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经济特区创建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0-01-07陈雷刚

探求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济特区特区广东

□ 陈雷刚

2020 年是广东经济特区创建40 周年。40年来,广东经济特区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迅猛发展,书写了勇立潮头、奋勇搏击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是中国经济神话最好的背书。一部广东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经验、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运用经验的历史。在经济特区成立40 周年之际,回顾广东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的光辉历程,我们不仅可以深切地感受特区发展航程的波澜壮阔,更应该深刻地梳理总结伟大巨变背后所蕴含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

一、坚持“自上而下”的引领与“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凝聚发展合力

在广东经济特区40 年创建和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总能看见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广东省委的引领、推动与特区自主探索、群众自发这两种相互交织的力量,它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激荡,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辅相成,汇聚成巨大的发展合力。

任何一项成功的改革都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经济特区改革实践和基层创新的“风向标”和“定盘器”。“先行先试”是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责,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先由特区试点,再实践检验,然后提炼总结,最后全国推广,这就是广东经济特区“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逻辑。

1984 年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中央的决定,广东省委进一步破除产品经济旧观念,努力使各项改革顺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在中央和省委的引领下,广东经济特区在1984 至1992 年间相继开展了包括企业股份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在内的多项创新式改革举措。

1990年11月22日,在中央尚未正式发文批准的情况下,深圳正式启动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经过7 个月的试运行后,“深交所”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后正式开业,得到了“出生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标志着证券市场的确立。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的成立颇费周折,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成功互动的范例。1985 年11 月9 日,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该中心在先行先试两年后才得到了中央认可和推广。珠海和汕头经济特区也分别于1986年11月、1987年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至1988 年10 月,全国各地建立了80 家外汇调剂中心[1]。广东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的建立,使特区具有调配使用外汇的自主权,这是特区通过“自发式”的制度创新和实践绩效向中央要来的权力。

在“试点”中慢慢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特区领导人这种敢闯敢试的勇气和对特区的试验权的灵活解读,没有中央顶层设计提供的宽容社会环境和有利的政策空间,没有中央的及时“追认”和“推广”,就不可能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推广至全国的“外汇调剂中心”。2018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要求,“经济特区要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特区要更加自觉地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在摸石过河中创造新事物、新经验,在顶层设计中把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节奏,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制度创新。

二、坚持中央“放权让利”与特区“扩大自主权”良性互动,调动发展积极性

在广东经济特区40 年创建、发展历程中,中央适当地“放权让利”“放水养鱼”,特区通过逐步扩大自主权,两者形成良性互动,这是特区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放权让利”既包括中央部分权力和利益的下放与放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也包括省委省政府与特区关系的调整、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调整以及个人与企业关系的调整。在特区成立和发展的早期,邓小平、习仲勋、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督促中央“放权让利”,推进特区因势利导地扩大自主权等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改革尤其是经济特区发展的起步,是从放权、让利和松绑起步的。早在1979年4 月,鉴于中央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就发言指出,“现在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地方感到办事难,没有权,很难办。……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习仲勋的发言得到了政治局的赞许和支持,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会上表态,广东可以先走一步,自主权可以大一些。7 月15 日,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在计划、物价、劳动工资、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等方面,扩大地方管理权限以及试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出口特区等。该文件是中央和地方良性互动的产物,是引领广东“先行一步”的“尚方宝剑”。文件出台后,因为对有些问题写得比较抽象、原则,不够具体,特区工作一度推进缓慢。对此,中央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广东进行了有力的指导,对实施政策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给予了及时的解决。1980 年9 月,中央印发《中央书记处会议纪要》,明确宣告“中央授权给广东省,对中央各部门的指令和要求采取灵活办法,适合的就执行,不适合的可以不执行或变通处理”[2]。

凡试验都有风险,早期广东经济特区的发展不仅碰到了没有经验可循的困难,还曾遭遇到“香一年,臭一年,香香臭臭又一年”的争论。面对当时社会对特区发展的议论纷纷,1984 年1 月,邓小平同志南下视察,及时给特区发展撑腰鼓劲,他指出:“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3]重温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不是收,而是放”所带来的蓬勃生机和磅礴伟力。

