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体自洽原则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隐喻翻译研究

2020-01-07宫宇航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源语理政治国

宫宇航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教研室,天津 300350)

一、引言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政治论证上,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拉近政治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政治家们通常喜欢借助隐喻来把复杂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生动有力地传达政治思想[1]。作为传递党和国家信息和思想的重要途径,党政文献中也会使用大量的隐喻,其翻译在对外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和方针以及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丛书作为重要的党政文献,其英译本在对外传播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中国话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其中文本和英译本中所使用的大量隐喻更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以下简称《治国理政II》)的中文本和英译本为语料,对其中的隐喻翻译案例展开研究,以期对党政文献的隐喻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丛书的翻译研究概述

通过检索发现,近年来国内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丛书中隐喻翻译研究的论文,主要切入点为“概念隐喻”(6篇)、“修辞学”(2篇)、“语篇隐喻”(1篇)、“语料库”(1篇)。如窦智[3]以概念隐喻为研究视角,将《治国理政II》中的隐喻分为旅行隐喻、工程隐喻、战争隐喻、疾病隐喻、家庭隐喻和动植物隐喻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如译入相同或不同的概念隐喻、译入明喻、取消或添加概念隐喻;黄鹂鸣[4]利用修辞学的理论分析《治国理政II》中隐喻的修辞功能,并认为译者修辞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翻译策略中,即直译中西方共享的隐喻、将始源域替换为贴近西方受众的隐喻表达、省略始源域并辅以对原文的释义、保留始源域并增加相关解释;徐云秋[5]运用语篇隐喻理论研究了语篇隐喻及其翻译,并基于隐喻构建主题话语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策略;陈国兴、菅爱丽[6]则通过自建语料库的方式,分析了科技隐喻的人文性及工作机制,探讨了科技隐喻的翻译策略。

这些研究均以成熟的理论为基础,提供了详细的数据与案例分析,丰富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丛书中的隐喻翻译方法和实践经验,然而这些方法其实仍没有离开直译法、套用法和意译法[7]的范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丛书翻译团队中的译者们作为不同的认知主体,虽会在隐喻翻译中体现出不同的主体性,即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8],译者们却可以构建出合理且风格一致的译文,既没有过度改写也没有过度体现不同译者的主观意志,其原因在于,译者对于源语隐喻的解读与译文的构建并非恣意,而是受到某种内在机制或原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体现在译者处理隐喻过程中,会依据自身的经验、知识、社会习俗、政治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源语隐喻的可译性及译法做出自我协调,进而达到自我认同,这种认知机制正与主体自洽原则[9]86如出一辙,那么主体自洽原则能否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治国理政II》的隐喻翻译中被使用?此外,上述研究中所提及的翻译策略都有着相似的内涵且都凸显了一个共性的现象,即译文隐喻和源语隐喻往往不是直接的词汇对应翻译,译者在目标语中可能采用不同的隐喻概念或作非隐喻性的意译,那么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基于王文斌教授提出的主体自洽原则,探讨该原则作为隐喻翻译的认知机制的可行性,以主体自洽所导致的异隐喻性为新的切入点,结合《治国理政II》中的隐喻英译案例,尝试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三、主体自洽原则

主体自洽原则是在对概念合成理论的吸收与批判的基础之上生成的,认为虽然隐喻意义的实现是概念合成的结果,但一切的概念合成都是认知主体自洽的产物,是认知主体主观推理和主观判断的结果[9]115。该原则主要用于对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的分析,而解读与构建恰是隐喻翻译必然涉及的流程。

