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三个着力点

2020-01-07张荣花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理论

张荣花

(1.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那么,这个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如何发挥,成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关键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1]。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课堂教学工作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低头族”的现实问题。问题的出现往往受多方因素制约,其中教师有无亲和力、教材有无生命力、教学有无吸引力是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三个核心要素。我们认为,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亲和力;教材应该回应学生关切,提升生命力;教学应该实施供需对接,提升吸引力。只有三力同向,形成合力,同频共振,才能最终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活力,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1 坚持“以生为本”,提升教师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1]。其实,习近平总书记这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指的就是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包容学生的情感体现,是指能够获取学生信任和爱戴的能力。决定教师能否拥有亲和力的关键,是教师是否真正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自身的身份定位,在保持个人政治定力的基础上,对教育主客体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充分尊重学生,切实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获得感。

1.1 富有底气,坚守自己的信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传道者,首先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明道者和信道者,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职责和使命决定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做到真信真懂,真懂理论源头,真懂方针政策,真懂制度优势,真懂世界大势,才能把真理有效传输给学生,才能把真理的魅力充分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如果说真懂是基础,那么真信就是关键。做到真信,教师才能在把知识带入课堂的同时,把感情和激情也带入课堂,将自己的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把自己的人格魅力、信仰魅力和理论魅力有机结合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处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对理论的真懂、真信,是践行“以生为本”思想的灵魂,也是真正凝聚教师感染力、形成正向影响力、提高教师亲和力的育人根本。

1.2 带着热气,尊重学生主体价值

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种尊重包括对学生的权利、情感、人格、爱好、差异的尊重等。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教育主体的“人”来进行平等交流和因势利导,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教育客体的“物”来进行理论灌输和行政指令。因为学生不是无意识、无需求、无目的、被动接受他人改造的物品,而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3]。第二,还原学生的主角身份,明确师生之间“导演与主角”的本色定位。学生不能只做忠实的听众和被动的执行者,老师不能充当唱“独角戏”的演员和盲目的策划者,立体丰满的课堂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有序组织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教学相长、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第三,尊重学生群体之间的客观差异,构建分层分类引导体系,尽量做到因时、因地、因人施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4]可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是真正尊重学生主体价值的充分体现。

1.3 承接地气,增强学生实际获得感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感,是检验教师亲和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喜不喜欢、认不认同这个老师。要增强学生实际获得感,应着力从两方面努力:一是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转变话语表达方式。青年学生总是习惯性地把官方话语体系表述的理论认定为“高、大、空、虚”的抽象理论,主观上不接受,也不认同。所以,教师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的语言风格和接受习惯,把抽象的理论语言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语言和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大众语言,用有思想内涵又跟潮流的话语体系,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让他们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入得心,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这也是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成为他们良师益友的关键要素。二是关注学生现实需要,帮助他们解疑释惑。学生都是现实的个体,都有成长的困惑和现实的需求。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政策宣讲和理论分析,积极回应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各种热点话题,并用正确的理论为他们解疑释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实际困难,如方向迷茫、情感困惑、心理问题、就业问题、考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武装头脑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这是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共鸣的关键,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充分体现,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当然,并不一定非要给学生提供物质福利,因为物质利益虽然会带来及时性的快感,但持久的获得感要靠精神的满足和德行的提高。这里主要论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重要性。

2 回应学生关切,激活教材生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历经多次修订,越来越全面系统,越来越与时俱进,越来越鲜活立体。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的修订,更是有力证明了这一点。2018版教材全面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呈现了十九大精神的昂扬状态和新时代的豪迈气势,充分吸纳了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广泛吸收了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基本能够体现“教师好用、学生易学”的功能特点。但是,教材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教材本身,更体现在对教材的使用环节。如何提升教材的使用率,焕发教材的生命力,是充分彰显教材价值的关键点。

2.1 要把对教材的使用建立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是2018版思政课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师需要把对教材的钻研和使用,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相结合。要想真正掌握新版教材的精神,就必须下功夫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释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地气”、强大“底气”和勃勃“生气”,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然而,一个伟大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作为一名称职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把其中的精神实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消化吸收,转化落实,不仅要弄清楚这一思想的萌生、发展、确立的过程“是什么”,还要厘清这一思想与历史相承、与现实相融、与时代相和的“为什么”。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对教材内容如数家珍,融汇贯通,才能讲清讲透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来龙去脉,也才能真正激活教材的生命力,体现教材的价值和意义。