中央的“放权、让利、松绑”宛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南粤大地。广东三个经济特区自创办之日起,就积极利用中央赋予的自主权,大胆实践,进行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充分发挥了特区“试验基地”的作用。比如利用中央下发的物价管理权,进行价格改革;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劳动工资制度,推行劳动合同制和浮动工资制,实行按劳分配;改革人事组织制度,普遍推行经理(厂长)负责制和采用招聘合同制;开展住房制度改革,汕头在房改中开创的“334”“226”的比例补贴住宅突破了“单靠国家包不起,单靠企业负不起,单靠个人买不起”的现状,写下了广东经济特区改革的光辉一笔;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给企业以自主权,先后推行利润分成的经济责任制、股份制等。

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是广东经济特区运用中央给予的自主权对立法进行先行先试的范例。1987 年10 月,深圳颁布《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出让、转让、抵押”,这一全国首创的条例最终推动了我国宪法关于土地使用条款的修改。参照深圳的成功经验,珠海1988 年开始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从协议出让走向招标出让;汕头特区也于1988年探索实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经营。广东经济特区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为特区建设积累了建设资金,促进了“以地养地”机制的形成。199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进一步为这片改革先行的热土增添了腾飞翱翔的动力。至2020 年4 月,深圳共制定229 件法规,成为中国地方立法最多的城市,其中属于先行先试的立法近110件[4]。

通过政策倾斜以及中央对特区、政府对企业、企业对个人的权力下放,经济特区形成了政策洼地,极大地提升了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种生产要素因此随之流入,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时代,我们要从特区因“放权让利”而受益的历史中汲取经验,赋予“放权让利”以新的内涵,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搭好舞台;进一步通过“让利”为企业减负,通过“放权”为企业提供便利,利用各种各样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特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40年来,广东三个经济特区坚持科技创新,全面聚焦高端创新人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有效融合,激发草根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探索出一条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子。

在三个经济特区中,深圳在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上最为成功,是全国自主创新的“领头雁”,被誉为“中国硅谷”。40 年来,深圳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在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上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基础。特区建立初期,深圳通过发展贸易和“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完成了技术装备、技术人才和产业资本的初始积累,奠定了自主创新的产业基础。20 世纪90 年代,面对发展中日益突出的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深圳开始转变观念,以创新发展来实现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1995 年,深圳市提出“科教兴市”的口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由“订单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1999 年,深圳成功地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搭建成为我国“科技第一展”。2004 年,深圳开始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把深圳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局部优势转化为系统优势。2008 年,深圳获批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4 年,深圳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 年后,深圳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2018 年深圳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法制保障。

40 年来,深圳依托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形成的体制优势,逐步建立起了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绿洲”。一是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核心、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依托的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实现了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地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5]。二是创新载体与研发机构跨越式增长。40 年来,深圳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了对重大源头创新与前沿突破的强力支撑。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等国家重点科研基础设施相继落户。三是知识产权量质持续提升。2019年深圳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五项核心指标居全国第一,华为公司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四是源头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9年,深圳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增长近一倍,其中30%以上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2 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五是不断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逐步孕育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六是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2019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7 万家,是2012年的6倍[6]。

40年来,珠海在自主创新上从零起步,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珠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公共创新平台搭建、“政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机制为抓手,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平台,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截至2018 年,珠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53 家,是2015年的5.1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16%,仅次于深圳居全省第二;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拥有量均居全省第二[7]。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通过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加大科技领域投入力度,整体创新水平明显提升,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互联网+”的应用上成就斐然。至2018 年,汕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18 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电商百佳城市30强”[7]。

梳理经济特区自主创新发展史及辉煌成就,我们可以看出其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有:制度建设是经济特区自主创新的保障、面向市场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企业主体是自主创新的关键、产业转型升级是自主创新的动力、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源泉。新时代,广东要进一步推广深圳等经济特区在推进自主创新的做法和经验,强化科技制度、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的市场化环境,深入实施“广东强芯”行动,让“世界创新、广东平台”深入人心、形成强势。