隐喻构建与解读的总体主体自洽原则(下文简称为自洽原则):认知主体若想构建或解读一个隐喻,就需要推定隐喻中的始源域A与目标域B在内在或外在的至少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点上具有相容性。若相容性这一条件得到满足,那么认知主体对隐喻的构建与解读便会自我允准,否则,便会自我否定[9]226。主体自洽过程包含“连接”“冲洗”“合流”三个认知机制[9]115,“连接”是人们凭借记忆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来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思维能力,是将各种具有不同特点而又具有共性的事物统一起来的手段,若没有“连接”思维,世间万物在人的头脑中将变成孤立的个体,因此,对于隐喻的构建和解读来说,认知主体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始源域A和目标域B这两个输入空间进行“连接”,依凭自身的世界知识、人生经验、记忆等因素在域间进行“冲洗”,对输入空间内的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冲洗掉一切和隐喻无关的信息,认知主体会进行自我协商、自我核定等一系列无意识的认知活动,淘捡出被其认同的A和B之间共享的特征,从而实现自我满足和自我允准,这意味着“连接”成功,并进一步导致两个输入空间内共同点的“合流”,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合流”并非是共同点的简单相加,而是认知主体的格式塔心理作用的结果,即把这些共同点整合并知觉为一个隐喻思想的整体。若经过“冲洗”后,没有发现域间的共享特征,则A和B“连接”失败,且无法“合流”。

(一)自洽原则与源语隐喻的解读

根据自洽原则,译者在翻译源语隐喻时,首先作为受喻者对该隐喻进行解读,依凭自己的世界知识、人生经验以及对源语文化和社会常规的把握等因素对隐喻所表达的概念进行揣摩,将始源域和目标域进行“连接”,通过“冲洗”来剔除一切无关信息,寻找始源域和目标域共享的特征,以期找到作者(施喻者)所认定的域间相容性,从而实现“合流”。基于心智的体验性原则[10],隐喻之所以如桥梁一般将译者(受喻者)和作者连接起来,是因为二者对隐喻概念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体验,译者和作者才可达到思想的共鸣,隐喻的作用也因此得以实现。倘若译者在生活中对于该隐喻缺乏体验,必然会导致相关的人生经验和世界知识的缺乏,从而无法做出合理的解读,隐喻构建的意义及译文目的也就无法实现,译者极有可能在不影响译文功能及接受效果的前提下,对该隐喻省略不译,因此,源语隐喻的合理解读是译者成功构建目标语译文的首要条件。

(二)自洽原则与目标语译文的构建

在对源语隐喻做出合理解读之后,译者将以目标语中施喻者的身份进行译文的构建,译者能否构建出相应的目标语隐喻,或构建出非隐喻性译文甚至省略不译,仍取决于译者的主体自洽。根据主体自洽原则,译者若要以目标语来表达自己对源语隐喻解读后的认识或思考A,首先要通过自己的世界知识、对目标语文化中的社会常规的把握、人生经验等因素,在目标语中找到相对应的隐喻概念或有关联的概念范畴B,并将A和B“连接”到一起,译者经过自我协商和自我核定,“冲洗”掉所有关联性较小的旁枝末节,只留取A和B共享的又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从而达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允准,A和B“连接”成功并进一步“合流”出整体的隐喻意义,若译者经过“连接”“冲洗”之后没有找出A和B 间的共享特征,那么“连接”就会失败,A和B就无法实现“合流”,译者此时很难再构建出隐喻性译文,而往往会选择解释性翻译或作明晰化处理。

四、自洽原则与《治国理政II》中的隐喻翻译案例分析

(1)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11]19

译文:set the direction andsteerthe wa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12]19

在(1)中,译者首先作为受喻者对“发展航船”“掌好舵”进行解读,根据自洽原则把“发展”与“航船”作为两个输入空间进行“连接”。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所以可以将二者“连接”起来是因为人类对言语交际中的概念链具有连接贯通特性的预设性期望,这种期望正是空间连接的触发机制[9]194。但是译者在“连接”之后可能发现二者存在语义概念上的冲突,因为“发展”与“航船”毕竟是两回事,然而,隐喻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语义冲突,它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语义冲突也可称为语义偏离,指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或常理的现象[13]。因此这种语义概念的冲突正是“发展航船”这个隐喻可以产生的基本要素,且关键在于译者对这两个空间的“冲洗”,译者依凭自己的世界知识、对社会常规的把握、人生经验等因素,对两个输入空间的全部信息进行筛选,冲洗掉一切不相关的旁枝末节,寻找共享的特征,最后发现“发展”是可以如同“航船”一样,为了达到目的,二者都需要有明确的方向,而控制方向的关键就在于“掌好舵”,随后译者便会对这个解读达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允准,并合流出这个隐喻片段的解读意义:“发展”如“航船”一样,都需要“掌好舵”来控制方向。

