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研究

2020-01-07李慧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老龄化老年人

李慧

摘 要:建设健康中国,要解决好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体育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便捷、经济、有效方式及老年人保健、延缓衰老的理想途径,已在理论层面得到证实、实践层面得到应用。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过程也是结果,需求层次理论、脱离理论、活动理论分别在生理、心理与慢性病防治三个价值层面进行了阐释。根据文化构成的三要素,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表现形式也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面对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基础化的体育需求,要正确处理好供需矛盾,为老年人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关键词:健康中国;老龄化;老年人;体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0)03-0048-06

Abstract:To build a healthy China, we must solve the health problems of the elderly. As an ideal way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economy, effective ways, and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and to delay aging, sports has been confirmed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applied at the practical level. The sports demand of the elderly is prominent. As a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it is both a process and a result. The theory of demand hierarchy, the theory of separation, and the theory of activity are explained in three levels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three elements of cultural composition,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sports demand of the elderly also include the three levels of material, institutional and spiritual. Faced with the diversified, personalized and basic sports needs of the elderly, we must correctly hand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creat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hina.

Key words: healthy China; the aging; old people; sports demand

健康中國建设立足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力求实现全民健康。从惠及全人群的角度而言,要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从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而言,要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横向上惠及全人群还是从纵向上覆盖全生命周期,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保障老年人健康水平,是建设健康中国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实现全民健康不可回避的挑战。体育作为一种绿色医疗手段干预人类健康,作用如何,虽是褒贬不一,但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开展与广泛传递却是对其正能量的认可。尤其是老年人体育,已然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1966年欧洲一些国家提出“Sport for All”的口号以推动老年人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之后,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1]。据国家《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20~69岁人群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逐步上升的总体趋势”[2];广场舞作为中老年女性最为热衷的健身运动项目之一,据估已有8 000万至1亿人参与其中[3],由此折射出从事日常锻炼开始成为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老年人体育需求首先是老年人基于自身状况的一种诉求,其次是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加深了老年人对体育的需求程度,进而呈现出老年体育需求凸显的社会现象。

1 健康中国建设与老年人体育参与之间的逻辑辨析

1.1 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健康老龄化

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全民健康。实现全民健康的两个着力点是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全生命周期涵盖幼儿、少儿、青年、中年、老年各个阶段。因此,无论是从全人群还是从全生命周期上来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都是建设健康中国必须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十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愈加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4]。健康老龄化作为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战略,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被多次提及,其中第十章“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第二节“促进健康老龄化”更是重点论述。由此可见,健康老龄化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老龄人口数量日益庞大的当下与未来,老年人健康与否事关健康中国建设的成败。

1.2 健康老龄化离不开老年人体育参与

健康老龄化最先由欧洲老年医学界提出,他们认为衰老虽是不可逆转的,但却是可延缓和推迟的。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寿命就可以大大保持和延长[5]。体育参与对于形成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以提高生活品位、充实生活时间、调整生活节奏、扩展生活空间的形式来恢复人的本质并体现人的价值[6]。然而,生活的工业化与智能化淡化了人体运动的必要性,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sedentary lifestyle)成了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同时坐姿所造成的“运动不足”“肌肉饥饿”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导致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据调查,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高达76%,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不足3%[7],而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化的可能性有50%[8],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增慢性疾病频发、各类疾病年轻化等健康问题。由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进入老年期前的健康状况,亚健康人群的大量存在与向患病人群转化的可能性增加致使很多人在进入老年阶段就积累了大量的不健康因素,健康老龄化于他们而言成为一种奢望。体育参与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元素之一,其覆盖生命周期的长短是影响健康效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体育作用于健康老龄化的着力点就在于连续不间断的参与工程,使“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五场景,这样才能保证干预亚健康危险因素、防治慢性病等健康效能的实现。