2.2 要把对教材的使用建立在对思政课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为了保持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体现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和层次性,中学与大学两个学段之间以及高校各类思政课教材内容之间难免在核心知识点上会有交叉重合。这就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不仅要掌握自己所教授的那门课程,而且要对高中与大学其他思政教材内容与知识体系也要非常熟悉,尤其是对重复交叉的教材内容,要认真研究消化,知其所以然,从而精准掌握思政课教材不同学段、不同课程间的相关要求、实质目标和课程特点,并将两个学段之间的思政课教材螺旋式上升的层次关系理清弄懂,将高校各门思政课程横向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在使用教材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联系、发展的观点,整体把握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统筹考虑中学与大学两个学段思政教材的纵向衔接,整体把握高校各门思政课程之间的横向关联,有针对性地组织呈现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

2.3 要把对教材的使用建立在对教材体系的转化重构上

对于任何一门教材的教学使用而言,都存在一个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也不例外。因此,思政课教师需要在研读教材、消化教材、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努力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第一,立体转化教材内容。对教学来讲,仅仅满足于教材本身是远远不够的,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思政课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适当加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和源于生活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教材原有的逻辑结构、章节布局、行文安排等内容进行青年化的改造装饰和组织设计,用清新、生动、活泼的场景化内容传播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感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声音,把重要的“大道理”通过讲接地气的“小故事”表述出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教化中,更深刻、更形象地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化“四个自信”。第二,因人而异布局教材内容。教材在编著过程中并没有对教育对象做严格的划分,这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征,选用适合教育对象的教学案例、行文逻辑和话语表达,尤其是要充分结合高中文理分科的现实背景,综合考虑文理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理解和掌握的不同程度,科学设置教程内容深度,合理安排内容要求。第三,合理转化教材话语体系。为了确保教材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准确性,尽管新版教材为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但是依然存在书面语言色彩偏浓、理论性偏强的特点。思政课教师需要依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思维习惯,把教材语言、书面语言转化成教学语言,用属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化话语体系,通过多样化的文化艺术形式和趣味性的表现手法,具象展示抽象道理。

3 实施供需对接,增强教学吸引力

无论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有多少充分的论证,多少向往和期待,都绕不过学生认同接受这个关键点;无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多么精彩,多么有价值,都绕不过学生消化吸收这个核心环节。在学生认同接受和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教材是基础,教师是主导,教学是关键。其中,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又是教学中的着力点。

3.1 盘活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鉴于教材编写、印刷、出版等具体程序的客观因素,教材内容再怎么及时更新,都难以与时代完全同步,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结合实际,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新于教材,自主挖掘鲜活的教学资源,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大数据时代,学生能够接收到很多前沿信息,也伴随着很多疑惑,渴望得到客观、深刻、翔实的解答。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定上能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主动回应青年大学生内心的各种疑惑和各种社会实际问题,选取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关心的这些热点和难点为主要题材,那么学生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去学习理论,深刻感知理论的魅力,提升理论认同和思想认同。反之,学生对脱离实际问题的纯理论就会比较反感。因为大学生反感的不是深刻的理论,而是对理论的浅薄解读或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解释力的正确的废话。他们对深刻而有解释力的理论是心存敬畏的[8]。只有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时代、有效破解现实难题的生动教材,才能激发他们主动走进理论世界、系统学习理论并自觉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这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的新要求,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设疑解疑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特点,符合他们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成长需求和心理期待。

第二,就地取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可感可知的教育内容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些事是指发生在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所有典型事例,包括生活中忠党爱国、孝老敬亲、助人为乐、自立自强等引领积极文化时尚的正面榜样,也包括贪污腐败、偷盗抢劫、坑蒙拐骗、自私自利等反映社会阴暗面的负面案例。“坚持倡导和培育正面价值观,就必然要否定和破除负面价值观,应坚持倡导与否定,树立与破除同步的思路,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不断深化。”[9]所以,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宣传好声音,讲述好故事,刻意忽略或者回避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这些消极因子;而应该把正面典型与负面案例都作为鲜活的教育素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进行深入的、客观的剖析对比,引导学生触及身边的榜样,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吸取反面素材的教训,时刻警醒自己,并敢于向身边负面的声音说“不”,敢于向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亮剑”。

