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2020-01-07商鑫龙

东方收藏 2020年12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

商鑫龙

摘要: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或遗迹,对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部分馆藏文物存在着保护不规范、保存不完整等情况。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馆藏文物的预防性防护和修复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够为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

由于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物,也是国家珍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所以文物保护部门在进行文物预防性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保护和传承馆藏文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不仅是博物馆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可以发挥文物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科研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   文物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

(一)文物的定义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或遗迹,它是人类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实质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其基本特征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另一方面,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二)文物的作用和重要性

历代遗留下来的文物,不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而且对人类历史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等状况进行反映。

在进行文物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时,对于认识人类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文物都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因为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是相互聯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全面的综合性科学。

●   影响馆藏可移动文物的因素

(一)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温度和湿度主要是指博物馆建筑物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影响馆藏文物的诸多因素之中,温度和相对湿度是最基本而且最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

其中,温度因素在单一出现时对于文物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它主要通过与其他因素的联合作用导致文物发生损害。

而相对湿度方面,对大部分的文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主要通过化学反应、物理形变、加速昆虫、微生物滋生等方式,对文物产生损害。

(二)空气污染物的影响

在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保管保存的过程中,空气污染物的影响也会对其造成损害。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飘尘、悬浮颗粒物、臭氧、甲醛、甲酸、苯、氨等污染物,都可能对可移动文物造成损害。它们主要是通过扩散的形式进入文物藏展环境,从而与文物发生相关反应,最后造成文物的损坏。对于文物保护人员来说,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三)光线辐射的影响

在光线辐射影响方面,主要是探讨紫外线、红外线等物质对文物进行破坏。其中紫外线具有波长短、能量高、穿透能力弱、易被物质吸收等特点,它们通过光化学反应的方式导致文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致使文物损坏。而红外线方面,主要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使得文物出现变质的情况。

(四)生物和微生物的影响

在博物馆中保存可移动文物时,生物与微生物也会对可移动文物造成损伤,害虫、霉菌等微生物能使文物出现腐败变质的不良情况。比较常见的害虫有毛衣鱼、烟草虫、蠹虫、白蚁等,这些害虫不仅能在高温、高湿、阴暗、食物匮乏等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还具有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它们对可移动文物的危害非常大,需要重点进行关注。

(五)人为因素影响

博物馆在保存可移动文物时,除了考虑外部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关注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保存文物的工作人员或观看的观众在无意识或有意识的状态下对可移动文物造成损害。

●   创造一个良好的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

(一)创造良好的库房保存环境

馆藏可移动文物会不会出现损坏情况,与文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博物馆的库房。

博物馆的库房是保存可移动文物过程中集中存放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博物馆最为核心的建筑,库房环境的好坏会对文物的寿命能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为可移动文物提供一个良好的保存环境时,一定要好好改善博物馆库房的环境。

在探究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时,可以对博物馆的库房环境进行合理调整,为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避免可移动文物在库房中因为外部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出现损坏的状况,从而对可移动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

在创造库房保存环境方面,博物馆在建造库房建筑时,要严格按照建筑的相关规范以及行业标准进行建造,要按照基础坚实、结构合理的原则进行建设,并且要对库房中的文物保管设备进行合理设计和完善,确保文物保管设备符合标准。

要对库房中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线条件、生物和微生物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其中温度和湿度方面,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长期保持在同一数值,比如通过使用中央空调或恒温恒湿机组的方式,对库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避免因为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问题导致文物出现损坏。

而库房内空气质量方面,要保证库房内的空气质量能够达到文物保存的标准,可以通过在建造时选择环保材料、在库房中安装通风系统、对库房进行定期打扫和消毒、进入库房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等方式,提高库房的空气质量,避免因为空气污染导致文物出现损坏。

其次是光线条件方面,要对库房的避光条件进行完善,可以在窗口使用深色窗帘进行遮挡,还要根据文物的不同性质,制作具有避光能力的保存匣子,在匣子中加入柔软性能好的填充物,在避免磕碰影响的同时,减少光线辐射对文物造成损坏。

最后是库房内生物和微生物情况方面,在把文物录入到库房中时,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清洁处理,如通过喷洒除虫、除霉药剂的方式进行处理,还要结合清洁和消毒处理,从而消除生物或微生物对文物的损害影响。

(二)对库房的保存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在创造一个良好的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时,除了对库房的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外,还要对库房的保存管理机制进行合理的完善,避免因为录入或管理混乱,出现文物损坏的状况,为可移动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在完善库房保存管理机制时,首先是对库房的录入环节进行完善。

博物馆在进行库房录入时,可以按照可移动文物质地或种类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录入,从而提高库房文物保存的规范性。如按照可移动文物质地进行分类保存时,可以按照铁器、铜器、竹制或纸质、漆器、玉器等类型进行分类保存。而按照可移动文物不同类别进行分类保存时,可以从文化氛围、文物时间、文物朝代等类型进行分类保存。

其次,保管珍贵文物或易损坏文物时,可以通过设置专门柜子或专门库房的方式进行保存,避免珍贵文物或易损坏文物出现损坏的状况。在制作文物保存柜子时,可以采用铝合金或优质木材进行制作,以确保柜子的质量可靠。

(三)对博物馆的展厅保存环境进行完善

在创造良好的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时,除了对库房部分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外,还要对博物馆的展厅环境进行完善。

