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20-01-06刘锦梅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刘锦梅

摘 要:小学生除了和自己的家长外和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班主任对其学生有着比较全面面的了解。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班主任都比其他学科的老师了解得多,因而通过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现实意义,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内,他们刚正式进入校园,作为班主任应该多关注他们,不仅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还要及时帮助学生,倾听学生成长中的烦恼,让学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们树立健全的品格,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关键词:小学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适应社会

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也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社会结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学生在成长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的成长打好了基础,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同时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优秀的品质,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班主任平时和学生接触最密切,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已经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中要融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一些困难。文章主要分析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希望对班主任心理教育提出几点做法。

一、班主任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意义探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同时刚离开父母还没有完全适应学校生活,另外在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很多独生子家庭都生养了二胎,这让原来享受全家宠爱的学生失去了关爱,部分学生面对这一情况出现了心情低落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意志消沉,对待学习作业态度非常消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胡思乱想,对待作业应付了事。同时小学生教育中的心理教育缺乏,虽然教育部希望落实学生的心理教育,但是受應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到这一点,老师只是给学生授课,对于其心理问题没有了解[1]。班主任对自己班级中的学生关注度还不到位,没有及时解决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致使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消极现象。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将心理教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符合现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现在的社会变革非常快,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也非常多,部分学生的家长因各种原因没有和孩子住在一起,这样孩子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小学生阶段进行心理教育,不仅仅可以学生提高学习质量,还能让其更好地接近他们的目标。总之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地位非常重要,平时和学生们要经常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老师不仅是教育的创造者,还是道德的建设者,班主任在教育中如果有良好的品德和渊博的智慧,学生在成长中一定会以老师为学习榜样的。特别是班主任,其健康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坚守岗位的品质都会给自己班级的学生树示范作用,鉴于此,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和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要有一颗关爱之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班主任在教学中要投入情感,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关爱下健康成长[2]。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家庭等影响比较叛逆,老师不知道任务不愿意听;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和同学不愿意交流。老师对于这些学生要及时关心,和他们多交接,了解他们的诉求。通过和学生交流学生的自信心建立了,也愿意和同学交流了了,这样不仅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还能让其健康成长。同时老师要包容学生,小学生年龄小难免犯错,老师要学会包容学生生,在其犯错后要了解其中原因,教育为主,批评为辅。

(二)举办心理健康活动

班主任在心理教育中要创新教育方式,抓住一切时机和机会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有一个开朗读性格,鉴于此,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身心受到陶冶。班主任在心理教育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制定心理教育的具体计划,把心理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比如班主任可以举办“我是小小劳动家”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打扫卫生,帮助社区老人做家务。学生在这样的活动提高了交流能力,树立了勤劳的思想品质。当然班主任的心理活动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以游戏或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交往、积极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乐观的心理素质。

(三)加强和家长联系

小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很难完成心理教育工作,因此家长也要参与其中,和班主任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心理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差异性不是很大,班主任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现在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学生是由爷爷奶奶照看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小,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和家长沟通。比如班主任可以建立口口群或微信群,把学生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及时反映给家长,家长也把自己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帮助[3]。

三、结束语

学生的心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积极乐观学习,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班主任在教育中要运用合理方法,创新心理教育途径,关爱学生,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对于平时内向的学生要多鼓励。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建辉.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才智, 2018(21).

[2]杨淑敏.浅论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在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 2017(12):186-186.

[3]吴银霞.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8(12).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