在目标语译文构建中,译者身份将转变为“施喻者”,根据自洽原则,译者结合其解读意义,依凭自己的世界知识、对目标语文化中的社会常规的把握、人生经验等因素在目标语中快速寻找并认定两个输入空间:ship和development,考虑到目标语受众的理解程度,将其完善为ship和national development,译者对其“连接”后进行“冲洗”,很快发现二者共享的特征为direction以及need to be controlled,随后达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允准并合流出目标语隐喻:the ship of national development,而steer一词正好可表示: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in which something (such as a ship, car, or plane) moves。因此初步构建出译文:set the direction and steer the way for the ship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由于steer本身具有为“船”掌舵之意,故为了避免同意重复,将译文优化为:set the direction and steer the wa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一)自洽原则与《治国理政II》中的异隐喻性翻译情境

译者根据自洽原则进行源语隐喻解读与译文构建时,在特定的情况下,对同一个目标域往往会出现空间交替和视角转变的情况,且译者的世界知识、人生经验以及对社会常规的把握等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发挥不同的认知作用力,这必然会导致异隐喻性(heterometaphoricity)的产生,即施喻者心目中的隐喻与受喻者心目中的隐喻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关系[9]198,语际间隐喻翻译的差异也会由此出现。毕竟,(1)的翻译过程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过程,通过对比《治国理政II》的中文本和英译本其他的隐喻案例,可以发现译文隐喻和源语隐喻往往不是直接的词汇对应翻译,而是采取语际间异隐喻性的翻译方式,笔者结合双语文本中隐喻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下面3种情境中,源语隐喻会被译为不同的隐喻或作非隐喻性翻译,有些非隐喻性文本也可能在译文中被隐喻化。

1.译者作为受喻者在特定情况下,对同一个源语隐喻有可能形成与原义不同的解读意义,由此产生对同一个隐喻的不同的体验认知,译者在此通常会作出语境化处理之后进行自洽及译文构建。

(2)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11]181

译文: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outregulations and rules.[12]198

要对例2中的“准绳”“规矩”做出合理的隐喻解读,译者首先要凭借其世界知识来知晓句子原义:要想知道平直与否,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想知道方圆与否,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在《吕氏春秋》中,作者实则想借此表达出“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的意义,译者根据自洽原则会将“准绳、规矩”与“直士”进行“连接”, 依凭世界知识、人生经验和对社会常规的把握等因素“冲洗”掉一切无关信息之后发现共享的特征,“正直之士”如同“准绳、规矩”一样,可以使人发现自己是否正确或符合某种标准,随后“合流”出整体解读意义:“直士”之于“人主”如同“准绳”之于“平直”,“规矩”之于“方圆”。

然而“准绳、规矩”在此处并没有被译为leveling instruments and compasses,是因为在《治国理政II》中,习近平总书记想借此强调“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和重要保证”[11]181。而且,当代语境下对典籍的阐释不能去政治化,而是应该赋予译本更强的意识形态意义[14],因此,考虑到该隐喻的当代话语重建,译者根据自洽原则,将“准绳、规矩(圆规矩尺)”与“纪律和规矩”进行“连接”,依凭新语境下的人生经验、世界知识和对社会常规的把握等因素进行“冲洗”,随后发现二者共享的特征在于,它们都会对事物的发展起到规约作用,能及时发现产生错误的趋势并避免错误,于是“合流”出新的意义:纪律和规矩之于政党如同“准绳”之于“平直”,“规矩”之于“方圆”。在当代语境下强调政治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性,译者选择弱化其原义理解及隐喻效果,故构建出译文: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regulations and rules.

