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应该重视同源字

2020-01-07金文伟郑宇祥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会意同源形声字

金文伟 郑宇祥

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于1982年出版了《同源字典》,该研究从新的角度揭示了汉字构形的一个重要规律,引起了语言文字界的高度关注。接着,首都师范大学刘钧杰教授先后于1991年、1999年出版了《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丰富了同源字的研究内容。同源字数量不少,约占3500个常用字的三分之一,识字教学理应重视同源字。

什么是同源字?我们先看几组字例。

一、同源字例

1.京—鲸

京,金文作,象形字,像积土高台上的宫观,表示王者所居之处,王者居处往往高大,古人称国都为“京”,就是取其“大”义。

鲸,会意兼形声字,从鱼从京(大),古人认为它是海里最大的鱼;京兼表声。

2.采—菜

采,会意字,上爪下木,像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本义是摘取。

菜,会意兼形声字,从艹从采,表示采摘能吃的植物;采兼表声。本义是蔬菜。

3.牙—芽

牙,指牙齿。新生儿无牙,出生數月后开始出牙,由此比喻引申指植物发的“芽”。

芽,会意兼形声字,从艹从牙;牙兼表声。

4.才—材、财

才,人有用称“才”,如“才子”。

材,会意兼形声字,从木从才,木有用为“材”;才兼表声。

财,会意兼形声字,从贝从才,宝贝有用才算“财”;才兼表声。

5.甘—柑、酣

甘,甲骨文作,指事字,从口,短横指口里含的甜美食物。汉隶作。本义是甜。

柑,会意兼形声字,从木表示木本植物,从甘表示果实甜美;甘兼表声。

酣,会意兼形声字,从酉(酒)从甘,表示酒香甜而尽兴畅饮;甘兼表声。

6.平—评、坪、枰

平,有平坦、不倾斜之义,如“水平面”。

评,会意兼形声字,从言从平,表示评判要不偏袒、公平地说;平兼表声。

坪,会意兼形声字,从土从平,表示平坦的场地;平兼表声。

枰,指棋盘。棋盘多用木制,盘面是平的,故从木从平;平兼表声。

7.高—乔—骄、桥、轿、峤

高,甲骨文作,像重叠高耸的楼台,表示从下向上的距离大。本义是高,如“高楼”。

乔,繁体“喬”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夭表示弯曲,下部高省(省去“亠”)表示高;高兼表声。简化为“乔”。本义是高而弯曲,多指树木高大,如“乔木”。

骄,会意兼形声字,从马从乔(高);乔兼表声。本义指马高六尺,高于一般的马,比喻引申指人的骄傲。

桥,会意兼形声字,从木从乔,表示桥多为木造并高于水面或地面;乔兼表声。

轿,本义是古代走山道的一种小车,必要时抬高行走,所以从车从高;高兼表声。引申指几人抬着走的轿子。

侨,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乔(高),表示人踩高跷;乔兼表声。《诗经·小雅·伐木》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迁于乔木”是说鸟搬到了高大的树上,后来便以“乔迁”比喻人搬到好住处或官位高升;又用“侨”指客居异地的人,如“侨居”。

峤,会意兼形声字,从山从乔;乔兼表声。本义指尖而高的山。

8.夬—缺、决、诀、玦、抉

夬,音jué,甲骨文作或,像手指套着骨套之形,本义是古人射箭时套在手指用于钩弦的骨制器物。发射箭时手指要迅速离开弓弦,引申出分开、不完整之义。古时“夬”又假借为六十四卦卦名,音guài。“夬”在构字中多用jué音。

缺:会意兼形声字,从缶(瓦器)从夬(不完整),表示器具破损,如“缺口”;夬兼表声。

决,繁体作“決”,会意兼形声字,从水从夬(分开);夬兼表声。规范为“决”。本义是打开河水口子以疏通水道。引申指河堤溃决,如“决口”。

诀,会意兼形声字,从言从夬(分开);夬兼表声。本义是告别,如“诀别”。

玦,会意兼形声字,从斜玉从夬(分开);夬兼表声。本义指古代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抉,会意兼形声字,从手从夬(分开);夬兼表声。本义是挖出、挑出,如《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悬)吴东门之上。”引申为剔取选择,如“抉择”。

