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基于三类(优等生、艺体特长生、学困生)学生案例研究

2020-01-07吴海燕

科学咨询 2020年35期
关键词:学业学困生素质

吴海燕 汪 超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 重庆云阳 404506)

一、施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

综合素质是指是“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所呈现出来的内在、有机、互融的整体性素质,它涵盖了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1]。”美国戴维拉齐尔在《多元智能与量规评价》中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都有不同的特点,且每种智能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评价也要多元化[2]。素质教育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故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既要注意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要关注学生全体的发展,可持续性、全面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就应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引导学校把育人目标覆盖到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3]。”

二、推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方法及其成效

(一)推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方法

“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是发现和培育良好个性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旨归[4]。”我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之下,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个性化评价。

①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及方法。我校在实施评价的主体上,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有学生、同伴、班委会等;在评价的方法上,除了考试之外,还采取教师评语、自我评价、成立班级小组进行小组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努力实现评价的全面化、多样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优点与不足之处,鼓励每一个学生保持优点,改进不足,进而实现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方位发展。

②个性化的评价内容。在评价内容上,我校针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

优等生,教师往往只关注其学业水平,忽略其身心健康。优等生可能因为来自学业或成绩的压力,存在焦虑、抑郁等现象。促进优等生的全面发展,在其学业评价方面应该予以鼓励,而在其身心健康、社会实践方面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艺体特长生,因其学业要兼顾艺术与文化两个方面,其评价方式则兼顾艺术与文化两个方面,艺术生往往在美术、音乐、体育方面较为优秀,评价之中对其艺术特长予以肯定,又不能忽略文化方面的指导。

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一改传统的思维,对学困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学困生,通过评价鼓励其学业发展,发现每一位学困生的优点,让学困生充满信心。

(二)成效与不足

总体而言,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第一,于学生而言,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彰显。我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在多方面评价之下,他们收获了鼓励与关注,建立起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二,对教师而言,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教师开始关注全体学生,教育教学方法也得到改变与提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我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合理。

第三,于学校而言,在坚持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有利于学校跟随时代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育方式,跟随时代的发展改进教学模式与理念。

然而,由于地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地区,综合素质评价依旧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农村地区的学校,传统教育思想一时难以彻底改变,在老师和家长对高考的极度重视之下,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依旧会存在向高考靠拢的情况,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会向分数看齐,而对分数以外的评价则会处于一种轻视状态。因此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实施不够彻底,评价过程偏于“形式化”。

三、基于农村高中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校在推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启发。

(一)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要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的全面发展。学困生往往被教师忽视,但其实学困生只是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他们往往具有其他优秀的人格特点。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只要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关注与鼓励,这些学生往往会重拾学习的信心,发现自身在除学习以外的人生价值,从而在学习及生活中取得巨大进步,甚至会转变为优等生。

(二)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

在我校实施的一系列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只是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范围。家庭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家庭成员对学生的评价纳入素质评价范围。应鼓励农村地区的家长转变“唯分数”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与学校一起关注学生的身心、学习、实践的全面发展。

(三)进一步落实综合素质评价

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应合理调整综合素质评价中各方面的关系。在面临高考的要求之下,合理安排学业评价的比重,不能将综合素质评价“形式化”。教师、学校应合理协调综合素质评价的各方面内容,将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宗旨贯彻落实到底。

猜你喜欢

学业学困生素质
艰苦的学业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