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智移物云”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2020-01-07唐瑜冲唐斯曼

科学咨询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人才

唐瑜冲 唐斯曼

(湖南工学院 中国农发行衡阳分行 湖南衡阳 421002)

我们正迈入一个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爆发的“大智移物云”时代,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会计人员仅具备会计核算技能迟早会被时代淘汰。对于会计教育而言,其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要在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决策支持、数据挖掘、风险防控等素养的培育。因而推动“大智移物云”背景下的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战略型转圜对重塑我国会计教育生态意义重大。

一、“大智移物云”重塑会计教育生态

(一)“大智移物云”助推中高端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会计近2000万人,尽管阵容庞大,个别单位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也逐步增强,但我国仍有超85%的财务人员在担当“账房先生”角色,他们在票、账、表、税、物上消耗了80%以上的工作时间。而美国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均配置管理会计师岗位,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财务人员超过90%,花在决策上的时间达75%。2014年财政部确立了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目标:“争取5-10年内,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财政部实施的会计名家、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等培养工程,使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取得了实效。随着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全面开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10年,管理会计人才供不应求,而核算型会计需求将削减2/3,对当下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教育带来了极大冲击。这对新形势下高校会计教育以及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理念、新部署和新目标。

(二)“大智移物云”推促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变

①“大智移物云”促成了“专业分层、业财融合”。“大智移物云”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以下简称FSS)的形成和发展,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易于程式化、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并将不同地理方位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称FSSC)进行统一处理。财务集中处理不但确保了会计政策、财务规制与业务标准的统一、会计记录与财务报告的规范,而且有助于企业增加生产有效性、强化公司治理、改善业务流程、实现战略决策。FSS的核心理念是“专业分层,业财一体”,基于FSS平台,实现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分层,提升财务对战略决策与业务支持的价值,畅通财务与业务的渠道。在人员数量构成上,形成了“橄榄型”结构:战略财务与共享财务位于两端,业务财务居中。在人员构成上,形成了“金字塔型”结构:塔尖为战略财务人员;中层为业务财务人员;底层为共享财务人员。

②“大智移物云”推动会计教学手段的创变。“大智移物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老师传播知识、师生教学互动三个维度的教育教学手段都亟待创变。耳提口授时代,教和学二合一;活字印刷术时代,教和学若即若离;电子技术时代,教和学由一对一的关系演变为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IT尤其是DT时代,“大智移物云”背景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裂变,AI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群智开放、自主操控、人机协同等新特征。当下的MOOC系统还只是一个低版本的在线学习形态且大多是理论教学课程,若MOOC与AI结合,将会使在线学习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推促大体量资源、协同学习与个性化定制的有效耦合。它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特性进行自主诊断、自动推送难度适中的教学项目,自动编制有利于特定对象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内容,使个性化教育真正成为可能。

③“大智移物云”推动教育体系的重构。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着力培育和支持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重点培养精通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纵向复合型人才及掌握“人工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横向复合型人才。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社会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服务,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打造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智能教育体系。在国家高层的推动下,AI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柔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越来越多从事基础岗位的会计人员将逐渐被数码化、自动化的AI替代。这在信息化面前相对落后的会计教学来说,挑战与机遇同在,这倒逼我们现行的会计教育在目标、方式、方法、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亟待颠覆性变革。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

(一)厘清新时代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规格

基于企业立场,企业的财务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领军人才四个层次。初级人才只需懂开好票、记好账、纳好税、管好物四件事就OK了。初级人才主要是按部就班操作财务和办公软件,要求具备良好职业操守、专业胜任能力、表达能力等,但未来初级人才被AI替代的可能性极高。中级人才要求具备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营运管理、业务标准等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懂业务流程和标准的财务管理人才。高级人才要掌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风控管理、资本运作等知识,同时,还需具备资源调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财务公关能力、后备人才培养能力。领军人才应具有较高英语与政策水平、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和国际视野,并具有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以及洞察宏观经济形势、技术发展动态、营销策略,更应有战略眼光、创新理念、全局意识,在会计行业或单位中起“领头雁”的作用。

(二)重塑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立德树人成效”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标准的具体化和落脚点,亦是当下绝大多数高校面临的短板和瓶颈。因此,各高校要全方位整合和优化会计相关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剔除“水课”、建设“金课”,升级学业挑战度、提高课程难度、延展课程深度,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改革会计课程体系。参照CGMA能力框架,修订完善会计相关专业的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等专业课程,增开企业管理实务(如标杆管理、战略管理、质量管理等)、内部控制、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课程,完善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高管理会计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优化配置每门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适当缩减理论课课时,减少开课门数,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实现个性化发展。

基于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构筑会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校企双导师”制,确保学生实训实习课时不低于30%;将大于16课时的实训实习课程单独列表,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仿真实践教学应以团队竞技为主。

减少学科基础类、职业素养类等课程门数,大大增加通识教育类、创新创业类等课程,着重开设商法基础、绩效管理、公司治理、商业经济、价值链管理等选修课。做到课程开设多元化,学生选课个性化、自由化,甚至学生可以跨院校、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

(三)创新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实践教学可采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培养模式,实现行业企业可以深度参与会计人才培养过程。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体制机制,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请企业师傅走入课堂,学生通过对企业实际问题的深度体验和师傅的“传帮带”,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素养。校企联合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环节,学生前3年在校内学习,后一年集中在企业完成教学任务。实习模式可以借鉴医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做法。实习企业的选择应该是财务人员可以深度参与决策的大中型企业。实习期间,要求学生跟企业师傅多学习会计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方法和技能。此外,毕业论文选题也必须与实习单位的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尤其要偏重财务管理案例的选题,做到真题真做。

(四)全面推进会计教育教学同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交融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个高校要全面打好“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改革教育体制机制”三大攻坚战,加速建立健全会计教育教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相互交融、高度耦合的运行机制,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内容,助推会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会计类精品课程、会计类慕课(MOOC)的建设与应用,力促高校会计教学质量变轨超车。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着力点,实施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加快传统会计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转型升级,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攻占会计教育教学阵地。进一步修订和健全会计类慕课(MOOC)学分认定制度,推动各级各类学分转换与互认,共建共享高校优质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人才
人才云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