2 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理论依据

老年人参与体育的作用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生理层面、心理层面与慢性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实则也可以划分到生理层面,但是鉴于众多研究中的生理层面是基于无病状态这一现实情况,因此采用此三类划分较为合适。目前,在有关老年人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中,防病治病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所在[9],这符合老年人体育参与生理层面的需求。相比之下,心理层面对满足个人社会需求功能的要求还不高。这说明老年人对运动意义的认识还停留在体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对体育社会价值的认识还有待发展。即便如此,老年人体育需求外显已成现实,老年人体育人口日趋壮大则是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就老年人体育需求的原因何在,不同理论视角下的解释不同。现结合老年人体育参與三个层面的功能,从需求层次理论、脱离理论与活动理论三个视域进行追因。

2.1 从需求层次理论阐释老年人体育在生理层面的价值

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将人类需求由低向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文中提到的生理层面主要是指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

首先生理上的需要,不仅限于对诸如食物、水等外部资源的需求,还包括人体内部环境的协调,如呼吸、代谢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在身体功能的自我调适上表现得更加自如,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使其保持身为高级动物的基本“动能”,而减少运动不足所导致的各种慢性疾病的可能性。身体运动功能的下降或退化,极有可能是病变发生的征兆。虽然人体内部环境的紊乱并非全是缺乏运动所致,但大部分却与其密切相关。体育参与具有防未病、治已病的功能,实非体育功能的夸大其词。尤其是老年人,衰老虽是生命历程中的自然现象,但延缓衰老却是人为可控的[23]。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维护身体内部环境平衡,保持健康身体状态,避免病理性衰老,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绿色通道。

其次安全上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所有性、家庭安全等等。在“逢老必衰,逢衰必病”悲观论调的影响之下,老年人对安全的需求尤甚。“怕老,因为老了会病,病了不仅需要钱看病,还需要人照顾,如此便成了累赘”,这几乎是中国老年人的共识。在他们看来,病态是一种极度不安全的人生状态,有可能面临经济负担、家庭压力、社会歧视、尊严丧失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重压之下,自杀成了最后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老年群体是两大自杀高危人群之一[10]的原因。前车之鉴,延缓衰老的功课在未进入老年阶段就开始了,进入老年阶段做得更多的是防病治病。晨晚锻炼、饭后消食、营养饮食、健康作息,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体育活动的生活化是老年人满足身体健康安全需求的手段之一,意在享受一个有尊严的、有保障的、独立的老龄生活。

2.2 从脱离理论阐释老年人体育在心理层面的价值

脱离理论又被称为撤退理论或休闲理论,代表作品《逐渐衰老》(Growing Old)。它认为老年人由于身衰体弱,老年人自身或社会认为其无法满足应付较高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望,主动或被动地与社会相脱离,这种脱离过程是普遍的和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年满60岁既是进入了老龄阶段,也是进入了退休阶段。因为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的起点是60岁,不过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60岁强制退休,是典型的由社会启动的脱离过程。与之相反的由老年人启动的社会脱离则是老年人以身体行动缓慢或心理可接受能力差为由主动退却,减少活动和社会联系的过程。总之,无论是老年人主动还是被动脱离社会,都会对老年人心理层面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首先,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老年人脱离社会的过程虽然是渐进的,但是任何新旧事物的转变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老年人主动或被动脱离社会,开始不同于以往的生活,心理层面的不适应性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一些老年人由于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5],即为离退休综合症,这种症状往往还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其次,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特征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生活中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是焦虑症的表现,诱发因素可能是对环境不适应、与家人发生冲突、担心自己的健康等等。总而言之,老年人脱离社会的过程,实则是个体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需要外力进行干预,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否则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体育参与对于平衡老年人不协调的内外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体育参与的项目上来说,它可以满足个人参与及共同参与的双重需求。例如步行,由于受运动技术、场地及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小成为我国各地区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首选项目[11]。在参与过程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自由选择参与方式,这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生存环境的可控性容易营造一种心理安全感,这也是内外环境协调的表现;从体育参与的空间上来说,老年人经常使用的体育场地类型有住宅区周边的体育场地或空地、公园、广场、公路或街道旁[9]。老年人离开住处参加体育活动,扩大了日常活动的空间,瓦解了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打开了人体内外环境对流的通道;从体育参与的方式上来说,主要包括个人锻炼及与他人一起锻炼。在实地调研中,老年人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选择频次大于个人锻炼[9]。这是因为结伴锻炼不仅能够交流信息、互相监督,还能够保障安全。人与人的交流是建立与维系情感的纽带。人越老越孤独,对情感的需求也更加旺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都有话痨的毛病,实则是他们表达情感诉求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年人与朋友、同事一起锻锻炼,正好可以弥补和慰藉独居时的情感失落或因家人忽视而滋生的焦虑,减少内外环境失衡的发生。

