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解题常见错误与对策
2020-01-06折左成
折左成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合理,学生在解题时总是出现错误。而在试题中常见的解题错误,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不牢固、缺乏审题能力等问题。那么,为了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元素和总结错误两种方法,引导初中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解题错误;解题能力
引言
从初中生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来看,大多数是因为初中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足,在解题时无法将多种要素合理地关联起来。并且,有些学生在审题时总是抓不住解题的重点,常常出现失分、丢分的现象。
一、初中化学解题常见错误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主要是指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从基础做起,只有建立好基础才能逐步稳定自己的事业。那么,这句话用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正好适合,因为从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上看,大多数初中生都是初次听说和学习化学知识,虽然刚开始都抱有浓郁的兴趣,但是随着难度和知识量的增加,有些学生渐渐失去了最初的兴趣,取而代之的就是半学不学、自暴自弃的态度,这就使得这些初中生的学习效果较差。还有,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学生都找寻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总是依据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从而导致化学知识点的记忆效果也不太理想。同时,有些学校还缺乏化学实验条件,所以初中生对于某些需要化学实验证明的知识点理解较浅,如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等方面。因此,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当下初中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点不牢固,尤其是在化学反应方面,初中生经常会出现少写或多写化学符号的问题,从而产生丢分问题。
(二)缺乏审题能力。从当前初中生在化学习题中出错的类型来看,一方面,审题不细也是导致失分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阅览化学方程式中的数字上,比如,某习题中同时含有“CH3OH”、“NA2CO3”、“4NAOH”等化学式,如果初中生处于匆忙答题的状态,就很容易忽略化学式中的下标数字,最终只能计算出错误的答案。另一方面,未理解题意也是出现失分的重要原因,通常在解析化学题目前,教师都会引导初中生先理解题意再做题,但是很多初中生为了给之后的实验题和简答题留出更多的做题时间,大多时候都会在做选择题和判断题时不加思考,仅凭第一眼的直觉就断然选择答题,并没有探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深层含义,这样就会导致在分数较小的小题中频频失分。因此,这就说明当前初中生缺乏一定的化学审题能力。
二、提高初中生解题能力的对策
(一)观察生活元素,巩固基础知识。当前,为了可以让初中生可以较为迅速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初中生运用生活化元素加强记忆,而这是由于生活化元素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初中生随时随刻都有机会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点。比如,在学习“金属材料”的知识点时,从该篇章所涵盖的知识点来看,主要包括概念、类型、性质等多方面知识。那么,再从初中生在生活中可以遇到的金属来看,主要包括有铁、钢、铜、锡、铝等物质,所以初中生可以从生活中认识到多种金属物品,不仅包含教材范围之内的,而且包含教材范围之外的。并且,为了可以让初中生理解金属物质的化学性质,教师还可以鼓励初中生自行在家中制作实验,这样就可以将化学方程式的知识点,较为立体地呈现在初中生眼前,较之课本理论更易于初中生吸收和理解。
比如,初中生可以使用家里食用的白醋作为溶液,然后收集一些较小的铝、铁、铜片,接着分别将这三个金属片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中,再将白醋分别倒入每个玻璃杯中摇匀,然后观看这三个玻璃杯中的溶液颜色变化。那么,这就会发现含铁的溶液逐渐呈浅绿色,含铝的溶液逐渐从浅绿转为无色,含铜的溶液未发生变化。因此,这就可以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关系,即铝一铁二铜三。那么,这相对于书本中仅靠图片和文字描述的知识,更具有立体效果和有趣性,所以当初中生之后再遇到关于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跃性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求解出正确答案。由此可见,通过引导初中生自行制作化学实验,既可以对书本上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又可以帮助初中生拓展新的学习思路,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解题能力。
(二)善于总结错误,提升审题能力。由于初中生总是在阅览习题题目的时候不细致,会忽略掉解题的关键条件,并且有些初中生缺乏发现题目关键词的能力,频频出现解题出错。那么,针对于这类型学生,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教导。
其一,需要引导初中生养成随手记录错题和要点的习惯。首先,教师需要让班级内的初中生专门准备两个笔记本,第一个笔记本主要用于随时记录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疑难杂症,如甲醇的化学结构化学式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早自习或回到家中后复习背记。其次,第二个笔记本主要用于将每次考试或测试中的错题进行记录,并且按照“出错题目—错误分析—修正答案”的顺序进行填写,这样就可以让初中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得可以降低初中生在解题中出现错题的概率。
其二,需要要求初中生养成课前预习和圈画重点的习惯。首先,教师需要严格要求初中生在上课前在家预先进行预习,并且在该部分内容中圈画出每节化学理论的重点,比如,在阅读“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这句话时,先要将“酸”、“金属”、“氢气”这三个词圈画出来,然后在文字的底部使用带有箭头的线段从“金属”到“酸”到“氢气”进行连接,这样既可以让初中生有效地记忆该段理论,又可以让初中生形象地理解這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关系,从而提升预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教师不应注重于出错率,而应该注重于教授初中生合理的解题方式。那么,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需要让初中生养成总结错误的习惯,这样就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化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施杰.初中化学解题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8):75-75.
[2]李彩霞.探讨初中化学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8):27.
[3]周建红.浅谈初中化学解题常见错误及对策[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7(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