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探究
2020-01-07蔡雅雯
蔡雅雯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开展对大学生有效辅助管理的关键。在以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辅导员与大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对信息的传达具有距离区域限制,并不能将对学生督促督导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反而会出现教学指导的遗漏,使大学生并不能朝正确的方向生活与发展。基于此,辅导员应运用新媒体环境下,教学辅导理念与方式,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有效的师生关系,鼓励大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与学习问题,使大学生能愉快地进行自己快乐的大学生活。接下来,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作如下探究
一、积极拓展新媒体教育空间,搭建与学生交流新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可通过积极拓展新媒体教育空间,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督导教育,同时,搭建与学生交流的新平台,减轻传统交流方式学生的境界与陌生感,以这种学生更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与情感,高效地展开对学生的辅导教育[1]。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与督导员已经建立多种网络沟通方式,辅导员可在这多种沟通平台上,适当地发布对大学生的健康与心理教育,并以这种方式进行对大学生的工作交流,加强沟通的效率与效果,使大学生能在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养成从新媒体中,学习利于自身学习的优秀品质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的各种社交平台,真实掌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动向,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其自身出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保护大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使大学生能大胆与辅导员说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在课下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避免大学生受到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朝错误的方向学习与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建立面对面交流常规机制
即便是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同样是学习的主人。在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仍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常规机制,使辅导员的教育能满足大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实际需求,促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新媒体环境下的沟通平台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辅导员应科学合理地运用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并还应进行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面对面交流,确保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其一,杜绝在新媒体隔着屏幕的交流,不能真实掌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或者受网络平台学生信息的影响,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情况,产生偏向化的认知,而是以适当的面对面交流,从学生的表情与话语中,有效开展对学生的辅导教育。其二,运用面对面交流的辅导方式,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辅导员的教学关怀,让学生不会对辅导员的关心形成错误理解,认为辅导员在干涉自己的实际生活,而是能够明白辅导员为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进行教育,提高学生对督导员教育的接受度与配合度。由此,使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形成如同朋友的情感,促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并使大学生今后能更加长远地发展。
三、提升辅导员个人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实效性
辅导员作为对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相当于高中教学中学生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起着积极的教学指导作用[2]。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辅导员个人素质,增强其教书育人的实效性,是对大学生开展有效教育的前提条件。当辅导员的自身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能以自身的言行举止,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对大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震慑,使大学生能从内心中信服督导员,获得对学生自身优质的学业与生活指导。高校可从以下两点进行对辅导员素质的提升,第一点,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外出培训,使辅导员到各个优秀的高校辅导基地,学习其优秀的辅导理念与方式,升华自身的道德素养,提高自身对大学生的辅导教育能力,丰富辅导员的教学知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教学水平。第二点,结合新媒体环境,组织各个高校的辅导教师进行教学研讨,通过线上视频交流的方式,创新出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各种有效辅导教学方式,有效结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受网络环境影响,衍生的各种学习与成长问题,使辅导员能在实际教学中与大学生形成和谐的关系,让大学生能够良好地成长与发展。
四、正确角色定位,加强平等视角下的师生情感交流
俗话说“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良好教态的注脚”。辅导员区别与大学教师,这是对大学生的管理、教导、服务集于一身的角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实际辅导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同样要正确进行对自身与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加强平等视角下的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辅导员自身的工作角度来说,辅导员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学习与心理特点,营造让大学生进行锻炼的实践机会,使大学生能与辅导员一同参与到工作中来,将大学生变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者,充分发挥出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并有针对性对大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实现对大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让大学生能感受到与辅导员之间的平等情感,增进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敬爱之情。从大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辅导员以平等的视角,和蔼可亲的态度与自身进行交流,可以减轻大学生对辅导员的陌生感,使大学生感受到陌生校园中辅导员的教学关怀,进而让大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接受督导员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在不断加强的情感交流中,与辅导员真正形成和谐平和的师生关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应科学合理地,运用其崭新的交流方式,同时穿插对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模式,并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从被动地接受指导,变为主动地接受指导,从而让大学生能真正从中获取有益于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