2.3 从活动理论阐释老年人体育在慢性病防治层面的价值

活动理论最先见于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维格斯特与艾玉白合撰的巨著《老年人》(Old People)一书中,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5]。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是老年人因角色中断、地位下降而感到孤独、郁闷。因此,改变老年人这种精神状态的方法之一,是让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扮演一种社会角色,就会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老年人一旦在这种新的参与和新的角色中形成稳定而清晰的自我认识,就会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从而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活动理论的观点符合我国价值体系,是“老有所为”的理论依据,强调了参与、活动与社会认同。

相较于成年期迫于生存与生活需要的强制性社会参与,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以自我意愿为出发点,扮演着一种非强制性角色。这种角色所赋予的权力、义务、责任和社会期望,能够体现人的价值和人生价值,获得社会的尊重与回报。这就弥补了老年人因失去强制性角色而产生的心理落差,有助于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从心理平衡上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此外,老年人坚持参加体育活动,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23]。晚晨鍛炼现已是大多数老年人体育参与的时段特色,早起锻炼吐故纳新,晚间锻炼怡情养性。当运动成为习惯,生活就有了目标,精神就有了寄托,良好的生活方式逐渐养成,不给慢性疾病的滋生提供温床。

3 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表现形式

建设健康中国,鼓励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为老年人体育需求的凸显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已历经二十余年。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关于“20~69岁人群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逐步上升的总体趋势”[12]的结论可知,老年群体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人口规模日趋庞大,他们体育参与的需求也日趋凸显。这个凸显不仅是横向上相对其他群体而言,也是纵向上针对不同时期老年人的体育表现而言。由于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是这个文化的一个子集,所以在此运用文化构成的三要素(即物质、制度、精神)来分析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表现形式。

3.1 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物质表现

在文化的大结构中,处于外层的是物质产品中所体现的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6]。就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物质表现形式的维度而言,横向比较可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体育参与时间上进行对比分析,纵向上主要从老年人个人体育参与的投入时间增多和老年人体育人口占比增大上进行论证。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公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的是60~69岁,其次是50~59岁、40~49岁、20~29岁、30~39岁、70岁及以上,总体呈现随年龄增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逐步上升的趋势[2]。在体育参与时间上,相较于其他年龄组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普遍集中于“30~59分钟”的状况,50岁及以上人群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数占比明显增加。鉴于此类现象,可以认为老年群体在体育参与的人口数量与投入时间上都超过其他群体,是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表现之一。

李捷等[9]在对京津冀地区城市老年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77.25%的老年居民近一年来参加过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在这些人中,大多数人能够每天参加锻炼,持续时间集中在31~60 min,且有52.78%的人持续了5年及以上,总体约有75%符合我国体育人口标准。此外,还有32.8%的老年居民现未参加但未来考虑参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对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个人身体因素的限制占比较大。可见,老年人体育参与的情况总体是比较乐观的。鉴于他们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功能性体育参与,除却身体限制等不可控因素,老年人基于对健康的渴望在体育参与上表现出来的需求是很明显的。

