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2020-01-07李淑玲应海丽熊媛媛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偏瘫神经功能脑梗死

李淑玲,应海丽,熊媛媛

(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 330006)

脑梗死指因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供血障碍,引发脑组织坏死及神经功能缺失或障碍。发病后可发生面瘫、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现象,临床对其治疗以延长生存期限、预防并发症等为主。但患者在发病后因肢体活动受限、恢复周期长等原因,可表现出严重负性情绪,影响护理效果。对脑梗死发病后早期及时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康复周期,促进各项功能恢复。鉴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62±3.25)岁,发病平均时间(16.25±2.58)h,偏瘫部位左侧27例、右侧13例;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68±3.47)岁,发病平均时间(16.69±2.41)h,偏瘫部位左侧26例、右侧14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中脑梗死诊断标准;2)经CT等医学影像确诊;3)存在一侧偏瘫及失语情况;4)家属对治疗、护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恶性肿瘤者;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精神异常、沟通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监测生命体征、基础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内容如下:1)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临床经验、文献资料制定早期康复护理计划,包括饮食、用药、情绪、语言功能、自理能力等。2)用药干预:为患者、家属讲解发病原因与药物作用机制,提升用药依从性。3)饮食干预:观察患者病情,若吞咽功能、咀嚼功能下降或消失,可采用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可采用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同时注意患者相关合并症,保证热量、蛋白质摄入量准确有效,以提升患者身体机能,利于缩短康复周期;对可自行咀嚼、吞咽患者,可予以清淡、膳食纤维丰富食物,以降低因久坐、久卧等情况引发的便秘情况;严格忌烟忌酒,少食多餐。4)康复训练:调整作息,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合理作息时间,叮嘱家属监督患者自律性,提升机体活力;增强语言功能,根据患者情况,帮助患者训练舌、咀嚼肌、咽部吞咽功能,并通过模仿口型的方式从简单发声训练开始逐渐增加语言训练难度,后期可使患者重复短句,并逐渐增加句子长度,使其可自行流畅阅读;恢复肢体功能,按摩患侧肌肉,以被动训练方式抬高患肢,并活动患侧关节,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转被动至主动,至可自行坐立,并负重行走;后期可指导患者系扣子、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动作训练,以提升肢体协调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康复周期。5)情绪疏导:根据与患者日常接触,判定其心理状态水平,并在护理过程中予以情绪疏导,避免刺激性语言;对患者及家属讲解,若可保持良好心境,并对护理、治疗保持积极自律性,可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根据患者情况,为其憧憬康复后健康生活,以提升其治疗积极性,提升护理效率。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2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语言功能(标准失语症检查表)、生活质量、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神经功能(NIHSS)满分42分,分数高表示神经功能好;语言功能:包括听理解、复述、朗读、说、阅读评分等5个评价项目,每项1~6分,分数高表示语言功能好;生活质量以SF-36为蓝本改编,包括精神状态、自理能力、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4个评价项目,每项10分,分数高表示生活质量好;心理状态:SDS、SAS评分分别为53分、50分及以上,表示抑郁或焦虑程度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组护理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护理后语言功能比较

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听理解、复述、朗读、说、阅读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后语言功能比较 分

2.3 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自理能力、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分

2.4 2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分

◇P<0.05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3 讨论

3.1 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失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患者因脑部组织功能受损,受损部位及周围相关神经功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的,可随之出现神经功能相关的功能障碍。随着治疗的开展,脑部供血逐渐恢复,神经元营养充足后功能逐渐恢复。此时若未采用相关干预,患者神经功能也可逐渐恢复,但恢复速度较经护理干预者慢,康复周期延长。本次研究中,有效的营养支持、相关的功能训练,刺激患者神经元活性,并且联合药物治疗,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早期护理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何会超等[2]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显著提升患者神经功能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失语偏瘫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在脑梗死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是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不仅引发患者偏瘫,并且若患者优势半球受累,还可使患者发生失语等情况。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由简至难的语言功能训练,并在其神经功能逐渐恢复的情况下,可加快其语言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听理解、复述、朗读、说、阅读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林海丽等[3]对脑梗死失语偏瘫患者开展早期语言功能训练、显著提升患者语言功能水平的研究结果一致。

3.3 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失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

随着早期护理的开展,患者语言、吞咽等基本功能逐渐恢复,并且在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基础上,患者整体功能逐渐恢复,肢体可小范围自主运动,其情绪状态也得到改善;并且有针对性地情绪疏导干预,可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治疗产生积极效果;同时随着心境的改善,神经功能兴奋性增强,且脑部功能逐渐可恢复身体支配功能,加快患者整体协调性的恢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并以此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生活质量、精神状态、自理能力、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刘学燕[4]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予以肢体功能训练、缩短康复周期的研究结果一致。

脑梗死患者因局部脑组织缺血而受损,可发生相关神经功能受损引发的相关症状,包括偏瘫、失语等。而对其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恢复语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神经功能脑梗死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