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背景下特色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与研究
2020-11-19孙海玲
刘 静,孙海玲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围绕课程思政开展探索与实践,实施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建立学科鲜明的课程思政体系,让各类课程承载思政元素,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同时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中指出:课程思政要解决政治引导、育人引导、文化认同的同向问题,解决与思政课程的一致性、相互促进、发展共享的同行问题。这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能力本位的新要求,要求专业课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施和设计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彰显系统的、全过程的课程改革目标。
工程背景下如何尊重工程教育规律,去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提高工程类课程思政的有效性,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呢?2017年4月国家公布的《“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中提出了学科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求。工程人才的专业素养和价值观取向直接决定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而,工程背景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应尊重工科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功能定位,使学科内容更具厚度和广度,才能达到育才育德,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相互促进的效果。
一、课程思政要以问题为导向,关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出现的新问题
育人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成长需要。高校大学生在万物皆媒的新时代,思想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针对这一研究,我们对郑州市属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做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见表1。
表1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统计表(部分)
调查显示的结果: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摇摆不定,对政治学习和思政教育表现出不热心、不主动、不积极。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较好的规划。有56.3%大学生表示对未来信心满满,但对努力方向感到迷茫;有2.7%的同学感觉目标不明确,精神无所依托;有57%的同学表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是为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考试。
(二)在人生价值标准,所向往的生活方式,自我发展方面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有些价值观被物质化, 21.6%的学生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另有6.2%的同学追求安逸和清闲,有些崇尚“小确幸”“佛系文化”“宅文化”“丧文化”。
(三)通过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信息解读喜欢碎片化,追求“快”和“短”,对问题缺乏深度思考、缺乏从历史与现实,宏观和微观,国家和个人等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与分析问题,认识问题非黑即白的两级化。
(四)在面对大变局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浮躁情绪和三分钟热度,存在急于实现自身价值而又无所适从焦躁不安,易受外界影响。
(五)在对就业准备,未来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忽视个人职业发展愿景,就业能力和意愿不匹配,存在“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就业观。从对创业的打算和创业途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也明显不足。
学生的成长需要特别是成长中的困惑是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依据,课程改革要将学生的满意和获得感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新时代要求,不断改革课堂供给,持续满足学生需求,在充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基础上去引导和启发,摒弃教条式和一厢情愿地生硬嫁接,让课程思政更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互动交流中同频共振,升华学生思想境界。
二、探索与挖掘工程背景下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元素
(一)结合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结合专业历史成就,引发知识共鸣,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专业历史等,比如《建筑历史与文化》课程中我国古代建筑的灿烂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的辉煌成就,《超级工程》里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着力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建立专业自豪感。还有港珠澳大桥、三峡工程等史无前例的工程奇迹,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工程建设的前沿技术,也增加文化认同、引发共鸣,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专业人才和具有国际移动能力的跨文化人才的需求所蕴含的机遇,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启发学生思考成为一个“社会人”的使命与责任,构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提高学习动力,鼓励学生提前做好生涯发展规划,建立知识储备,拥抱未来机遇。
(二)结合优质工程和“超级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增强责任担当。
工程教育要着力塑造工程人的职业素养,培养工程意识,这里包括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土木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涉及领域众多,建筑评价包含安全、实用、美观,经济、文化元素等,既要技术上科学又要经济上合理,施工过程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系统思维模式、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全局观念是工程专业人才德育教育的基石。