3.2 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制度表现

在文化的大结构中,处于中间层次的是包括各种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有关社会的各种理论[6]。本研究所考察的制度表现形式主要以社会组织为载体来反映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现象。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单位成员,是为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增进老年人健康服务的专门性社会非营利性组织[13]。它在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老年人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的唯一合法组织。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以前,北京、上海、河北、河南等六省、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已率先成立[14]。在它成立之后,各省(区、市)积极贯彻国务院的通知精神,积极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在政府有意识的推动下,基层老年人体育协会的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扩充,地市级、区(县)级、乡(镇)层次老年人体育协会,甚至地方基层社区、行政村的老年体育组织建设都在数量上不断扩大[15],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13]。在老年体育协会的带领与支持之下,从国家到基层举办了各个层次的老年人体育比赛,如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各省老年人运动会、各地(市、县)老年人运动会[16]等。这些体育赛事与活动的开展,既是满足老年人体育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表现。

3.3 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文化表现

在文化的大结构中,处于里层的是文化形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情绪、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等[6]。在此以体育健身意识为主要内容考察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文化表现形式。所谓体育健身意识,就是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对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态度以及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行为调节[17]。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目前有关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的研究结果普遍持积极肯定态度,认为无论是较为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或者一般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态度和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欲望都比较高[17]。例如,阮云龙、王凯珍等在研究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的体育参与和需求时就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是认同体育活动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是有体育活动需求的[18]。

体育信息的宣传与传播,也是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的类别之一。它对于缓解当下自发无序、缺乏科学指导的老年人体育参与非常重要[17]。此外,信息互动平台的创建与开放,对于老年人表达自身的需求也有重要作用。目前为保证老年体育信息服务的可及性,各个地方政府积极研究开发新手段、新方法。特别是互联网社交平台、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多媒体相结合的媒介网络宣传手段,不仅考虑到老年人因知识断层而导致的技术运用障碍,也照顾到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无障碍多媒体社交能力。此外,开展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各种培训班、健身大会等线下活动[16],强化老年人体育相关消息的学习与交流,提高老年人的科学健身素养,也是满足老年人体育需求的重要手段。

4 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的限制因素

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是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寿命延长、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频发、健康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能否得以满足在不同程度上凸显出满足需求的迫切性。因为需求得到满足,会滋生出新的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会产生社会问题。所以,需求的出现就是为了寻求满足。探究阻碍需求得以满足的限制因素,能加速满足需求的进程。

4.1 体育供给内容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体育需求

由于刻板印象的影响,大多数人眼中的老年人体育就是太极拳、广场舞、秧歌等动作节奏缓和、经济投入较低化、锻炼方法简洁化的项目[19]。事实也确实如此,只因这些项目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特点和心理状态相一致,而大受欢迎。但也不能否认,有些老年人就是喜欢节奏明快、富有挑战性的运动[20],例如体育舞蹈、游泳、网球等。鉴于此,于军将我国老年人目前主要的健身活动项目划分为六类,分别是传统武术类项目、器械类项目、休闲娱乐项目、舞蹈类项目、传统类项目、球类项目[17]。由此可见老年人体育活动项目之丰富,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年人体育需求的多元化。而且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标准相关规定,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分成年轻的老年人(60~74岁)、老年人(75~89岁)、长寿老年人(90岁以上)。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实则是75岁以上的人[21]。如此划分方法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至少十年,这就表示有一部分的老年人在体育参与过程中较少受个人条件限制,他们可参与的体育活动的选择也比较宽泛。值得注意的是长寿老年人,因其特殊的身心发展状况,极大地限制了他们身体活动的幅度和强度,体育参与的过程需要在外力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可见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表现出极大的体育需求差异性,以偏概全的体育服务供给并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生活条件下的体育需求。

4.2 体育供给方式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满足老年人个性化体育需求

老年群体特殊的身心状况,决定了他们在体育参与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与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社区都有专门为年龄较大的老人设置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状况相比,我国老年人专门体育设施和场地相对缺乏[22]。这与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自1999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健康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距今不足二十年。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我国适老化设施建设的滞后性,极其不符合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占比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全民健身运动作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代表性项目,《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对老年人体育参与及需求的考虑越发细致。例如2016年由国务院发文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10)》中就提到“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健身体育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支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但是如何推进、如何规划、如何提高、如何提供等可操作性的方法方案卻是只字未提,且这样倡导性的文件也不具备强制性,因此落到实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现存的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仍然以适用绝大多数民众为主。总而言之,不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体育供给,忽略了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是导致在供给层面泛泛铺层、缺乏针对性的主要原因。