9.张—涨、胀、帐、掌

张,形声字,从弓,长声,本义指给弓安上弓弦以射箭,射箭要开弓,引申为张开、张大。

涨,会意兼形声字,从水从张(张大);张兼表声。本义是水面升高,音zhǎnɡ,如“涨潮”“水涨船高”。又指头部充血,音zhànɡ,如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枣核》:“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

胀,会意兼形声字,从月(肉)从长(代替“张”);长兼表声。本义指因体内充塞而难受,如“腹胀”。

帐,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指床帐,床帐用时要张开,故从巾从长(张大);长兼表声。

掌,会意兼形声字,从手从尚(增大);尚兼表声。本义是手掌,手张开为掌,卷起为拳。

二、同源字

同源字源自同源词,欲知同源字,先知同源词。

1.同源词

以上9组例字表明,同源词在意义和语音上都有明显的联系。如第1组“京、鲸”的共同意义是“大”,语音都是“jinɡ”;第4组“才、材、财”的共同意义是“有用”,音相同;第9组“张、涨、胀、帐、掌”的共同语义是“张大”,音都是“zhɑnɡ”。在汉语词汇研究中,把这样的词组称作同源词。判定同源词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一是要有共同的语源义。二是要求读音相同或相近,即声母、韵母都必须相同或相近。注意,这个语音指的是上古(先秦两汉)语音。比如“高”和“乔”的共同语源义是“高”,在现代语音里,韵母相同,声母不同,但在上古时期,它们的声母是相同的。

2.同源字

同源字是记录一组同源词的几个形体不同的汉字。造字者为了表现同源词的音和义,构字大多用相同的偏旁,如“京-鲸”“平-评、坪、枰”中用“京”“平”表音表义。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的会意兼形声字,如“鲸”“评、坪、枰”。

记录同源词也有用不同字形的,如“掌”指张开的手,不用“张”或“长”作意符兼音符,而是用“尚”表义兼表声。

要注意同源字与形声字的区别。会意兼形声字就是同源字,形聲字则不同,它只有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大概意思,声旁只提示字的读音,不兼表义。比如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中有“清、晴、睛、情、请”五个形声字,“青”在五个字中只作声旁,无法表义。再如“僻、避”二字的“辟”只表音不表义。

如何判断几个汉字是否同源呢?从理论上说,主要看它们所代表的词是否同源。但此理论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太抽象,最简洁有效的方法还是查阅《同源字典》等权威书籍,勤查勤学也就能逐渐掌握其理论和规律了。

三、同源字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说,主要有以下三个重要作用。

1.有利于理解字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因义构形又因形表义,字义在汉字构形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识字教学不但要教好字音、字形,更要教好字义。只有理解了字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字形,才能有效地阅读和写作。比如,学生知道了“鲸”是古人认为海里最大的鱼,所以从鱼从京、京兼表声的构形原理后,在学习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鲸》时,就会更深入地理解例文,评论此文的写法时也就更有话说了。

2.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和效率

识字教学常用会意字、形声字来分析字形,比如会意字“尖、看、明”与形声字“饱、劈、氧”,学生在理解中识记,就会觉得有趣而记得牢固。会意兼形声的同源字综合了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长处,用同源字教识字,小学生不但更容易理解这些字,而且成组地学习,效率也会更高。比如“乔”是高而弯曲的意思,“乔”在“骄、桥、轿、峤”一组字中都表义和表音,学生理解了“乔”的构字作用,就容易学好这组字。汉字构形有一个系统规律,学习同源字就是遵循系统规律的识字。统编本一年级上册选有唐诗《风》,作者是李峤。学生理解了“峤”的意思,不仅对李峤增加了了解,同时也容易记住作者的名字。

3.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同源字是汉字构形的一个重要方式,数量也很多。学习如此多的同源字,师生的收获除了识字效率的提高,还有汉字构形的大智慧,汉字反映出的历史知识,这些丰厚的汉字文化必然增强学生热爱汉字的感情,必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福建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会意同源形声字
形声字太调皮
“会意”读书法
画说汉字——摆(bai)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意象阅读:读出文本的真与美
“会意”与“欣然”
为啥我们没有
我们的新发现
同源异义形容词辨析
同源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