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好党群同心圆 打造美丽新样板

2020-01-07邵国昱

唯实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群众

邵国昱

江苏省兴化市昌荣镇,原名唐子镇,地处兴化市腹部,是新四军老虎团一师三旅七团团长严昌荣牺牲的抗战热土,也是兴化市唯一以革命烈士命名的“红色乡镇”。与苏中许多乡镇一样,昌荣镇既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又没有强劲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也不雄厚,却在三年时间综合排名从全市倒数跃升为前列,走出了一条富有昌荣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兴化市综合考核先进二等奖,荣获“兴化市先进基层党委”、泰州市“十佳红旗乡镇党委”“园林镇”和江苏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昌荣镇盐北村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安仁村被评为“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7月份国务院在徐州召开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昌荣镇作为苏中地区唯一代表,播放了美丽乡村建设的8分钟展示视频《汇聚众志、同享安仁》。短短三年,前后反差缘何如此之大?让人不由得去探究、解析裂变升级背后的密码。

从上访户到堡垒户:吸收群众参与破解难题

2017年昌荣镇各级上访200多起,但2020年上半年,到市及以上信访仅5起,信访数量实现了三位数到个位数的转变。从“信访”到“信任”,从“信任”到“参与”,昌荣镇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心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镇党委坚定不移地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画出了干部群众的最大“同心圆”。

纾解信访“老大难”问题,提升群众认可度。始终坚持带着感情抓信访,使信访解决的过程成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过程。昌荣镇党委组织观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开展“对照影片中的干部、查找自己身上不足、提升信访化解能力”大讨论,组织学习讨论10多次,书面交流26人次。镇党委按季召开会议,专题分析研究疑难信访问题,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班子成员坚持首问负责制,按照“理要理得清清爽爽,帮要帮得彻彻底底,回要回得斩钉截铁”思路,推行阳光信访和法治信访,成功化解了229省道改扩建66户群访、民办教师唐某十多年重复访等重点信访8件,打造了“王五伯信访工作室”“有事找国泉”“亲娘舅调解室”等微治理品牌。昌荣镇连续三年在市效能办开展的民意评议问卷调查中名列前茅。

破解镇村“脏乱差”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从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着手,主动作为,破解难题。昌荣集镇秩序混乱,是十几年来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按照“赢得民心、先疏后堵,依法治镇、稳步推进”思路,投入300多万元,从解决公共厕所卫生、道路破损坑洼、排水堵塞不畅、夜间照明等最基础问题入手,开展了以“违章搭建得到劝导拆除、违规经营得到取缔处理、违法乱停得到依法打击、脏乱差的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性好转”为内容的“三违一必”综合整治行动,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坚持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紧抓“两个转变”,即“把村里最脏、最乱、最差的地方转变为最美风景,把部分困难家庭的院落转变为最美庭院”,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和益处。

巧解发展“人地钱”问题,提升群众参与度。广泛开展以“出智、出工、出物、出钱,助困、助学、助洁、助美”为内容的“四出四助”活动,收集群众“金点子”300多条、各类老物件200多件,群众出义务工800多个,乡贤能人捐款近400万元。实施以“整治危旧房、闲置用房和废旧棚舍,变为微花园、微菜园和微果园,提升村民规范建房意识、村庄绿化美化质量、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为内容的“三整三变三提升”行动,拆除各类空关房10907处,腾出近300万平方米土地,既溢出了土地,更溢出了资金。三年来,将土地复垦奖励资金的一半3000多万元、企业筹措1000万元、撬动民资1000万元,加上对上争取省、市项目资金,合计超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镇村环境打造、产业升级配套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创造出了经济薄弱乡镇的发展新速度。

从差等生到优等生:善做群众工作争先进位

从落后到进位、从进位到争先、再到全面创品牌,昌荣镇之所以能成功逆袭,最大的秘籍就是有一支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同是一片太阳照,同是一个党领导,别人能做的,我们不光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

群众工作有心,善于在凝聚共识上争先。喊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2017年4月,200多名镇村干部参加以“提振精神状态,让自己至少辉煌一次;提升执行能力,让领导最多交办一次;提高服务水平,让群众最多往返一次”为内容的“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亮身份、作承诺、树形象”为内容的“党员责任示范岗”主旨竞赛活动。开展提水养殖“整顿、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刹住乱挖蟹塘的现象。对村干部定职定岗定责,对村庄资产资源进行统一清产核资,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实现并村并账并人心。2018年大年初二组织开展“一碑一桥”工程建设筹资活动,近500名社会各界乡贤和在外能人踊跃参与,现场捐助资金631万元。

争先进位碰硬,敢于在融合发展上争先。镇党委一班人带领一层人、发动一镇人“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专门成立了“进位办”,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争进位、三年创先进”的思路,把争先进位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畜禽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两年内关闭小型畜禽污染养殖场112家。充分挖掘现有生态优势和红色资源,适时编制了《興化市昌荣镇生态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昌荣镇“红色小镇”建设五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在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商贸集群、招引清洁能源壮大新兴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经济上,深度着力,全力攻坚。三年来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亿元以上开工、竣工企业3家,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1家,提前一年实现了创先进的目标。

