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的“职教高考”体系构建

2020-01-07廖龙王贝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31期
关键词:百万扩招

廖龙 王贝

摘 要 在“百万扩招”的背景下,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科学构建“职教高考”体系,是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是推进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根据ASCOT职业能力评价模型,将职业教育能力评价分为一般认知能力、跨职业工作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维度,在坚持“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理念指导下,对标职业教育核心能力要求,结合生源类型差异,建立以职业能力评价为主体、“考、评、荐”三维一体的分类考核评价模式,构建现代“职教高考”制度,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体制机制改革保驾护航。

关键词 职教高考;百万扩招;职业能力评价模型;考试招生制度;现代职教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31-0024-05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深化职业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2]。我国在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制度的道路上起步已久,但却始终未建立起全国性的“职教高考”制度,究其原因有两个障碍无法突破:一是准确反映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技能考核可操作性不强,二是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可比性[3]。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从源头上解决职业教育招生考试综合考查维度不足、职业能力评价针对性不强、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度不够、考试选拔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推进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缘起

学生是教育的根本,職业教育学生入口端的考核选拔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模式主要依附普通教育的统一高考,考试内容侧重理论知识,且高职院校的生源提档始终在普通本科高校之后,高考学生只有在无法就读本科院校的现实情况下才会被迫选择职业院校,高职教育作为“补充教育”的局面始终无法打破。《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类型,理应建立起独立的职业技能人才选拔体系。

(一)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是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使不同教育类型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符合人才全面成长成才规律,就必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随着《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类型属性、职业特色、培养目标的独立的职业技能选拔评价体系,构建适合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现代“职教高考”制度,成为全面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符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的基本理念[4]。

(二)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是推进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推进,社会对技术工人、技能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应在质量上提升人才供给水平,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职生源在很大程度上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下,尤其是在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背景下,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新型职业农民纷纷加入高职教育大军,在这一背景下,按照生源结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对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三)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直接的教育类型,每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据统计,2011年到2017年,我国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了8163.71万技术型劳动者,但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比仍然相差较大,截至2019年,我国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已达1573万人。然而,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但当前社会和大部分家庭都对职业教育持有一定的偏见,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技能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使得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一直难以得到稳定、有效的保障。加快推进“职教高考”制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职教高考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近40年来发生了重要变化,经历了从初期的单一方式向多元改革、由初期的封闭招生向开放过渡,改革取得了重要成绩,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5]。然而,随着当前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高职“百万扩招”的落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现有的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由最初的高考“一元化”考试方式向普通高考、自主招生、对口单招等“多元化”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发展,招生对象也由封闭式招生转为开放式招生考试[6],这为探索多元化分类考试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分类考试的六种形式,即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7]。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方案》提出,建立现代“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业院校学生考试招生评价办法,为学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评价方式。

在国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同时,各地也积极加入探索基于职业技能考核的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200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试点将本科与专科分别进行独立高考,走出“职教高考”改革探索的第一步;2007年教育部批准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4省共计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为全国范围内推动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发挥了引领作用;2008年浙江省尝试了“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的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改革;2011年湖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技能高考”试点。各地关于高职教育招生考试的改革试点虽一直未停步,但秋季高考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和格局却始终没有改变。变革传统的纸笔测验高考形式、建立适合职业技能评价的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我国职业教育招生模式分析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招生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普通高考、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和面向中职学生的对口单招。高考招生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招生模式,招生数量占职业教育总生源的80%左右,考试内容以文化基础测试为主,录取方式是在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之后实行“兜底”录取。自主招生是个别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采取的以文化基础测试为主、兼顾学生个人技能综合评价的一种招生模式。自主招生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避免了为普通高考“兜底”的尴尬。但由于自主招生是在普通高考为主要招生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的,大部分考生都将自主招生作为普通高考的一个补充。即使考生被职业院校提前录取,考生依然能够参加全国高考,当考生被更好的学校录取后,即可放弃原自主招生的录取资格,这导致自主招生不但没有真正发挥提前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反而让职业院校为保证足够的招生率,不得不在全国高考后降低录取分数线重新招录,录取的生源质量反而比正常高考招生录取更低。对口单招是以“3+2”招生、技能考试等招考模式为主体、面向中职生的一种招考形式,其与职业教育培养特色和目标最为接近,但因招生规模小、生源结构单一,也限制了提升职业教育生源整体质量的作用。

