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茶文化探源
2020-01-07罗婵玉孙云
罗婵玉,孙云
1.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江西 婺源333200;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何为“北苑”?北苑最早是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省闽北地区建州辖内凤凰山上的一座官焙御茶园,隶属闽国官方所有,是王闽政权御用贡茶的核心产地之一[1]。
闽国、南唐和宋朝3 个时期都高度重视北苑官焙茶的采造,闽国时期有建州大团、香腊片等,南唐时期有研膏、腊面、京铤等,宋朝时期特制龙凤模,形成独特的龙凤茶系列。北苑茶文化建立在闽北茶区斗茶风习的基础上,历经闽国和南唐2个时期的发展。
进入宋朝后,随着龙凤茶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形成以建茶、建盏和点斗为核心的茶饮艺术体系,即今人所熟知的宋代点茶文化。寻根探源,北苑茶文化的形成主要有唐代历史名茶的基础、闽国新工艺的植入和南唐及宋朝文化艺术的熏染及工艺的不断革新。
一、唐代的福建名茶
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中晚唐之后茶叶经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出现“茶兴于唐,且盛于唐”的局面[2]。受中原主流茶饮文化的影响,闽地也开始重视茶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方山露芽、晚甘侯等福建名茶开始出现在一些史籍杂记上。
1.腊面茶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记载:“福州贡腊面茶,盖建安未盛以前也”[3]。当时唐朝的贡茶地区有16郡,福州长乐郡是其中之一,并有在唐朝武德六年(623)进贡腊面茶的历史。武德六年属于唐朝初期,唐高祖李渊当政,福建在这个时候已经进贡腊面茶,这表明福建腊面茶在唐初甚至唐以前就存在。
中唐时期的陆羽(728—804)在其《茶经》“八之出”中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4]。由此可见,福建省的福州和建州这2 个产茶区在当时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2.方山茶
南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中引《球场山亭记》内容:“唐宪宗元和间(806—820)诏方山院僧怀恽麟德殿说法,赐之茶。怀恽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则方山茶得名久已”[5]。僧人怀恽是唐朝福建籍的著名僧人学者,善于品茶,从他对福建方山茶的推崇可以看出:第一,当时福建的方山茶还不为人知;第二,僧人怀恽在中原宣扬佛法的同时,也在极力推广家乡名茶。在紧随其后的《唐国史补》中有提到作为贡茶的方山露芽:“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建州大团”[6]。由此可见,福建僧人对福建茶叶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作用。
3.晚甘侯
北宋陶谷《荈茗录》中的“晚甘侯”条目里记载:“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侣,慎勿贱用之’”[4]。孙樵是晚唐时期的进士,关东人。这说明至少在晚唐时期,福建建阳和武夷山一带的茶叶已经被部分人悉知,并作为贵重的礼品流行于中上层社会。从孙樵的“慎勿贱用之”可以看出此茶的难得与珍贵。
4.建州茶
唐宋时期福建海贸十分发达,福建茶叶往往通过海路运销到其他沿海地区。唐朝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建州大团,状类紫笋,又若今之大胶片。每一轴十斤余,将取之,必以刀刮,然后能破。味极苦,唯广陵、山阳两地人好尚之,不知其所以然也,或曰疗头痛未详已上以多为贵”[7]。可见,当时福建茶叶的市场已经拓展到江东地区的广陵、山阳一带,通过海贸,建州茶已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
福建茶叶在中晚唐时期,由晚甘侯、方山露芽、建州团茶等珍品名茶的推广而引起关注。这些名茶虽然产量不大,声誉也不见得特别高,但它使福建成为唐朝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载入史册,并在名茶辈出的唐朝贡茶中占有一席之地。唐代福建名茶的出现和茶叶经济的初步发展,无疑为“王闽政权”着重发展茶叶经济作铺垫,也是福建孕育出北苑茶的基本前提[8]。
二、王闽政权与北苑茶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政策,为茶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孕育出福建茶业史上一朵绚丽的花——北苑茶。
1.闽国政策王
(1)闽政权的建立
唐朝末年,各地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为避开中原战乱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王潮和王审知兄弟携领整个宗族跟随王绪的军队迁移。886年,“二王”随王绪军队入闽,不久后夺得王绪军队的主导权。此后,王氏兄弟的军事势力在闽地逐渐扩大,形成割据政权。王闽政权在闽地前后统治50余年。王氏等江淮宗族群体的入驻,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很大程度上推动着闽地人文、科教、农业、海贸等方面的发展[9],尤其在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良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2)茶叶的政策
