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苏北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

2020-01-07李程骅

唯实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房新型农村苏北

李程骅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事关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大局,事关美丽江苏现实样板建设。苏北农房改善促进了苏北农村集中居住,改变了原来“散、小、乱”的居住方式,重塑了新生活空间与产业空间,也为搬迁农民“能致富”提供了新平台。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在规划建设赶进度的压力下,存在重房屋硬件建设轻公共配套服务、生产生活结合不够、垃圾污水处理不足、商业载体和文旅设施缺乏运营主体等现实问题。深度推进苏北农房新建社区改革,形成自我“造血”和良性循环运营机制,是做好苏北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的当务之急。

一、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高度,

做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及其运营

农房改造是系统工程,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推进。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在农房改造过程中,必须同步建设好交通、通信、给排水、垃圾收集处置等配套设施,配置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要让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低于城镇现有标准,以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到位。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标准。在“搬得出”的前提下,“稳得住”是核心,“能致富”是重要目标。当前,江苏各地都出台了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配套文件,如徐州提出了“五通五化九到位”标准,连云港提出了“八到位”标准,盐城提出了“六通十有”细则,宿迁推出了“精品工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保证标准等级,形成系统化、全面化运营体系,提升独立服务经营能力。三是要进一步补齐现实短板。尤其是加大幼儿园及小学教育、医疗卫生设施以及服务等投入,以“真金白银”补齐长期存在的农村义务教育与医疗卫生点短板,让这些新型农村社区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以生机与活力来保持“穩得住”,避免农村二次“空心化”。

二、从丰富美丽江苏内涵的要求,

打造苏北特色田园乡村“新场景”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江苏的重要路径。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经进入“试点深化”和“面上创建”并举的新阶段。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有机融合。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要把每一个项目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互融合,让每个项目成为风格不同、具有个性化的美丽乡村,在美得有形态、有温度、有质感和有韵味等方面做示范,展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进程中苏北地区“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二是要进一步保留原生风貌。要在塑造特色村落风情、保持原生环境绿色本底上下功夫,形成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加快形成资源利用好、生态系统稳、产地环境美、产品质量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散发出独有魅力并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的“新场景”。如新沂市棋盘镇杨庄新型农村社区,在规划建设中充分彰显当地马陵山红石文化特色,保留了原村落布局肌理,已变身为美丽的旅游景区,成为周边居民与游客“打卡”地,对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三、以新业态集聚“活化”特色资源,

培育壮大开放式循环型村级经济

作为新型农村集中居住点,“硬件”组织是城镇“社区”,但承载的是原来的本地农民。让农民适应新生活与生产方式,前提是让农民主动介入新社区空间的各种活动,特别是通过新型就业方式与创业活动来提升自身价值,并由此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一是要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在新型农村社区与城乡一体化空间中,必须以基于本地农林资源的一、二、三产融合方式,“活化”地方资源,集聚优质市场资源,以新型产业业态打造全员参与的开放式循环型村级经济。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在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下,兼顾农民“生意”,拓展“互联网+”“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商业服务体系。在产业布局上,要从区域性商业网络畅达角度,突破一村一社区限制,建立开放式服务体系与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外来专业化经营力量。四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要把有知识的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新型人力资源,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扩大免费培训范围,细化支持集中居住农民创业就业的空间保障、培育孵化及保障政策,把各类创业园和创业点放大为乡土人才培育地和乡村创业人才“孵化”地。

四、树立专业化运营共识,

以企业化方式提升苏北乡村旅游品质

苏北农房改善项目,有一大批是在原来沿黄河古道、大运河以及沿骆马湖等地区,生态资源底子好,规划建设是按照高星级旅游景区实施的,并配建改建现代民宿,已让原村庄“脱胎换骨”。但由于尚未形成系统化、全面性运营体系,且其管理经营主体仍是原来的村民,难以按照专业化要求做好规范化运营,景点与民宿服务质量容易打折扣,会影响这些投入大、收益高的旅游休闲型社区的可持续运营,不菲的运营成本往往需要镇村财政来托底。因此,必须尊重自然法则和市场规律,运用市场化机制,尝试把这些景点型社区、乡村作为独立企业来运营。建议由地方政府部门出面,邀请外来专业化团队进行运营辅导,避免高投入旅游设施在运营中走弯路;召唤有情怀、有本领的回乡青年,新组建专业公司或团队,吸引资金与科技资源进乡村,形成乡村振兴的多方合力,打造特色性文旅融合新样态,培育出持久性“网红打卡地”,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样态,培育出类似陕西袁家村、浙江余村等“形态美、人气旺、聚财气”的苏北特色旅游乡村品牌。

五、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效能,

营造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风尚

按照苏北农房改善的规划要求,新建农村社区大多配置了充裕的公共空间,在村委会或文化站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这些实践点硬件条件好、配套设施齐全,承载着文明乡风建设,是家门口的“精神加油站”。作为党员活动、理论学习、村民议事、教育培训、技术咨询以及展示才艺等的综合性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化信仰、引领道德、塑造风尚的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扶持。建议县级文明实践中心引导新建实践点讲好传统文化故事,挖掘和传承本地乡土文化,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在强化信仰信念中凝聚人心,以解决实际问题提振精气神。二是要进一步营造良好风尚。在心贴心、面对面服务过程中传递文明的种子,营造积极向上、同心同德、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新风尚。注重发挥回乡青年的志愿服务作用,吸引乡贤回村开展致富培训活动。三是要进一步发掘乡村文化潜力。大力推广乡村美学教育实践,从思想深处杜绝乡村风景城市化、“西洋化”,不断释放苏北乡村文化资本的潜力,认识到农村民宿的泥墙比城市酒店的“马赛克”更有魅力,美丽田园风光胜过都市水泥森林,在全面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和塑造“水韵江苏”人文品牌行动中,展现村级文化建设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效能。

六、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提升新建农村社区治理成效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农房改善造就了大批新 型农村社区,治理成效也直接体现在这些新型农村社区是否具有“自运营”的实力和能力。从目前来看,新建农村社区原来多属于集体经济薄弱村,动员多方资源把房子建起来已实属不易,很难再有多余的财力维护新建社区的运转。而新型社区运维费用如最基本的安保、保洁、绿化以及公用水电费用等不断累加,仅仅靠财政兜底并不现实。就住户来说,农民搬迁新居后,马上要像城市社区那样缴纳物业费也不现实。因此,首先要通过加快新型产业发展重点做大村集体经济,并在这个过程中带动更多本地农民就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集聚市场化资源、迅速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只有“家底”厚实了,运营投入有托底保障,才能解开村级治理的“纽结”。建议在即将开始的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重点完善这些新建农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配强党组织书记,改善村级班子结构,把那些具有乡村情怀和经营才能的党员选派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有针对性地在返乡能人、回乡青年中发展党员,使他们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中坚力量,以此来激发“大多数”即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了,自身运营经费有来源了,就会促进生产生活良性运转,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成效。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37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学员,《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农房新型农村苏北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川推出农房设计下乡服务平台
住建部将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
让闲置农房成为“黄金屋”
“共享农房”需要走好“规范路”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爱你有罪
永远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