(三)现代“职教高考”模式的核心要点分析

高职教育的核心特点在于“高”和“职”。高职教育的“高”是区别于中职的普通技能教育,其主要是为从事技能应用、技术创新等复杂工作培养所需用到的高级文化基础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高职教育的“职”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理论文化知识,主要体现在“职业性”上,即职业知识的应用性、专业技能的针对性以及技术与知识的职业复合性。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分析,能够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有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招生模式必须聚焦于“高”和“职”两大核心要点,既要注重选拔人才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素养,更要体现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基于“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考核评价考试招生制度,选拔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质量生源。

三、职业能力评价模型分析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招生考试标准更应表现为对职业能力测评的形式,即对在特定情境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测评与普通教育考试的区别在于:考试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于某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有标准答案、有对错之分,所反映的是“理论知识的效度”;能力测评主要评价测评人员对特定任务的认知特征和熟练情况,测评只有水平高低,没有标准答案,所反映的是“职业能力的效度”[8]。本研究旨在根据ASCOT技能与能力测评手段,建立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为构建现代“职教高考”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一)ASCOT模型简述

ASCOT模型(Technology-based Assessment of Skill and Competences in VET)是德国联邦教研部支持的职业能力测评研究项目,按照项目核心理论建立职业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教育效果的监控,以促进职业教育学生、教学、学校和职教体系的全方位发展。按照经典學习目标分类理论,ASCOT模型将认知结构由低到高分为“再现”“重组”“迁移”和“解决问题”四个等级,将测评的“内容维度”由低到高分为“孤立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关联”“理论重构”和“科学化程序”四个维度,按照测评对象的评价要素和评价目标构建职业能力评价模型[9]。

(二)高职教育招生评价要素分析

根据职业教育核心要素,ASCOT模型将专业能力划分为“一般认知能力”“职业工作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三个维度。其中“一般认知能力”是对基础能力的评价维度,按照能力发展需求,选取该维度的评价要素,包括听、说、读、写、理解、计算等,作为初始评价变量。“职业工作能力”是对从事特定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维度,选取的评价要素包括任职资格、职业素养、职业发展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是对专业工作中处于优势地位所需核心技能的评价维度,以概念理解、过程执行、解释重构、发展创新作为初始评价变量。为对受评价人员进行科学的职业能力评价,根据职业教育考核评价的内容和目标要求,构建ASCOT模型评价要素变量指标体系,为构建高职教育能力评价模型打下基础。

(三)高职教育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为构建基于ASCOT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型,将“职业技能”评价指标细分为“职业能力+专业技能”,构建的ASCOT模型则将聚焦于“文化素质+职业能力+专业技能”三大核心要素。按照ASCOT变量指标体系,分别用ASCOT的三个建模维度“一般认知能力”“职业工作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反映“职教高考”的三大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对象对职业任务的熟悉程度、实践熟练程度以及评价任务情境描述中的结构性暗示复杂性程度,将模型评价结果的职业能力等级分为四个,与认知结构的四个等级、评价内容的四个维度相对应,评价任务包括“职业领域专业任务”和“职业领域关联任务”两大类,见图1。ASCOT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主要是对基于特定职业任务所激发的特定工作活动的完成情况,被评价人员针对任务选择合适的行为活动,实施完整的工作过程,以及对特定职业任务所对应的典型活动的理解和重构能力;测评人员从特定任务的复杂性、职业能力水平以及职业教育期望目标三个角度对测评任务进行评价,最终从定性、定量两个层面确定测评结果。

四、构建基于ASCOT模型的现代“职教高考”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生源情况复杂、职业种类繁多,不适宜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形式建立统一的技能考试评价模式。根据ASCOT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按照职业能力评价模型分析结果,针对我国当前三种典型的招生制度和各类生源基础情况,探索建立以职业适应能力评价为主体,“考、评、荐”三维一体的分类考核评价模式,从而构建现代“职教高考”制度。

(一)现代“职教高考”模型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进一步测算我国当前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以国家2005年开展的第一次技能人才调查的技能人才规模和结构为基础,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中关于技能人才的数据为依据,通过插值计算分析,预计到2035年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缺口仍为1094万,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国家从2019年起实施高职百万扩招,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这一方面扩大了技术技能人才的生源供给,另一方面也将高职生源从单一的高中毕业生扩充为高中毕业生、中职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一主四辅”五大类群体[10]。针对不同群体生源的性格禀赋、兴趣特长、素质潜力,制订相应的分类考试评价模式,是建立现代“职教高考”的一个重大特征。根据现代“职教高考”的考核评价核心要素,按照ASCOT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结合当前“一主四辅”的生源群体特征,建构了现代“职教高考”体系,见图2。

