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2020-01-07虎杰
虎 杰
(甘肃省舟曲县东山镇石家山小学 甘肃甘南 74631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知识掌握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有效提问能够起到一种正向的激励作用,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使其由被动变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作为实现一种反馈作用,通过提问,教师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1]因此,提问的有效性对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能正确把握
提问是一种艺术行为,有效地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无效的提问则对提升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帮助。[2]当前教师所提问题大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过于简单的问题,并不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有些问题只是停留于表面,这使得学生丧失了深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些问题只是停留于教材表面,问题也只是围绕课本内容出发,无法形成开放式的探讨,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使得提问失去其意义。而过于难的问题往往脱离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架构,一些教龄比较短的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往往让学生不知所云,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低下。
(二)问题提问形式过于死板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烂漫,过于死板的提问方式,无异于与这年龄阶段的孩子格格不入。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提问过于生硬,没有创意,比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很容易束缚学生的表达,不利于打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探讨
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针对这种普遍的现象,如何让教师进行“有效提问”是要不断地进行探讨的问题。针对提问的艺术性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形成问题难易梯度,把握好提问度
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使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要以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保持学生学习的激情。不用思考或是超出学生知识储备的问题尽量消灭,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探索中,从而引发学生对事件或者事物本身的观察和好奇心。课堂教学是面向整体学生的,不能只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忽视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对不同梯度的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比如针对差等生,问题的设置应该更加基础;针对中等生所提问题要进一步引入思索,通过思索判断获得问题的真相;针对优等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通过对问题“度”的把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思索中,体现每一位学生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感受学习思考的魅力,爱上学习。在做到问题难易程度设置的同时,必须把握问题的广度。问题的广度使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发散思维,开拓大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答案具有多元化。
(二)所提问题要抓住教材核心
提问的目的也在于针对课本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通过提问、思索、交流,进一步对课本中的重难点进行有效梳理和掌握。因此,在提问过程中,问题的本质要从课本中的核心点出发,所提问题必须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提问的目的要明确,层次分明,围绕理解和感悟课本内容进行提问,有的放矢,从而形成一种“有效”提问。比如在《观潮》一文中,教师可以将问题的重点放在对钱塘江大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一问题不仅让学生明白写作方法,同时也明白不同时间写作内容是如何进行衔接的。语文教师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并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提问中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基础,寻找保证课堂有效性的教学方式。
(三)多样化提问形式
提问形式的的多样化,能不同程度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可采用“探究式的提问方式”,比如在对人物形象分析、揭示文章主旨和品位诗歌的过程中,探究式提问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让学生不断深入,对文章进行通彻、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探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了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其它文章进行自主分析和学习。另外,启发式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形成一种价值判断,通过心得交流,逐步丰富内心世界。在每一步启发中,教师也能够阶段性地掌握学生学习和思想是否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价值取向。启发式策略的合理利用,对启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问题是进行创新学习的关键,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通过进行“有效提问”,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探索能力,在学习的同时不断思考,让学与思同步前行。新时代发展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有效提问,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所学,发散开放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积极探索有效提问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