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写作教学策略
2020-01-07刘烨
刘 烨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1)
高校日语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流利的说日语,读日语,还需要能够利用日语书写文章,但是从当前日语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仍然比较滞后。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学生,在刚接触日语的过程中由于对语言的生疏以及写作能力弱等原因导致写作能力提升的难度非常大,因此还需要从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加强改善,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1 日语专业初级阶段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课时安排不合理。通过对当前日语教学情况分析来看,日语专业中没有专门的写作课程,在写作教学中往往将写作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在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中,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听读译三个部分,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这三个部分为重点,说与写所占的分值比较小,因此在教学中的重视度也不足。同时课堂教学的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础语言知识和课文讲解方面,关于写作的知识仅是寥寥几句。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的写作难度加大,很多学生对写作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不愿意写作。而写作教学评价也比较麻烦,因此很多教师不会为学生设置专门的写作练习。
(2)写作指导不到位。教学改革的深入,使高校日语专业教材发生改变,在教材中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发展。但是从这些能力的具体培养情况来看,其中对写作的指导性不强,只是在课本中附带一些写作方面的训练习题,但是并没有对具体的写作方式做出合理的指导和讲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课本进行,因此写作指导教学的机会非常少。
(3)教师批改形式化严重。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且还包括科研等活动,而写作指导需要的时间比较多,因此教师在学生日语写作指导和批改方面的精力不足。一般在教材每单元的单元练习中都会出现写作练习要求,但是大部分教师在这部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只是简单介绍,或者给一些参考写作答案要求学生自行理解。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对写作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练习,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教师在日语写作批改过程中过于粗糙,点评内容简单,没有针对学生的优劣势进行详细的说明,或者只指出学生写作错误,对学生写作方向的探寻以及文章结构的优化等没有太大的帮助。学生从教师的批改中无法获得相应的启示,必然影响写作能力的提升,逐渐失去学习信心。
(4)学生自身基础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到高校后学习日语专业才初次接触日语,缺乏日语基础或者日语基础比较差,而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初级阶段日语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的掌握不扎实,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语法错误,基础知识、技能等方面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由于词汇量少,在写作的过程中仅能使用基本的用语和句型,限制学生的思路,导致写作难度大。还有部分学生习惯汉语思维,在写作的过程中完全是将母语直接翻译成日语,导致日语写作文章的条理、逻辑不清,语义缺乏连贯性。
2 日语写作教学问题的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虽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等也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改革,日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写作改革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善,缺乏创新。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背诵范文,强调对作文写作的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应付考试,但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其次,教师教学认知影响。当前部分教师对日语写作的认知比较片面,认为日语写作能力培养的难度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不如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课文的讲解中。所以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只负责为学生提供写作范文,要求学生经常看和背诵这些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对写作这种错误的认知必然会导致教师在教学方法以及策略的选择中存在很大的影响,忽视写作技能的培养。
最后,课程设置与教材的影响。日语写作过程中教材设置不合理,同时在课时的设置上也偏少,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班级人数过多,这种情况下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只能通过大量写作作业的布置实现,使学生逐渐失去日语写作兴趣和求知欲望。
3 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策略
3.1 传统教学方法,巩固学生语言知识
日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对日语词汇以及语法掌握比较少,同时对文章文体、格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不了解,只能利用名词、动词、谓语动词以及存在句等简单叙述表面意思。无法将所学习过的内容以及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词汇以及语法的讲解和巩固方面。在作文写作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命题作文以及具体的写作格式,使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文本特点更了解,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定的方向。加强对学生词汇以及文章格式、语法等方面的巩固,为学生接下来的写作学习奠定基础。
3.2 结合任务教学法,提升读者意识
高校日语专业实际教学开展中,大部分作文形式都以命题作文为主,虽然随着课程的累积学生的知识量不断提升,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等无法有效激发。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采取任务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思想内容的表达和挖掘,注重写作意图和目的,做好对作文的批改。同时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实用性和真实性,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学生的读者意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临摹一些优秀的日文作品等,使学生逐渐掌握日语的写作技巧和规律。读者意识的培养会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内化,逐渐将这些写作技巧内化到学生自身,再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但是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3.3 设置专门的作文课
为了提升学生的日语写作能力,必须要加强对日语写作教学的重视,设置独立的作文课,可以在每学期设置16次作文课,每次课程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用于教师对作文写作的讲解,第二个课时则用于学生的实际写作。要求每名学生每次课程都必须要完成一次命题作文。在具体的授课中安排如下:首先教师为学生讲解命题作文的文章整体结构,其次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范文,并讲解接触的写作知识内容,最后为了保证作文的写作效果,教师需要结合作文写作要求,为学生分析写作要点以及语言的表达形式,并进行片段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对于基础阶段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长短句开始,逐渐过渡到常用句、省略句等,加强学生对这些写作句型的掌握。同时教师可以先从看图写文章开始练习,要求学生可以用简单的句子对图片进行描述,所有的句子形式可以以当堂讲课的例句类型为主,进行简单的加工和整理。在下次作文课中教师需要将批改完成后的作文返回给学生,并这对其中共性或者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学生还可以进行一对一讲解。
3.4 完善日语教学教材
高校日语专业教材中对写作教学的介绍和训练比较少,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统一的教材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校本教材,教师、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精彩的日语文学作品发放给学生阅读和模仿,需要保证这些文学作品文体的多样性,内容的简单化和趣味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内容可以作为作文课的参考资料,在课程前学生先针对将要讲解的内容进行预习,防止在作文课讲解以及写作的过程中出现语言匮乏和语法不通的情况。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名作赏析,通过一些简单、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学生感受日语语言的表达特点和意境。
3.5 摘抄文章谈感想
对优秀文章的摘抄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掌握文章的结构,但是如果一味的摘抄不去应用也无法发挥相应的效果。或者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仅能生搬硬套,导致句子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和体会日语文章句子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习惯,比如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等,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同时也是一种写作的锻炼方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与国际交往更密切,小语种语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日语教学也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从当前高校日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过于重视听、读、译等方面的知识,写作教学方面的重视度不足,因此还需要结合写作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善对策,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巩固学生语言知识,结合任务教学法,提升读者意识,设置专门的作文课,完善日语教学教材,摘抄文章谈感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