制度执行动真,勇于在转变作风上争先。一是锤炼干部队伍“硬功夫”。三年来,全镇10个行政村先后调整7名村书记,从机关部门选派4名“89后”到村任党组织书记,全镇4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部摘帽。坚持严格管理机关干部、单位部门工作人员,明确“敞门办公、外出报告”制度,扭转了干部作风。二是狠抓落实吹响“进位号”。按照“年初有谋划、全年有规划、月度有计划,周周有推进”的思路,按月进行工作部署,以周推进工作落实,对于重点工作采用“三天一推进、一周一督查、一月一现场”的模式抓推进。三是考核考评定牢“风向标”。建立老干部“啄木鸟”小分队,配合镇效能办发挥好“不定期、不定点和不见面”的督查考评,通过强化财政奖补刺激和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级级激发活力、层层传递压力,推动工作全面进位。

从管住人到用好人:呼应群众所盼谋求发展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从制度上的“管住人”到发展上的“用好人”,更考验“一把手”的政治智慧。2017年,笔者援疆回来接任党委书记,始终牢固树立事业为上的选人用人“风向标”,始终坚持知事识人、依事择人、人岗相适,持续开展以“比黑赛作风、比快赛进度、比变赛效果”为内容的“三比三赛”活动,选准用好一批自己想干事、能干事,百姓能认可、肯支持的好干部,增强了全面创优的底气。

党建强基创红色品牌。用严昌荣烈士革命精神把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发展力量。依托10个高标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创新以“有事到村部、交心找干部”为内容的“党建石榴”品牌工程,在距离党群服务中心较远的自然村落建设党群服务点,将广大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周围,从而把软弱涣散村转变为基层干部最强村,把矛盾上访村转变为服务最佳村。咬定“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级景区”目标,全面启动以“一区一陵、一路一馆、一碑一桥、一校一址、一赋一书”等为内容的纪念严昌荣烈士十大工程建设,培育红色文化,打造红色品牌,发展红色旅游经济。

生态做优创绿色品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迅速处置了全镇范围内208吨遗弃危废固废,关停“小散乱污”企业16家,整改10家污染企业和28家企业的重点问题。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培育了800亩的苗木果蔬产业、1000亩的“盐北村”品牌优质稻米生产基地、2000亩的智慧渔业和3万亩生态大闸蟹产业,让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成为新时代美丽昌荣的本色。在2019年打造15.67公里的昌林生态宜居美丽线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以“十百千万”工程为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工作,拟打造10个美丽宜居品牌、400户美丽庭院、600户整洁农户,带动全镇受益群众超万人。

民生提质创暖色品牌。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镇7个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107户,2044人全面实现高质量脱贫。持续推进全镇“网格化”治理工作,仅2020年上半年为老百姓解决各类问题5873条。创建镇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先后招引青年电商12家,销售各类农副产品近亿元,为全镇百姓人均增收近千元。在积极推进被群众亲切称为“三百场所”的“百姓大食堂”“百姓议事厅”和“百姓大舞台”的基础上,开展“红色影视作品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弘扬主旋律题材戏曲进百姓大舞台、乡贤能人进百姓议事厅、贫困孤寡老人进百姓大食堂”等“四进”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满更幸福的生活。

昌荣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现在正处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决定性发展阶段。前期,各地更侧重于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设,示范点本就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再加上各级政府给予的政策倾斜,具有较大的虹吸效应,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更多的乡镇和昌荣镇一样,没有资源、资金、政策等优势,从这个维度讲,昌荣模式更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筑牢党的基层组织,引领服务群众。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牛鼻子,关系着党员干部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牵一发而动全身。昌荣镇着眼于挖掘新四军老虎团团长严昌荣烈士这一催人奋进的红色基因,激发起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着手于建强十个百姓群众认可的“党建石榴工程”战斗堡垒载体,着力于发挥好几百个“党员责任岗”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揉到一起,打牢执政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提水养殖整顿、规范、提升战役”维护了绝大多数农户利益,刹住了歪风邪气;到用思想动员的方法在10天内拆除了集镇18户的20间违建,引导好社会风气;再到10个党群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的红色影院,聚集起民心人气,昌荣镇时刻以坚定的人民意识作为衡量自己行动的标准,上为党站好岗放好哨、争取赢得民心,下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矛盾,尽心尽力打造好“亲民党委”和“为民政府”。

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实现人民所盼。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牵挂群众的温饱冷暖,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工作绝不仅仅是上级的要求,更要我们带着使命、带着感情和带着责任去落实。昌荣镇最大优势就在于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从而做到了上下同心、党群同向、干群同频,使得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注意工作方法。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昌荣镇始终坚持“把话讲到百姓心里,把事干在百姓心上”和“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把农村环境整治的过程转变为整治人心的过程,把共建美好家园的过程转变为党群凝心的过程,组织发动群众的过程转变为干部能力提升的过程。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受益的主体,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昌荣镇始终坚持把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合力共建美丽乡村。“四出四助”的实践证明,只有让全体群众共同参与,从房前屋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群众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才能实现乡村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不断增强学习本领,做到知行合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筑牢筑强生态基底,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治污、添绿、留白”并重,把现有的资源禀赋利用好,更为未来发展留足宝贵空间。昌荣镇善于通过对中央、省、市文件的研读,从中找准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的绿色交汇点,把美丽、生态、文化、风景、乡愁转化成产品和生态链,转化为价值和财富,真正让好山好水“流金淌银”,从而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21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学员,中共江苏省兴化市昌荣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1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2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光影视界
不怕群众找我,就怕群众不理我
说说“难”和“易”
说说“难”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