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四个结合”

2020-01-07李群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四个结合名著阅读读写结合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到“四个结合”:精读和跳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深化阅读理解;阅读与思辨相结合,读出个人见解;单篇阅读与主题联读相结合,提高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99-02

名著是历代流传的优秀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初中生阅读名著有利于传承经典,汲取名著中的优秀养分,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2017年开始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课外阅读与名著阅读的比重,并在名著选篇以及名著的阅读方法方面做了调整,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从学生的角度看,存在阅读数量不足、对阅读内容理解不深等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存在讲授内容零碎、讲授方式固化等问题,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没有正确的方向。

要想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对名著有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做到“四个结合”,即精读与跳读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与思辨相结合、单篇阅读与主题联读相结合。

一、精读与跳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在进行课内阅读时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其中灵活地选择精读或跳读是阅读的重要方法。学生应根据阅读内容和学习兴趣的不同,选择精读或者跳读的阅读方法。精读是细致地感受、透彻地理解文本,而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目的地忽略相关内容,以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名著的篇幅一般都很长,其中的某些内容或许过于艰深难懂,又或许不适应时代发展了,因而舍弃其中一些内容略读或不读很有必要,学生不需要对某些内容“死磕到底”。因而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名著,在应该精读的地方就精读,而在应该略读、跳读的地方就略读、跳读。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精读和跳读应该交替使用。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西游记》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方法。“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用3个章回讲述了唐僧师徒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迫不得已到翠云山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的故事,场面宏大,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形象鲜明,这个故事就需要学生精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研读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着重思考: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给孙悟空芭蕉扇?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体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孙悟空、铁扇公主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主旨。而对那些与阅读目的无关、不太精彩的内容,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略读或跳读。如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环境描写可以略读或跳读,以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阅读名著需要灵活地运用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便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深化阅读理解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則是对阅读的深化,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学生阅读名著以后,最常见的读写结合形式就是让学生写读后感,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但是,在学生写读后感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普遍存在应付的现象,谈不上与名著深入对话,因此,要想以写促进学生对名著的深刻理解,仅靠写读后感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因为名著的篇幅一般较长,其内容有一定的深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其进行整合提取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时,可设计一个读写结合专题,研究内容为“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原因”“话说‘洋车夫”“品析‘京味儿”4项,让学生在完成专题研究之后写一篇读书报告,并且在班里举行读书交流会,共同分享阅读体验与学习成果。从这组专题内容来看,学生要想完成专题研究,就需要对文本具有较高的整合能力,并能够在回读文本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阅读经验,读书报告仅是一个载体,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专题训练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进行名著读写结合训练的时候,不仅要与阅读名著本身的文体特征相一致,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习作知识的补充,再有就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见解是零碎、片面的,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思路与方法的点拨与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阅读与思辨相结合,读出个人见解

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不仅要理解文字本身,还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产生独特的感受、形成自己的观点。而要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和见解,就离不开思辨,只有将名著阅读与思辨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分析、评价、感受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借助名著阅读组织专题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名著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心声。

例如,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以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话题供学生在思辨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在《三国演义》中,刘表和吕布给刘备的评价意见各不相同,你更赞同谁的观点?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叙述。

附:1.玄德仁人也。——刘表

2.是儿最无信者。——吕布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个性化地评价书中的人物,而不是一味地复述别人的观点,要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讨论目的不是追求标准答案,而是看是否具有思辨性思维的能力,要敢于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将名著阅读与思辨相结合,客观地看待名著中的人物,不人云亦云,中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能力自然能得到极大提升。

四、单篇阅读与主题联读相结合,提高鉴赏能力

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对多篇文章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会提升。同样,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同一主题或者主题比较类似的多部名著有机地安排到一处,设计联读主题,引导学生对这些名著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能够在归纳、整合、比较等过程中实现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这样教学,学生在不同作品的穿梭与比较中,其语文能力必然会实现跨越式、跳跃式的提升。

例如,《水浒传》和《西游记》是我国的古典小说,都被编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之中,教师可将这两部小说联系在一起,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设计联读主题:这两部小说在题材、内容、结构和语言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从表面上看,这两部小说写的是不同的故事,一个是神话故事,一个是人间故事,学生如果只进行单篇阅读,不容易发现两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但如果联系起来进行深究,会发现这两部小说确实存在诸多相似之處。首先,就题材而言,这两部小说都反映和抨击了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都是描写反抗者的小说,演绎的都是反抗者被统治者招安的故事。其次,就内容而言,这两部作品的故事梗概很相似,都是以招安为主线,以啸聚山林为起点,以“修成正果”为结局。再次,从结构来看,这两部小说都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都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最后,从语言上来看,这两部小说都是古典白话小说,都是同样的类白话文。

当名著阅读以主题联读的形式出现,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碰撞以及深度阅读的平台,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平台,帮助学生发现类似点,学生通过多部作品的对比,能够从宏观上理解作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精读和跳读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和思辨相结合、单篇阅读与主题联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有真正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根据阅读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陆素萍.浅谈名著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实践[J].中学课程资源,2018(8)

[2]李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2014(18)

[3]王美芳.合理开展名著阅读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J].甘肃教育,2018(11)

作者简介:李群(1971— ),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玉林市福绵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育。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四个结合名著阅读读写结合
坚持“四个结合”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建立“三会一课”长效机制亟待厘清几大问题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