(二)基于一般认知能力的职教考试模式

建立现代职教高考体系,不代表要完全抛弃原有的高考模式,对于大量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群体,应建立以基础文化知识为主体、辅加职业适应性测试的混合评价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对考生评价采取先笔试后面试的形式,既通过基础文化考试检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又通过职业适应性测试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倾向。按照ASCOT评价模型,基础文化考试以听、说、读、写等一般认知能力为主要评价内容进行定量测评,在通过一般认知能力考试以后,再组织职业工作能力测评,以定性评价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最后通过综合赋分确定此类学生群体的最终评价结果。基于一般认知能力的职教考试模式是在原有普通高考体系上构建而成的,相对而言此类模式可操作性强、对象范围广,是现代“职教高考”最重要的选拔评价模式。但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外的考生群体而言,把基础文化水平测试作为选拔评价的首要依据,会将四类考生的大部分群体挡在高职院校门外,不利于技能人才的选拔培养。

(三)基于职业专业能力的技能评价模式

基于职业专业能力的技能评价模式采取先技能评价、后基础知识测评的形式,面向的考生群体为中职毕业生[11]。中职生作为职教高考生源中职业技能最为突出的一类群体,其考核评价模式应首先以技能评价为主体。按照ASCOT评价模型,面向中职学生群体建立起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技能评价模式,评价要素应以概念理解、过程执行、解释重构、发展创新为主要依据。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除了技能测评之外,对于通过技能评价的考生,还应组织一定层次的职业专业基础知识考核,作为择优选拔与职业技能培养的依据。基于职业专业能力的技能评价模式充分考虑到了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職责的核心要素,将技能考核评价作为生源选拔的第一要务,避免了技术技能强、理论文化知识弱的考生在首轮文化知识测评中被淘汰的困境。但是,由于职业种类繁多,针对不同职业的技能考核形式和评价标准各异,导致该考核模式在各职业院校的推广难度加大,考核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降低,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考核模式。

(四)基于跨职业工作能力的联合推荐模式

对于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新的生源群体,由于该类群体所具有的基础文化知识相对薄弱,掌握的技术技能也各有不同,传统的基础文化考试、专业技能测评都不能以单一的尺度反映出该类群体的评价结果。对于该类群体生源的选拔可采取联合推荐的模式,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采取“自我推荐+行业评价”的形式,对于部分有技能专长或专业特长的考生群体,可选择相应的专业进行自我推荐,并由行业协会针对推荐申请统一组织行业评价,作为考生自我推荐的重要依据;二是对于部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均相对偏弱的考生群体,可采取“职前培训+技能证书”的形式,参加推荐的考生参加由国家认定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此基础上由技能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发起推荐申请。联合推荐模式的特点在于学校根据推荐情况组织校内自主测评进行择优录取,让大量非在校生源不需参加统一的基础文化测评亦可获得申请入学的机会,在扩大高职生源数量和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使不同性格禀赋、兴趣特长、素质潜力的学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然而,鉴于联合推荐模式的考生群体在理论文化知识、专业职业技能方面都比前两类考生偏弱,因此应针对此类生源群体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分层分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通知[Z].中办发[2018]67号,2018-12-08.

[3]徐国庆.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11.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通知[Z].中发[2018]45号,2018-12-09.

[5]袁潇,高松.改革开放4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6-82.

[6]刘晓,陈乐斌.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高职招生制度改革:现实诉求与改革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9):1-7.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Z].教学[2013]3号,2013-04-15.

[8]赵志群,黄方慧.“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背景下职业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6):100-104.

[9]周瑛仪,赵志群.德国职业能力测评项目ASCOT评述[J].职教论坛,2015(21):10-14.

[10]刘芳.百万扩招下的“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25-87.

[11]马树超.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7-12.

猜你喜欢

百万扩招
百万扩招与退役军人学历型职业教育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高职院校应对“百万扩招”的措施研究
高职百万扩招政策下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的下岗职工学历再教育
百万扩招政策下高职教育的应对与转型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责任分解
将“工匠精神”渗入到高职扩招后语文教学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