工匠精神是工程人员的灵魂,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理念和职业态度,也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展现。“超级工程”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所蕴含的尖端科技与创新要素,大师人物的科学精神、工程人的“大国工匠”精神,都是感人素材,教师结合知识点融入工程人的故事,将工程质量和工匠精神相结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职业价值观,树立责任担当、人文情怀,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创造卓越工程的源动力。
(三)结合工程事故,加强工程伦理道德教育,树立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建筑行业的“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的建筑材料、造假的科研数据作为反面教材,通过剖析对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损失,引导学生树立工程人的伦理道德观,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法规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学术精神,明辨是非,扶正价值观。
结合自然工程灾害事故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生命至上理念,生态文明意识、可持续发展观、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合抗疫素材,讲好抢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故事,厚植“四个自信”的爱国主义情怀。
今年以来全民“抗疫”是课程思政的活教材,学生也是参与者和见证着,更容易产生共鸣。为了打赢武汉、湖北保卫战,有4万多医护人员“逆行”,还有4万多名建设者和时间赛跑,抢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创建了10 天建成两个传染病医院的“中国速度”,展示了不畏风险,团结、奉献能打硬仗的“中国力量”,全国一盘棋抗“疫”的“中国态度”。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设计上大量基于5G和云平台信息化科学,技术上采用装配式建造、智慧建造、BIM建模等前沿科技,在“云监工”24小时的注视下,6000多个信息点位、36万米各类管线现场一次安装到位,上千道工序,数百家分包,4万余名工程人密切配合、统一协调,确保了各项资源无缝衔接,同步推进,“中国效率”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工地上呈现了无数个有温度的故事,为了与“疫情”赛跑,工程人每天都处于极限作战状态,表现出来的高度行动力和凝聚力,充满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怀,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中华文化内在凝聚力和先进性,是对学生价值塑造、引领“四个自信”的好素材,更生动地将我们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衔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小我”“大我”到“忘我”的人生境界。
(五)结合专业知识点,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讲述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领学生提高价值判断能力。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决定一个项目能否由计划转为实施的决定性环节,要求工程人秉承“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职业态度。一份信息收集详实,数据真实可靠、分析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直接决定投资的经济效益及项目的社会效益,不能“为了可行而可研”,结合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工程施工技术》中融入生态文明发展观,《工程项目管理》中融入绿色管理理念,使学生认识到依照标准规范填挖,对采石场、弃土场做好覆盖,有效降低对环境损害的重要性,及时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回收应用工作,施工中选用合适的节能型新技术、环保型新材料,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观。
将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与工程设计融合,培养学生用经济观点分析问题,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建设期成本、工程使用后的养护维修成本的全周期成本。例如道路设计上避免出现最昂贵和最短寿命的道路并存,有效控制建设期成本和后期成本成为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避免技术和经济上不合理而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引领学生树立以全周期最低总费用作为经济控制指标的科学经济观和可持续性发展观。
工程经济学中介绍机会成本概念时,引导学生分析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深刻理解时间价值概念和资源的有限性,选择即意味着放弃。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的另外一种最优替代方案的价值。我们选择上大学的收益是希望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毕业后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放弃的是更早的走上工作岗位而获得的工资,也可认为是时间,这是选择上大学的最大单项成本。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放弃的和得到的是不是平衡或者带来了更大收益?对个人而言,机会成本表现为个人的时间价值,读大学可认为是一种风险投资,它的机会成本是变化的,每个人的机会成本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何在大学中里把握时间,做好学习规划和知识储备,把自己培养为可用之才,换取个人最大的时间价值,这也是大学独特的吸引力。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稍纵即逝,无法储存,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科学规划大学生活,习总书记说“青春是用来奋斗”,唯有奋斗,方能雄飞。
三、对深入推进工程背景下特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点分析
(一)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教师队伍是关键