四、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不断弘扬特区精神

在40 年创建、发展的历程中,广东经济特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不断弘扬特区精神。解放思想是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的关键,是经济特区实现先走一步的全部经验的精髓。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不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8]经济特区40年风云激荡,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的鸿篇巨制。

一是特区的领导干部一路与解放思想同行。在创办初期,面对一些人对“三来一补”新型经济的质疑和“租界又回来了”的言论,特区的创办者们顶住压力,直面非议,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始终自信前行。他们是党内解放思想的特殊群体。

二是解放思想引领经济特区不断变革和创新。40年来,广东经济特区坚持实事求是,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发展中创造了无数个“率先”、无数个“第一”。

深圳经济特区在城市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跳出因循守旧的“死胡同”,创造了1000 多项发展经验。比如,1983 年 7 月 8 日,率先向社会公开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1983 年7 月,新中国第一家律师事务所蛇口律师事务所开业;2013 年3 月,率先在全国启动商事制度改革,成为全国开办公司手续最简便的城市,等等。

珠海经济特区建设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密不可分。从开办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香洲毛纺厂,到设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再到国内首创的高科技产品——电话磁卡控制器的问世,珠海始终将解放思想刻进城市的血脉中,在大胆闯、大胆试中一路走来。

汕头经济特区创造出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做出了最好注脚。1984 年,率先将干部“无限期委任制”改为“任期制”,企业干部改为“聘任制”。2000年,制定出台全国首部独资企业法规——《汕头经济特区个人独资企业条例》。据统计,40 年来,汕头经济特区共创造70多项全国“第一”。

三是解放思想与特区精神相辅相成、互促共融。40 年来,广东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集中体现时代风貌的特区精神。所谓的特区精神,就是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就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就是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创业精神;就是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拼搏精神;就是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关爱精神;就是顾全大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特区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们在解放思想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可以说,解放思想孕育催生了特区精神,特区精神的宣传和弘扬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解放思想的深入。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田”,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精神因子,早已铸就了广东经济特区的时代底色、实践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和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中多次强调“解放思想”的方法论。2015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圳进一步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在解放思想中深化对省情认识,在解放思想中破除思维定式和传统路径依赖,在解放思想中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当好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五、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优势

在40 年创建、发展历程中,广东经济特区始终不渝地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优势。40 年来,围绕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确立,广东经济特区先后开展了包括建立商品流通体系,培育要素市场,改革企业经营体制、所有制结构,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一方面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为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做出了历史性贡献[9]。

如果说,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广东经济特区一路破浪前行的压舱石,那么市场取向则是其蹄疾步稳的助推器。广东三个经济特区从建立起,就开始探索以制度创新推动市场化的改革取向,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和国际惯例来构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 世纪80 年代初,深圳就根据中央关于“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的指示精神,以放开价格和改革基建体制为突破口,对阻碍特区建设的一些体制机制进行局部改革。至1992 年,深圳先后在价格、流通、外贸、金融、税收、外汇、土地、人力资源等领域推进生产要素商品化、市场化方面的重大改革。这一时期,广东经济特区逐步建立起了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三个层次的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广东经济特区更加明确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目标。三个经济特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进行了探索。珠海平沙区对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了变革,打破大锅饭工资制度,实行分灶吃饭,产生了“平沙效应”。1994 年,汕头开始选择在汕头海洋集团、汕头超声电子公司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过改革和探索,广东三个经济特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市场体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了前头。