第三,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资源转化成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培育出来的先进政治文化,她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产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壮大[10]。红色资源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蕴涵着丰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创新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都具有重大的传承价值和教育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这些红色教育资源,把其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和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有效延伸,并着力通过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将深厚的理论与春风化雨般的视觉、听觉冲击有效结合起来,引起受众的情感和思想共鸣,帮助他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情感认同,到思想认同,再到理论认同,最后到政治认同;完整体验“认知、思辨、宣传、践行”一体化同频共振的育人过程,充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期待,不断增强他们求真、至善、尽美的获得感。

3.2 着眼青年特点,创新教学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能拘泥于固有模式不善变通,应根据工作对象特点和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

第一,勇于尝试“翻转课堂”。伴随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是信息时代和互联网世界里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个性心理、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受到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大学生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要建在哪里。因此,积极适应多媒体时代的要求和青年学生的信息需求,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意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充分结合信息革命的成果,利用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微教学视频”,沿着“课下学习—课堂讲授—课下练习”的逻辑脉络来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创新。它重构了教学逻辑,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从课堂讲授到课下练习”的单向灌输流程,积极回应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成才期待,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活化了“信息传递”环节,深化了“吸收内化”环节,提高了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运用的时间不长,范围有限,在很多教学实践中还处于摸索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在做好网络平台搭建和教学视频开发、使用的基础上,着力探索 “翻转课堂”的总体运行规律和与各门具体课程实际相切合的操作运行模式。

第二,动态开展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辟论断把人的本质属性归为社会性和实践性,离开人的本质谈教育,就如同纸上谈兵。江泽民同志说过,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2]实践育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不能碎片式地进行,需要系统规划,遵循“知”“辨”“传”“行”一体化的理论吸收内化规律,室内室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知”字主题着眼于认知、体验,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在学习、感知、参观、走访中形成思想自觉,加强理论认知。“辨”字主题着眼于思辨、认同,在深度观察中提升理论自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结合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事件开展研讨、辩论;在课堂外,围绕社会热点和关注点开展专项调研,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辨、辨中信。“传”字主题着眼于传播、引导,在广泛宣传中唱响主旋律,根据学生善于表达个性、自我传播的特点,组织他们结合个人经历和切身体会,通过文字、图片、动漫、视频、微电影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行”字主题着眼于实践、行动,在扎实服务和实际行动中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从护校爱国做起,通过随时可发的一个言论,随手可做的一件事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3 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优化教学环境

第一,不断创新课堂组织形式。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实行大班上课,班级规模多在150人至250人之间。庞大的课堂,不仅课堂秩序难以控制,课堂氛围难以活跃,教师也很难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实现根本上的创新,更难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人在心不在、入耳不入脑”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反映,50人以内的小班课堂规模,“seminar(研讨会)”的课堂组织形式,会倒逼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理论。现实中,受教学场所、师资力量、教学成本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授课”目标,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对此,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做出了探索,在“纲要”课中积极尝试“教师大班授课、学生大班发言、小班小组讨论、个人网络参与”的教学组织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确保了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教学相长。这种教学、研讨相结合的课堂组织形式,就非常值得借鉴。

第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采取网络教学、电子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立体、多维的影响,是优化教学环境,缩小理论说教与客观现实差距的核心要素。多媒体的教学环境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也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现实需求。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量的数据、视频和图片演示,变抽象的理论为直观的展示,与枯燥无味的说教相比,不仅信息容量大,而且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特别受学生欢迎。一方面,画面、音乐、色彩的交相呼应,营造了多变、动态的课堂教学氛围,强烈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视频、动漫等多媒体素材在生动地诠释理论背景、内容、意义的同时,能够有效延伸知识传授的宽度、深度和厚度。因此,建好教学演播室、教学影像资源库、电子阅览室、网上俱乐部等硬件和软件设施,并定期向学生开放,是非常有必要的。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培育其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主阵地,其核心地位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信息化进程的纵深推进,随着各种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随着多元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思政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升难度势必会越来越大,教师素质和教材质量必须不断提升,教学资源、手段和环境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才能发挥到位。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理论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