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路径的理解,通过多种途径如专题培训、研讨、观摩等,使教师掌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明确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体化的作用,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二要使教师明确自己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使命与责任。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之一;是突破思政课程教育“孤岛化”困境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三全育人共同体、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增进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学生的引路人,达到“乐教”情感。三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育德能力。通过常态化系统培训、思政课教师伙伴式、结对机制的助学模式,帮助专业课老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科学逻辑,掌握思政教育的特征和方法,逐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素养和能力,达到“胜任”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在院系、教研室开展常态化课程思政的研讨。要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对接,需要教师开展充分讨论,凝练案例所蕴含的人文思想、思政元素以及实践意义,主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促进开阔思政教学思路,激发职业情感,逐步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修订开发教材,不断探索工程背景下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之路,同时要避免在课堂上不同教师重复引用同样的案例。
(二)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激发教师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
一是在管理机制上,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合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工作格局。通过学校制度设计和激励政策建立,建立“中央厨房”,整合优秀师资开设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培养方案,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支持和个性化服务,促进建立一批课程思政团队。二是开发“四史教育课程”,“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课程”等系列素养类课程,跨院系、跨专业开课,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综合素养老师互助交流,借鉴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计划,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与其他专业学科老师协作互助机制,增强专业课程思政的供给,增强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建立优势互补与双赢合作模式,通过多学科深度协作,拓宽专业课知识领域,促进人才培养多维目标的达成。三是同类学科建立资源共享教学平台,整合资源库,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发挥用科研项目引领教学的作用,通过项目团队成员协同备课,利用知识互补,交流提高,不断完善教学组织设计和管理,合作开发教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中。四是定期开展教学比赛,观摩公开课的形式,树立典型和榜样,用先进带群体,用团队带全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格局,思政教育从单一向多元转变。通过教学反思会,学生评价等手段,定期对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元素的使用、教学方法的组织、情景设计、学生参与主动性和获得感等方面展开反思研讨,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促进教学效能提升。
(三)在教学设计层面,创新育人方法,采取浸润式多维教学结构,促进多维培养目标的达成
工科的课程思政更适合春风化雨的“润思政”,深入挖掘隐性思政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采用类比、启发思维、鲜活的案例、互动讨论等,触类旁通的导入问题,将价值引领自然融入专业知识点,将思政内涵深入浅出地分享给学生,启迪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实现课堂上讲解有亲和度,老师情怀有温度、思想有深度,教学目标达到视野有广度、内容有热度、政治有高度、融入有力度,实践有强度,收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能。
浸润法的关键:一是精心选材。课程思政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景设置或案例选取,老师根据课程知识点,经过大量阅读,萃取精华,选好素材。二是巧妙安排,寻找合适切入点,有逻辑地编入课程内容,润物无声,系统设计教学过程。三是有情有义地讲好故事、讲好案例,以现实、鲜活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达到春风化雨般的育人目的。“真正打动自己的,才能征服引领学生”。
按照工程类课程特点,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多维教学方式,课程思政贯穿于课上、课下各环节,以丰富生动的内容设计,满足学生获得多种能力的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的应用,促进深层次交流互动,对学生的情感反应及时收集反馈,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式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在思政元素的融入方面,工程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特色性
专业领域的课程思政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生未来专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方面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的内容,有差异的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除了人文精神、爱国情怀、核心价值观等通用元素,还要能反映学科门类的特定需要,比如工程背景下的工科类课程所蕴含的学科发展史、工匠精神、学科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的挖掘。
在课程建设中对思政元素融入点的设计、结合度是否合适,容量是否合适,分布是否合理都需要反复斟酌。给合专业课程群,更要优化系列课程思政元素的结构设计,着力解决“思政之盐”如何融入“育人之汤”的问题,避免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两张皮”的现象,不做违背认知规律的牵强附会,要凸显立足本专业的课程思政亮点,做到对专业知识点的有力补充和解释,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专业课程思政要关注学生专业纵向发展的成长需要,任何课程教学都包含价值观、情感、态度的思政元素教育诉求,专业课程思政可以基于这三个层面开展评价,并据此制定有关标准。比如在情感方面的目标,可以细分为学习主动性、课程的自豪感、勇于技术创新的动力、交流和合作意识、学科历史成就感等。专业教师思想认识上的破冰,是发挥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主动性的重要源动力。
四、结语
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教师要不断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自觉地把立德和育人落实到言传身教中,把专业课程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去关注社会发展之大变局,成为具有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的育人能手,不忘教育初心,贯彻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全力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工科”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