4.3 体育供给对象不具有针对性,不能满足老年人体育基本体育需求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提出搞好群众体育工作要做好“六个身边”工程。“六个身边”指的是群众身边的体育六要素,分别是体育健身组织、体育健身设施、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赛事、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健身文化,它们是支撑群众体育发展的四梁八柱。老年人体育需求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围绕着这六个方面展开,其中体育健身设施中的场馆设施作为我国各个年龄群体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已经由来已久,它对老年人体育参与的掣肘尤其突出。大量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主要的锻炼场所及其顺位是公园、广场,住宅区附近免费健身场地,马路、街边,自家庭院或者室内,老年活动中心,学校免费开放场地、场馆,体育俱乐部,收费场馆[17]。由此可见,老年人偏好于不收费、离家近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这与老年人可支付能力下降以及勤俭节约的传统意识有关。但是这些场地所能提供的体育健身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类型上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体育需求,老年人满意度普遍偏低[22]。体育场地设施作为老年人体育参与的最基本最必要的物质条件,其缺失与不足,极大打击了老年人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严重限制了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是老年人体育基本需求供需失衡的表现。

5 结语

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促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职责所使,目的所在。老年人体育需求凸显是对“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正面响应。然而,老年人积极响应之下,体育需求日趋凸显,体育供给却迟滞不前。不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是老年人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体育需求益发凸显的重要原因。面对体育健身服务供需失衡的窘境,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和基础化的体育需求,是推动老年人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的条件。因此,关于老年人体育需求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多部门联动发展还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其方法和策略都需要保证可落地性与可操作性,才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凡,潘越,邹泽宇.中国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8):1-12.

[2]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EB/OL].[2018-07-07].http://www.sport.gov.cn/.

[3]经济学人企业网络组织(ECN). 中国开赛——崛起中的中国体育健身产业[R].2016:19.

[4]财经网.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EB/OL].[2018-07-27].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80716/4486243.shtml/.

[5]邬沧萍,姜向群 .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百家号.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出炉,亚健康成大隐患[EB/OL].[2018-07-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5036518368570154&wfr=spider&for=pc/.

[8]陈洁瑜. 亚健康人群需重视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N]. 中国人口报,2018-04-02(003).

[9]李捷,王凯珍.京津冀地区城市老年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3):226-231.

[10]吴宇杰,李君,史霖,等.上海中心城区养老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杀意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3):433-436.

[11]代俊.中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38-241.

[12]王凯珍,李骁天,邢晓燕.北京市居民體育活动参与和服务需求现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8(4):292-298.

[13]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简介[EB/OL].[2018-09-05].http://chinalntx.sport.org.cn/shouyedaohangtiao/gyxh/2016/0323/160510.html/.

[14]汪流,王凯珍.“国家在场”的中国老年体育:回顾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7):14-18.

[15]汪流.老年体育的“组织化”管理:讨论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3):311-316.

[16]王占坤.老龄化背景下浙江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6):70-80.

[17]于军,刘天宇.幸福中国视阈下的老年体育干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阮云龙,王凯珍,李骁天.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体育参与和需求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6):30-34.

[19]常乃军,王岗.山西省中型城市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0(6):18-21.

[20]辛利,周毅.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1(3):21-22.

[21]叶条凤.老年人体育研究中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J].体育学刊,2015,22(2):56-58.

[22]刘玉.我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解构与重塑[J].体育文化导刊,2014(2):5-8.

[23]Wojtek J. Chodzko-Zajko.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Older Adults[J]. Kinesiology Review, 2014(3):101-106.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老龄化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