对较高,如果学校也对这些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引导,只采用强硬的纪律约束或批评教育的方式进行管理,很容易造成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育;学生的情感找不到寄托,感受不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关爱,很容易引起内心的叛逆情绪,甚至采取一些不良的行为去宣泄内心的情绪,给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三)家校融合教育缺乏

在学生生活管理过程之中增进家庭与学校相融合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建构安全教育的网络,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生活展开彻底的管理,充分体现安全管理教育的宗旨。要利用各种活动,构建对学生生活的精确管理。但是,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孩子家长文化素质相对不足,而且经常没有时间管理孩子,其监管孩子的时间相对较少。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管理策略

(一)组织建设预防欺凌管理小组

寄宿制学校人数众多,教师难以顾及每位学生,所以学校需要建设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定期开家长会,或者班主任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情况、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对接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方便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可以建立群聊、互留电话、定期召开家长会等[2]。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正確的引导,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多为学生传播正能量,告诉学生要明辨是非,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自立自强、自主成长

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让这些寄宿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心。我们选择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强、有耐心的老师担任宿管。他们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他们内心带来温暖,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不再孤单,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为学生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饮食,改善学生生活条件

寄宿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十分关注的事情。为了学生吃得好、吃得健康,学校要严格要求食堂管理员或厨师按照食物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让学生看到食物就有良好的食欲,吃好、吃饱。学校应督促食堂管理员每周制定新菜谱;采购员每天采购新鲜的蔬菜、肉类;厨师根据采购员采购的蔬菜合理搭配菜品,保证学生摄取的营养均衡。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饮食,学生才能吃得开心,家长也才能放心[3]。

(四)强化家校融合管理

学校应积极开展“家长在学校”活动日的活动,向家长教导有关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要留意家长间的文化差异,对不同的家长实行适当的形式来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的理念传输,在此基础上向家长表达合适的管理学生生活的理念、方式和方法,这个过程中增进合适的家庭生活管理模式的产生,使家长与学生和谐相处,为增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在家庭与学校精确沟通的模式之下,学生生活管理的效果就可以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生活表现。同时要根据寄宿制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的具体表现,同时展开自然科学的评价,增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鼓励学生的学习,同时,要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的作用,并以此为主要渠道构建对学生生活的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家校的合作来进行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高其管理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寄宿生生活管理对学生成长各方面有着较大影响,教师在管理和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模式,缩小寄宿生与非寄宿生之间的差距,切实保障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的优质化、合理化,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治华.注重制度建设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研究[J].成才之路,2020(4):30-31.

[2]刘娟.农村初中寄宿学校校园管理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88.

[3]陆伟,宋映泉,梁净.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校园霸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5-17.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小学学生寄宿制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
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