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理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分析与建议
2020-01-07梁辉梅
梁辉梅
(平南县中学 广西贵港 53730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开展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们参与到生物学习之中,在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课程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无法为社会提供综合型的人才。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中生物课堂情况分析
在当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十分常见,在这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讲课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却很少,以这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在一段时间后,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开始分散,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升。长期以来,这种教学方式会一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认真思考,比较依赖教师给出的答案,而对于教师的答案往往不加思考,便认为是正确的,丧失了自身的思考以及探索精神。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对内容重复讲述,很容易形成职业倦怠。在高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轮为配角,往往是由教师负责讲解,而学生只负责听课。高中这一门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生物素养,在时代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将课堂主动性交给学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1]。
二、基于学生主体理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提高教学趣味性
由于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因此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生物学习是十分枯燥的,在多媒体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进行融合也能够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知识点接受的速度更快,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进行基因和染色体关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通过想象可能会存在一些难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立体的了解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号安排学生展开课堂前准备,并引导学生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起到引导以及补充的作用,例如在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位学生当小老师,鼓励学生在讲台上讲述自身了解的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
(二)注重实验的创新
生物实验本身具备一定的理论性,仅仅是通过一些平面化的书本或许是单纯通过言语性的描述,是很难为学生准确传递知识点概念,学生也难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实验的创新,使得学生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了解生物发展规律及知识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例如,我们在学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实验的过程中,在具体实验之前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包括“植物细胞是怎样进行分裂?在不同的阶段有什么特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际实验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解开教师的问题,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分裂实验较为复杂,需要学生们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培养和取材,接着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这些过程较为陌生,很多操作都不清楚。对此,教师可以将探究性的问题融入到实验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例如,我们为什么需要选择在上午十点取洋葱根尖?装片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漂洗?通过这些探究问题的提出,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实验的操作步骤、技巧等,进一步加强对实验的印象,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展开小组合作
在实际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3]。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需要安排好小组负责人,能够对实验进行记录以及结果分析。例如,在学习还原糖检测这一实验时,我们将一定浓度的NaOH和CuSO4混合之后生成淡蓝色的悬浊液,这就是斐林试剂。这一悬浊液也可与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共热,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这一现象中可以判断其中含有可溶性的还原糖。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注意NaOH与CuSO4需要等量混合,现用现配,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熟悉实验流程,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实验,对比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教师应当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拓宽教学渠道,深入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利用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