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拓展活动策略研究
2020-01-07陶学敏
陶学敏
(山东济宁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济宁 272000)
新课标提出“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相较于单篇阅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读书时,不仅要把书读懂、读透,还要读深、读广、读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精心设计各种实践活动。
一、阅读拓展活动设计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拓展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整合各个学科领域广泛的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与书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多学科知识体系下,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点,甚至找到未来要学习的专业方向。可以说,整本书阅读以语文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走进知识世界的更多途径。其次,阅读拓展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要素,整合成一套智力动作,智力动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层级性原则
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活动的设计也需相应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循序渐进地开展。例如,低年级学生主要读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童话和寓言等注音读物。根据这些书的特点,教师可让学生做简单的读书卡,用图画表现自己的读书所得。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这时就可阅读一些接近儿童生活的经典名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也可开展展演、调查、写研究报告等需要较复杂能力的活动,还可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小课题”,自主地进行深入研读[1]。
(三)趣味性原则
阅读拓展活动的目的是深化阅读,保持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训练综合能力。据调查显示,对于学校的读书活动,62.9%的学生认为应“增加活动的趣味性”,55.8%认为应“增加活动举办次数”,约有八成(80.3%)的老师也认为应“增加活动的趣味性”,72.5%的老师认为应“举办校园读书节或其他读书活动”[2]。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活动中要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来吸引学生,活跃氛围,提高效率。例如,在进行阅读知识竞赛、阅读交流会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歌曲、游戏等来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阅读拓展活动类型
根据活动目标的不同及培养能力的侧重,大致可分成以下活动类型。
(一)诵一诵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黄金期,借助朗诵、背诵和吟诵等语言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将整本书中的优质资源,如精彩表达、思想内蕴等有效构建到他们的语言结构和精神视野中。学生可将读书时摘抄的精彩句段在晨读时进行“反刍”,这些语言会更稳定、更深刻地内化到学生的“语言图式”之中。教师还可通过朗诵、吟唱的形式带领学生品读、赏析古诗词中精彩语言的魅力,激励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二)写一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语文性质。根据书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活动,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例如,读完了《昆虫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述的方式来介绍某一种小动物;在读完《水浒传》后,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深入水浒文化博物馆实地参观后写一篇游记。总之,整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多种情境中学会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实现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
(三)编一编
小学生富有联想力和想象力,从书本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小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低年级绘本《逃家小兔》阅读为例,教师在课堂中可设计两次创编活动:第一次:小兔还可能以什么方式逃家,妈妈又是怎样找到她的。第二次:为童话故事创编出你心中最棒的结局。这样的创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四)画一画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倡导“多学科之间的渗透”。教师在指导整本书阅读时,可开发和利用绘图增进内容理解,培养学生审美个性,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当学生为童话配上连环画时,势必要仔细研读文本,思考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融入理解,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在读《上下五千年》时,学生围绕所读历史故事插入一些有趣的图片、人物画像、古代战争地图等,为阅读增添了阅读趣味。
(五)演一演
戏剧排演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它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要求学生针对书中的典型人物和场景展开探究。以《水浒传》为例,在读到诸位好汉江州城劫法场时,学生不禁会想起大名府劫法场的内容,学生分成两组排演这两幕剧。在剧本的撰写、排演过程中,学生融入了有意义的真实内容,将一些笼统的地方具体化,想象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并表现出来,进而深化对水浒人物侠义精神的理解。
总之,好的阅读实践活动应该像优秀的作品一样,把所有的“功利性目的”都隐藏在丰富的活动背后。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读懂文本,把握全貌,还能在此基础上跳出文本,把握其精要,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张扬个性,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