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类院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心理教育与就业生涯规划融合

2020-01-07

科教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艺术类职业规划心理咨询

于 洋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济南 250022)

近几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进入大学课堂,但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课程多开设在低年级,即大学一入学。而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制定切合自身、高质量的生涯规划能指引大学生更好的度过大学生活,就业时谋求到心仪的工作岗位。就业生涯规划指的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求职时,制定的短期目标行动计划,良好的心理建设对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实施,以及心态的调整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生涯规划现状

报名多,录取少,事业单位编制教师竞争激烈。由于艺术类专业女生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往往也都以师范类招生,所以,教师变成了艺术类毕业生稳定工作的首要选择,但中小学艺术类老师需求有限,很多城市教师的聘用起点也提升到硕士,所以本科艺术类毕业生要想成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难度很大。

投入少,回报多,教育机构合伙人也难加入。由于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性质,再加上市场需求,很多毕业生选择毕业后自己开辅导机构,结合自身专业,开班赚钱。但是面临市场饱和,开辅导机构承担的资金风险大,所以,没有家庭的资金支持和有力的运营团队,开辅导班进入职场也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选择。

没计划,没打算,父母兄妹哪里帮去哪里。艺术类大学生多个性鲜明,行为散漫,成长环境优渥,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过多规划,过一天算一天,没有觉得一定要谋求哪一种类型的工作,觉得毕业后去哪都行。

2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

自我期望高。现在的毕业生多是“95”后,甚至很多接近“00”后,他们成长在我国经济环境最好的时候,从小没有经历过挫折,尤其是艺术生,从小拥有更多表演机会,让她们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这种心态更渗透到他们的就业选择中。落差承受能力低。大学毕业生虽然已经20多岁,但也不算是一个完全的“成人”,多年校园生活让他们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不会与各色人等交流,不会根据场合变换身份,让他们遇到突发状况容易不知所措,甚至采取极端方式处理。

3 心理健康教育对艺术类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3.1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就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步骤,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科学理性的了解自身性格、气质类型、职业兴趣之后,结合现实条件,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评价。[1]只有在准确的自我认知下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测试量表,让毕业生在掌握自身职业类型、人职匹配类型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求职目标。正确的心理教育能帮助艺术类毕业生寻求适合自己的求职路线,比如有的毕业生四年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在人际交往、任务分配执行、演讲谈话等方面得到较多锻炼,可以在求职的时候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办公室类工作,尤其是艺术类毕业生性格开朗、办事灵活,可以考虑除了教师、辅导班等其他工作。对自己的合理认知增加职业规划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3.2 导向作用

学生的职业规划多受个人心理因素影响,例如,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心理搭建有很深层的影响,如果学生来自一个有自己企业或者生意的家庭,见到过家庭成员在商业场上的起起落落,那么该生在职业选择时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更强的魄力,敢想敢做。也有的同学来自教育世家,他所见到的父母都是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兢兢业业,拿着稳定工作,做着职责内的工作,所以,该生会更倾向于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本本分分。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同学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的教育引导。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让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更加稳固,更具有执行力,能够让毕业生在毕业之际不乱了阵脚。

3.3 激励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在毕业生求职就业准备期能够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毕业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经历最多、想法最多的一个群体,教师普通的说教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运用心理手段能够深层次的剖析,让毕业生在迷茫中发现内心,坚定步伐。经济心理学上说,“后悔是人常有的行为,只有不断自省才能在储蓄中看到增长的潜力”,心理学理论很庞大,而且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能够涵盖所有的心理活动,引导毕业生结合四年以及之前的学习生活经历,不断反观自己,洞察本心,能够在目标执行不下去的时候迸发一种声音。深入且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是生涯规划的良好补充,在关键时候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规划中的开展

(1)灌输健康择业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强调规划应该动态调整,根据环境、自身状况、家庭条件多方考量,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各阶段紧密结合,循序渐进的往合理职业规划上调试。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合,在新生一入学就将职业生涯相匹配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融入课堂,形成稳固的心理素质基础。[2]其次,有针对性对不同学生群体在每学期举办心理测量,不断纠正大学生对自己内在的深刻认识。同时,召开生涯面对面交流活动,让同学在校期间能真切感受自己职业目标的全貌,和过来人了交流经验,回看自己的思想行为。最后,形成全方位实习见习教学管理机制,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适合,提前走上工作岗位也能顺利帮助毕业生和职场无缝衔接。另外,联合学校思政教师、教学心理课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多方资源,根据毕业生面临的各种情况,提前预判,作出预案。前期干预、中期治疗、追踪跟进,为艺术类毕业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2)开展毕业生心理咨询,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毕业生经历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对自己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价值观都有了较多认识,所以在毕业临近期更容易浮躁不安、迷失方向,作为学校高年级学生,同时也是独生子女一代,尤其是从小备受瞩目的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心理咨询应该更加关注这类特殊毕业生群体,联合辅导班、班主任、学生干部,将健康就业心理渗透到学习生活方方面面,同时,心理咨询机构也应该在毕业前期开通毕业生求职就业心理咨询窗口,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尤其是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能让毕业生在求职就业的高压心理下,有抒发途径,有理论帮扶。

5 结束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求职就业这个关键的转折点,毕业生在做阶段性规划时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理论和技能支持,艺术类毕业生作为特点显著的群体,心理状况的调适相对滞后,需要被格外关注并有效引导。综上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应关注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毕业生的思想状况的研究和调查,做好心理危机干预,保障更多艺术类毕业生走向满意工作岗位。

猜你喜欢

艺术类职业规划心理咨询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食品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实践研究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