王闽政权内部的宗族群体,主要来自江淮一带的光州和寿州,这两州在唐代是著名的产茶区,掌握着唐代最先进的制茶技术。故此,王闽政权对茶叶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视,鼓励茶叶的种植和贸易。许多跟随王闽政权入驻闽地的权贵常常圈地为园,发展茶叶经济。一方面扩大了闽地的茶园面积,另一方面也将先进的植茶和制茶技术传播到闽地,使先天条件优越的闽茶,在品质上取得很大的飞跃。
2.北苑的来历
据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933年的闽国中后期,在建州发生了一桩私人献茶园给官方的事件:里人张廷晖把他在建州凤凰山一带的私产茶园献给官方。凤凰山出产的茶叶品质极佳,被视为闽茶之最,又因凤凰山位于福州之北,遂更其名为“北苑”。从此历史上多了一处名叫“北苑”的官焙茶园,而福建茶文化也开始进入以“建茶”“北苑”“北苑贡茶”为代名词的历史。继闽国之后,南唐管辖建州,北苑成为南唐宫廷的御用茶园。继南唐之后,宋朝接管建州,宋朝官员素闻北苑贡茶之名,不仅延续北苑的御茶园地位,还专制龙凤模型,使北苑贡茶区别于其他茶类,彰显其独特与珍贵。
三、建茶贸易中心的转移
945年闽国灭亡,建州被南唐占领。在南唐的影响和推动下,建茶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不仅表现在制茶工艺的提升上,还在茶叶市场的开拓方面取得重要成绩。
1.茶叶贸易中心转移
南唐治闽时期,由于吴越国盘踞了包括闽江中下游在内的闽东北地区,并且与南唐关系势同水火[10]。因此,建茶主要通过与江西毗邻的关口走出去,由此带动关口附近的村镇成长为小型贸易集散中心。建州进入江西的道路主要有两条:第一,通过温岭镇(崇安)过武夷山分水关进入江西铅山再到余干水沿水北上;第二,通过邵武过武夷山杉关进入江西南城顺水(抚河)而下到洪州(南昌)等地[11]。其中,通过温岭镇过分水关进入江西是建州茶叶贸易的主要路径。
建茶从闽国时期以福州为贸易重心,到南唐时期以江南为贸易中心。贸易中心的转移,不仅是品饮群体的变更,更重要的是新市场的开拓和闽茶文化的传播。
2.南唐的茶叶政策
南唐的统治使建州茶叶贸易重心从沿海转向内陆,让建茶有机会大举入侵江淮茶叶市场。通过南唐的茶叶政策可以了解建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
第一,南唐实行半榷茶政策,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江南诸州官市茶十分之八,余二分复税其什一,然后给符,听其货鬻”[12],虽然榷茶政策一向被认为是以政治手段阻碍商业发展的弊政,但对于新起的建茶来说,这无疑是在给它保驾护航。
第二,南唐统治者很重视建茶,马令《南唐书》记载:“嗣主李璟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铤。腊茶之贡自此始,罢贡阳羡茶”[4],这种以政治光环拉动经济效应的方法非常见效,建茶声名鹊起,成为南唐文士贵族争奇斗艳的新宠。
四、北苑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动力
北苑茶文化的形成得力于两个动力:第一,南唐文士贵族精奢茶风的外部牵引力;第二,地域茶叶加工技术共享提升的内部推动力。这两股力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北苑茶文化的形成。
1.精奢之风促进茶叶品质提升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最强大富裕的国家,发展到中主李璟时代,自上而下的官僚贵族阶层都很讲究“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样精致、奢侈、有情调的生活[13]。求新、求异、求精致,这种凡事都追求物尽其美的享受风气,极大地推动着茶叶加工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建茶在这种高强度、高利润的压力下,加工技术迅速上升到新的高度。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五代之季,建属南唐。岁率诸县民,采茶北苑,初造研膏,继造腊面。既又制其佳者,号曰京铤。其状如贡神金、白金之铤”[4]。从“研膏”到“腊面”再到“京铤”的工艺递进,体现建茶整体向高品质、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2.奇美之茶推动北苑文化形成
北苑官茶加工技术的进步,带动建州茶叶加工技术的全面发展。《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此始”[4],北苑贡茶在北宋时期才开始形成等级森严的贡制,这反过来说明南唐时期北苑所造官茶和贡茶不存在太多的技术壁垒,研膏、腊面、京铤等并非皇家专属的非卖品,精品茶同样会通过官茶渠道参与市场贸易,由此引起同一地域私茶跟风模仿在所难免,这对建茶品质的整体提升极为有益。
工艺品质的提升是硬实力,它在推进并稳固建茶地位的同时,也在促进着建州北苑评茶斗茶风气的流行,作为建茶之最的北苑茶名气高涨,逐渐形成北苑茶文化体系。
五、结语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面朝大海坐拥山川,丘陵岩壑勾连起伏,使其拥有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气候。经过闽国和南唐2 个时期的发展,福建茶不仅在工艺技术上位居时代前列,也在茶文化风俗方面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建州之北苑,黑盏之兔毫,点茶之斗法,盈盈一水间,形如堆雪飘絮,灿若朗月星辰。
在福建茶叶一步步走出闭塞的山川、走进广阔的商品经济市场的同时,也是福建作为一个海滨边陲之地,一步步靠近中原灿烂文化、融入先进思潮的时候。闽茶地域特色在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下逐渐走向成熟,为宋朝更加丰富多彩点茶文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