2.译者作为施喻者,经过自洽后发现源语隐喻不适合在目标语中使用,译者对同一个目标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可能构建出不同的始源域,由此造成语际间同一个目标域不同的隐喻性关照或非隐喻性解释。

(3)不能做表面文章。[11]92

译文:(We should not) paylip service.[12]98

党政文献的译者需要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以及对党政知识的掌握。根据自洽原则,译者应知晓“表面文章”出自邓小平在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意为“敷衍塞责,表里不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此用其来告诫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要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译者并不会简单地采用字对字的翻译:superficial article,因为在其对目标语文化中的社会常规的把握进行自我协商之后发现,superficial article和“敷衍塞责,不切实际”之间并无典型的共享特征,无法进行成功“连接”,而lip service作为目标语中已存在的隐喻,恰可以表示support for 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is expressed by someone in words but that is not shown in that person’s actions。译者为了认定二者间存在共享的特征,将“表面文章”与“lip service”进行“连接”,凭借其已掌握的知识与理解,在“冲洗”之后发现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即只在言语层面有所表达,但未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lip service在目标语中的隐喻效果与“表面文章”在源语中的隐喻效果极为相似,因此在构建目标语译文时采用新的隐喻并得出译文:(We should not) pay lip service.

3.译者作为施喻者,为补偿先前译文中隐喻性的缺失,结合目标语文化,自身的世界知识,经过自洽,对源语中非隐喻文本做出隐喻性翻译。Nida[15]也曾指出,如果过多的修辞性表达变成了非修辞性,译文的影响力可能会被削弱或消失。为补偿译文修辞性的缺失,一些源语中非修辞性表达可被译成修辞性,以达到语际间的平衡。

(4)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11]198

译文:Green, circular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We have huge potential in this regard, which could give rise to many newengines of growth.[12]218

考虑到译者之前对部分源语隐喻所作出的非隐喻性翻译,及可能导致的译文影响力的削弱或消失,故译者在此并没有将“经济增长点”译为new points of economic growth,而是在译文中加入了额外的隐喻。在源语的解读环节中,译者对文本进行分析后得出:在“相当大的潜力”基础上所形成的“点”必然会在其所属范围内(经济)提供动力或能量。因此在构建译文时,engine意为a machine that changes energyinto mechanical motion,发现engine可为“增长”提供能量,隐喻因此被成功构建。此外,由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所形成的“增长点”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方面,也可涵盖其他方面,故译者为精简译文且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将economic从译文中删除。在此需指出的是,译者额外使用隐喻,还因为隐喻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有些施喻者为了表示自己的特定感情,而这种感情已不能依赖常规词语加以表达[16]。engine本身具有energy source的属性,在译文中可以比point更直接、更形象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视,以及对“增长”的肯定与期待。

五、结语

《治国理政II》中的隐喻翻译方法是灵活多变的,然而隐喻如何被译以及是否可译并不能取决于一组抽象的规则,而是依赖于文本范围内特定隐喻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很难用有限的翻译方法去涵盖复杂多变的隐喻,赫曼斯也曾说过,翻译研究的基本任务,不是通过制定规则或规范来探求对翻译实践的直接介入,而是解释发生在翻译领域里的现象,包括人们看待翻译的诸多方式[17]。毋庸讳言,译者在隐喻翻译中必然会受到某种认知机制的影响,对其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跳出固有翻译策略的局限,探索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基于主体自洽原则,探讨了该原则作为译者进行隐喻翻译时所遵循的认知机制的可行性,阐释了其所包含的三个认知机制,即“连接”“冲洗”“合流”在隐喻翻译中的作用,隐喻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译者能否通过主体自洽对源语隐喻作出合理解读并构建译文。结合《治国理政II》中的隐喻英译案例,探索自洽原则在党政文献的隐喻翻译中的应用,以异隐喻性概念为新切入点,针对语际间隐喻翻译差异的情况,在《治国理政II》的中英文本中找出3种异隐喻性翻译情景,并佐以案例,在分析具体翻译流程后发现,译者对输入空间的“连接”是多方向的,有的是语内的文本概念的“连接”,有的是语际间隐喻解读意义和译者选取的译文间的“连接”,只要在“冲洗”后得出共享特征,找到二者相容性,便可“合流”出合理的解读或构建意义,使译文产生相似的隐喻效果并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

猜你喜欢

源语理政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怎样打造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以仙居为例,四问当前县级媒体融合发展
신시대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