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2020-01-07胡江花
胡江花
(重庆市酉阳县酉州小学 重庆酉阳 4098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各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求老师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老师仍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比较侧重于对学生基础字词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对文本内涵及情感等的深层次理解。将文本细读策略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困境,让学生真实走入每篇课文中,从多角度思考,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对课文进行真正的理解,并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文本细读内涵及作用
文本细读是指老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阅读材料的各种含义,促使学生真正与阅读材料融为一体,对阅读材料描述的事件及情感进行准确把握,与作者形成精神上的共鸣,并对作者的写作心理、写作背景等进行把握,促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写作技能,这将能让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更加顺利。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发展,文本细读策略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文本细读策略的运用,能让老师转变传统的重视字词、课文讲解的教学中走出来,通过引导学生文本细读的方式,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二,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性。文本细读策略的运用,能让老师从落后低效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者,并不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1]。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细读,深层次理解文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学生才可以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及魅力,才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阅读[2]。因此,老师在运用文本细读策略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细读,让学生的阅读更具有效果。但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少,在阅读中必然会遇到各类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做好预设工作,以便于课中引导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会涉及到细节描写内容,老师再引导学生对其重点阅读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出现让学生分解阅读的情况,那样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感知及把握,必须要注重其阅读的完整性,可以在通读文本的过程中,针对某个部分的字词句细读,以便于学生深层次感知作者表达的情感,避免学生出现以偏概全的理解问题。
比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课文时,首先,老师从整体视角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课文是围绕哪件事情描述的?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作者想要通过事件的描述表达什么情感?”其次,小孩与德国兵的对话是哪个段落,其深层次内涵是什么?通过老师兼顾文本整体阅读和文段重点细读的方式,学生会养成多角度文本细读的习惯,其阅读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设计悬念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生活经验少、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问题,这将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老师在开展文本细读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通过预留悬念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主动进入文本细读中,促使学生的文本细读更具有效果。
比如在教学《彩色的翅膀》课文时,由于其中有很多需要学生细读的内容,老师必须要把握好这篇课文,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针对学生需要细读的内容设计问题,比如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其中蕴含着非常深层次的内涵,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对战士们的什么情感进行了表达?有对其什么可贵精神进行了表现?通过设计悬念的方式,能给学生的文本细读指明方向,从而真正感受到边防战士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的可贵精神进行真切的感受,并品味他们爱祖国的情感。
(三)传授学生文本细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本细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机会,并让学生在不断的自主阅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老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传授学生文本细读的技巧,并要坚持递进的步骤,在长期的引导下,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此种阅读方法。首先,老师要通过语言文字结合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文本细读,明确文本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各段落进行细读,细读的过程中要设计一些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递进的思考中解决个难题。需要注意一点,文本细读必须要有侧重点,对于那些与主题不太贴近的内容,要进行略读,而对于那些鱼主题情感息息相关的内容,必须要深层次的细读,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对课文有透彻的理解,对作者的描写手法进行把握,并让学生在略读中拓展视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教学的开展意义重大,能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阅读情况,从多角度细读、设计问题及传授细读技巧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其阅读更具有效率、有质量,并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