二是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既要“改”形式,更要“改”陈弊。只有打破常规进行相关配套改革,深度调整传统利益格局,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现有秩序,才是改革的真切内涵。2002年后,广东开始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机制和运行机制。2008年后,深圳在开放型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率先推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全国的改革提供了“深圳方案”和“深圳经验”。至2020 年4月,珠海以横琴自贸区为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平台、在知识产权融资、市场监管模式等多个领域大胆创新,五年来累计有440 项先行先试创新举措落地[10]。汕头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引领,深化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宽进严出”的市场准入体系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三是大胆地、成功地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经验。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1](P373)。在企业制度改革方面,深圳率先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组织形式,试行员工持股和股份期权制度, 使国有企业形成了比较灵活的运行机制。深圳还注重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在土地批租、建立经理人才市场等方面大胆学习和借鉴香港的经验和做法。

广东经济特区40 年市场化改革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是经济高速发展、长期繁荣的动力和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12]。新时代,我们要从广东经济特区坚持市场化导向、注重发挥市场化的主导优势的做法中汲取好经验好做法。一要继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二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作用,竭力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服务,解决某些领域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促进市场机制正常运作。

六、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支撑,大力营造多元的自由平等法治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40 年创建、发展历程中,广东经济特区坚持以人为本,在尊重和拓展对人的解放、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构筑人才高地,积极构建开放、宽容、自由、分享、平等、法治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对广大创业者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和持久的感召力。

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主体。我国的一大优势就是劳动力多,人力资源丰富。深圳、珠海都是移民城市,两座城市奇迹般地崛起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移民,离不开广大农民工。40 年前,深圳的人口仅33 万;今天人口超过2000 万,实现100%城市化,外来人口占95%以上,平均年龄只有32.5岁。2017年至2019年,在上海、北京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深圳人口增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年均增长近50 万,显示出强劲的吸引力。深圳之所以能持续地吸引人前来,既因为深圳具有给年轻人开辟一片自由天地的特质,更因为深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那些为深圳经济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既在法律制度上保障外来务工劳动收入及时到位并能够不断增长,还通过加强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环境。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均居住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平方米提高至如今的21平方米。

突出人才支撑,大力构筑人才高地。经济特区的实践成功,说到底,主要是吸引人才的成功。深圳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厚植特区人才优势。一是优化重构人才政策。制定出台高层次专业人才“1+6”文件、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海纳天下英才。二是推进人才工作立法。2017 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以法规形式明确了人才无障碍入户、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等内容。2017 年11 月1 日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法定人才日,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正式开园迎客。40 年前,深圳只有一个拖拉机维修员、一个兽医共两名技术人员。经过40 年来的“筑巢引凤”,深圳创新人才队伍规模日益扩大,人才结构日趋优化。至2018 年底,深圳市人才队伍总量达510 万[13]。珠海在广聚人才上也举措频频。1992 年,珠海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百万元重奖,如同平地惊雷首开全国先河,启动了“人才东南飞”的核按钮。2018 年4月,珠海实施“珠海英才计划”,被誉为“珠三角地区最优人才政策”。汕头于2018年5月出台了《关于汕头市加快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破解汕头吸引人才的困境。

突出营造环境,充分激发“人”的活力。40年来,三个特区逐步形成了“务实、诚信、敢为人先”的城市文化,积极弘扬“勇于冒险、追求成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精神和机会、平等、多元、自由、共享、法治等主流价值观,对人才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40年来,特区政府因其国际化的眼光、服务型的导向而深得创业者、创新者的赞誉。《日本经济新闻》的评论员中山淳史实地探访深圳后说:“深圳全方位的开放,以及惊人效率是深圳成全球创业家的青睐之地的原因。”[14]深圳特区建立后不久,就制定了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保护外国公司利益所需的法律框架。2018 年2月推出的“营商环境改革20 条”,体现了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来了就是深圳人”“深爱人才”这些宣传标语让众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2018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指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15]。新时代,要从特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的发展和人才发展营造宽松、包容、分享、自由的社会环境的做法中汲取经验,强化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全体建设者们。

七、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实现改革与开放相互推动

在40 年创建、发展历程中,广东经济特区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形成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在“引进来”中利用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大胆“走出去”中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书写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的时代答卷。