博物馆的陈列展厅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环境,文物在进行展览时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文物出现受损的概率更高。因此展厅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更为重要,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展览环境,避免在展览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文物造成影响,以提高文物保管的安全可靠性。

在對博物馆的展厅保存环境进行完善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对博物馆展厅的建造环节进行完善,在建造博物馆展厅时,一定要按照《博物馆设计建造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遵循结构牢固、布局合理的原则,在文物展台部分设置稳定的防护措施,从而确保文物在展览时的安全稳定性。在布置展厅时,要尽量选择材质柔软的材料,比如选用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进行布置,为文物提供多一层的防护,避免文物出现损坏。其次,要对展厅中的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涉及温湿度、空气质量、光线条件、生物和微生物状况等几个方面,可以参考上文中库房外部环境调整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但与库房保存环境不同的地方在于社会因素和外部环境光照条件两个方面,其中社会因素方面,展厅在进行保存时,要在保证观看体验的基础上采取保护性措施,可以利用玻璃柜展示的方式进行保存。在布置展厅时,根据展厅的结构特点设置合理数量的玻璃柜,并在玻璃柜中铺设一层柔软性能高、缓冲性能好的材料,防止文物在展览时出现损坏。而外部环境光照条件方面,展厅可以采取不设置窗户的方式,设置强度低、光辐射弱的照明灯为展厅提供光照条件,在满足观众观感的同时降低光辐射问题对文物造成的影响。

●   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

探究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除了创造一个良好的保存环境以外,还要针对现阶段博物馆在保存可移动文物时,因为监测调控系统各部分之间不够完善,相互之间缺少一定协调性的问题,在博物馆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及监控系统,从而对可移动文物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性保护,为文物的保存工作保驾护航,提高博物馆文物保存的安全稳定性。

现阶段博物馆在保管可移动文物时,由于监测调控模式过于传统,对文物进行监测调控时,各部分之间的协同性并不是很好,使得馆藏文物在保存时容易出现损坏或丢失的状况。对馆藏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地监测和调控,是进行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

在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时,要根据博物馆文物保存流程和保存标准规范,结合博物馆文物保存的基本工作内容,利用现阶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进行建设,比如可以利用现阶段比较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建设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

在具体应用时,要在博物馆中的保管库房、展厅、展柜、博物馆内部等部位安装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如在博物馆每个地方平均设置传感器设备,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到博物馆中央控制器,并且要在中央控制室中设置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包括显示装置、服务器装置、数据库装置等,通过服务器收集各部位传感器传递的信息,再由数据库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通过显示装置把分析结果和对应处理建议进行展示。

其次,要对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的因素和指标进行设计和完善,在进行收集时,可以通过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线辐射状态、展柜破坏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远程在线收集。还要在中央控制室的另一头连接上空调系统、空气净化装置、通风系统等装置,也是采用并联的方式,在运行时,根据中央控制室分析结果和对应建议,进行智能化自动控制,提高馆藏文物保存的安全稳定性。

最后,要在博物馆环境监测及调控系统中加入报警装置,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果出现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展柜损坏等状况,中央控制室自动触发报警装置,控制室工作人员通过网络通信技术,通知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以此提高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安全可靠性。

●   完善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数据体系

探究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课题,还可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特点,利用现阶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馆藏文物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有效的科学保存,以防止文物出现损坏后彻底失去其价值。

在完善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数据体系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特点,建立一套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对馆藏可移动文物有关的图像、文字、视频、详细数据、内容、简介、意义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避免可移动文物在出现损坏时,丢失相关有用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网站或APP等方式,根据文字的朝代和距今时间等信息平均设置板块,然后把馆藏所有文物的相关信息录入到网站或APP中。

其次,还要完善网站和APP的更新、补充、备份等功能,从而对文物进行永久性保存,避免文物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损坏和丢失的情况,提高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安全稳定性。

最后,要对数据体系的查询功能、统计功能、服务功能等进行完善,提高数据体系的便捷性和方便性,促进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   制定完善的馆藏文物管理机制以及可移动文物修复规范和标准

探究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课题,还应该注意的是,要对馆藏文物的管理机制以及可移动文物修复规范和标准进行制定和完善,避免可移动文物在管理或修复过程中,因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状态下对馆藏文物造成损坏,从而提高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科学规范性,让文物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使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具体来说,应制定和完善馆藏文物管理机制。在制定文物管理机制时,可以根据《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管理办法》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制定,明确博物馆工作人员权责分配,提高馆藏文物管理的科学规范性。并且还要对馆藏文物保存过程中的上架规范、操作规范、分类标准、登记录入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完善,确保馆藏文物在博物馆管理各个环节的安全稳定性。

不仅如此,还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应急处理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确保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对突发状况进行处理,避免给馆藏文物带来损害。

在制定和完善可移动文物修复规范和标准时,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的相关内容以及《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进行文物修复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提高馆藏文物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馆藏文物在文物修复环节的安全稳定以及工作的顺利开展。

●   总结

館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文博机构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方面需要健全和完善。

要充分认识文物的概念和重要性,提高对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对影响文物保存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博物馆保存文物的各个环节,对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进行设计和完善,以提高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科学规范性,增强馆藏文物的安全稳定性,确保文物安全。

(作者工作单位: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畅,浅析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000(011):146;

(2)韦春凤,浅谈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54(07):68—69;

(3)王冬冬,浅析基于天津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的环境控制[J],神州(上旬刊),2019,000(016):276。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项目施工技术探讨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物中观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与三国文化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核电站预防性维修管理的计算机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