在开放中不断推动发展。一部广东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对内对外的开放史。40年来,从以吸引港资为主到外资来源全球化,从引进资金到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从内向联合到外向合作,广东经济特区在开放模式不断蝶变、升华,不仅在外贸发展、外资利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带动了全国的对外开放。至2019 年,深圳实现外贸进出口29773.86 亿元,已连续27 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98.53 亿美元[16]。2018 年,珠海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246.28 亿元,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五位[17]。经济特区既是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又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

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推动“引进来”到“走出去”是经济特区40 年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发展外向型经济到发展开放型经济转变的关键之举。截至2018 年底,深圳企业已在全球141 个国家及地区累计直接投资设立企业和机构6572 余家,在外协议投资总额达到491.23 亿美元[18]。截至2018 年7 月,珠海涌现了格力电器、博康药业、汤臣倍健等一批“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成功案例,累计在外协议投资总额103.5 亿美元[19]。

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推动。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是广东经济特区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正因为积极推进所有制改革,才使“三资企业”成为活跃的市场主体;正因为率先实行集资建设、有偿使用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才扩大了吸收境外资金的融资渠道;正因为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投资环境,才有大量的外资持续涌来。在对外开放中,特区的建设者们通过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政策法规的接触,反过来又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特区的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实现与世界经济接轨。通过以改革与开放相互推动,广东经济特区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外向带动型经济发展模式。

广东经济特区的实践证明,只有实现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才能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实行“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实现“双向”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境)内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增强发展活力。当下,广东正主动作为,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是新时代广东发展的大机遇。我们要汲取经济特区扩大开放的历史经验,及时梳理特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智慧,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依托,以制度接轨促进开放,在扩大开放中促进改革,力争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八、坚持党的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有机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的建设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特区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促进党的建设与改革开放有机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特区党的建设是广东经济特区40 年创建、发展的重要历史经验。经济特区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内地要多,这必然推动特区在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方式、党的活动方式上做出适应性变化和创新性探索。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特区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在特区创办之初,党中央强调,“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实行市场调节”[12](P372),也就是说特区姓“社”不姓“资”。特区凝结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以及省委历任领导人的心血。正因为这些领导者敢于创新性地改变党的领导方式、活动方式,特区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创办经济特区,并多次为特区发展鼓与呼。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特区。1978年,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等改革先行者向中央打报告,要求给予自主权,希望“第一个吃螃蟹”。时任蛇口工业区的领头人袁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率先在蛇口开启了分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

历任特区党政领导极具改革意识,在搞好改革总体规划和配套改革的同时,特别注意抓好试点,对新生事物给予了极大的支持。1999 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启动经济转型的一个举动,为马化腾解决了第一笔220 万美元的投资,如今的腾讯市值已过5000 亿美元。华为总裁任正非曾这样说,“我们是靠一份红头文件起家的。”经济特区的发展充分地证明了经济特区的成功离不开历任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

坚持围绕改革开放的实践推进党的建设,构建特区特色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特区成立初期,深圳市委就明确,“要建设好深圳经济特区,我们需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把特区的党组织建设好”[20]。二是探索拓宽“两新组织”党建领域。早在1982 年,深圳就提出涉外企业党组织的建立要与企业的组建同步进行。珠海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展较早的地区,产生了“扁平化”管理模式、开放式组织生活、党群工作一体化等经验做法,为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提供了“珠海范本”。三是大力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特区大量的流动人口带来了社会管理和党建工作的压力。2015 年12月,深圳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

广东经济特区党的建设40 年的探索经验证明,党的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是基层党建创新的不竭动力。作为意识形态的“南大门”,广东只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只有顺应改革开放的要求,勇于在党的建设领域进行探索,大胆破除旧的过时东西,才能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40 年沧桑巨变,40 年勇立潮头。广东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缩影。广东经济特区创建和发展的历程足以证明,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对外开放、自主创新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二路径。我们要汲取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赓续特区精神,传承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倡导的“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传承习仲勋等广东改革开放开拓者、先行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担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新的历史起点,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奋力续写广东改革开放新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经济特区特区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DC炫特区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