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思考

2020-01-06蔡裕聪

下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征

蔡裕聪

摘 要: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从机制的构建、运行到实际具体的操作范式已取得一定成效。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群体,高校应在把握艺术类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当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与不足的基础上,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知识传播平台、危机干预常态化机制、危机干预后系统、“四位一体”干预体系,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危机干预

中国高等院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1],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较为统一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这一机制的指导下,学校能够响应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危机干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校园的和谐稳定。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与文科、理科、工科等专业的学生既具有新时代大学生的统一共性,又具有艺术类学生明显的个性特征。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性格、思维特点,在这一群体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则需对干预的机制与实际操作做出灵活性的调整,这是做好做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思考。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我意识强烈。艺术类大学生在接受后天的专业性教育时,容易受到注重表达浪漫与强调自我独立意识的西方艺术的影响,他们倾向于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坚持自我对事物的看法与见解,采取的一些表达方式会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人特色,追求自我个性的张扬与表达,对于班集体以及出除自我外的其他同学的关心较少,不乐于参与集体性的活动。

(二)人际关系敏感。艺术类大学生言行具有明显个性色彩,侧重于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影响建立良好、稳定的朋辈支持系统,部分大学生由于长期脱离集体、没有稳固的朋友圈子,导致个性愈加自我内向,不愿与他人做进一步的接触与关系的建立,增加了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概率。

(三)易焦虑抑郁。根据国内的相关研究,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對艺术类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心理因子进行摸查,发现他们在强迫、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等心理状况上更容易出现问题。[2]

(四)情绪表达较为激烈。面对生活、学习、感情等方面的压力与挫折时,艺术类大学生容易产生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强烈的情绪起伏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容易引起相关的心理疾病。

(五)感性思维突出。艺术类大学生在进步大学校园之前,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艺考的准备与练习中,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不足。在进入大学校园后,艺术生更是需要进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与其他的学科的学生相比较而言,不侧重于理性思维的培养锻炼。艺术的创作要求的是感悟、灵性,需要发挥他们的感性思维,将生活或人生经历的无形感悟置于艺术作品当中。

(六)思想多元化。西方艺术作品除了具有主流文化的特点之外,还包含了现代的亚文化,多元性的文化在艺术类大学生的视野当中,均是艺术作品创作的潜在启发要件,他们会更愿意去了解与接受不同的文化,在融合创作当中也受到这些文化所代表的思想意识的冲击。

二、艺术类院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

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重视以来,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开始受到更多的重视与思考。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经历单纯实践经验—形成相关制度—制度指导实践—实践向制度升华—制度在实践中再应用的过程,顶层设计日趋完善。[3]校、院、班级三级联动,心理中心、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四方互通的层级干预设置使得干预工作更加顺畅,“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干预思路贯穿整个危机个案的干预工作。此外,危机干预队伍的专业化以及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使得“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的工作目的得到较好的实现,避免了干预工作滞后所带来的不良结果。但如果不考虑学生群体的特点而做出调整变化时,框架再完善、机制再清晰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仍旧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通过调研发现,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部分不足:(1)心理危机预警队伍将设不完善,过于强调年级辅导员以及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对心理委员队伍的建设与完善,未能发挥出朋辈咨询员的咨询与预警作用;(2)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普及程度不强,未能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融合地传播,未能覆盖到除心理委员外的学生群体以及除辅导员、班主任外的专业课教师;(3)心理危机干预数据化分析程度不够,未能构建清晰明了的数据库与案例库,对个案进行充分的归纳分析,提炼总结;(4)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形式单一,未能考虑艺术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形式多样的危机干预工作,仅靠心理普查、学生反馈等形式难以进一步提高危机干预的成效;(5)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联动未能发挥有效作用,危机解除后与家长的联系降低甚至断开联系;(6)心理危机干预存在断续性问题,对危机个案的干预结束后未能做到持续、定期的关注以及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三、关于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校正在迅猛发展,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需顺应时势,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探索和发展出新思路,调整干预的方式方法,牢固地守护好学生心理的安全防线。

(一)构建干预知识传播平台

融合线上的推广与线下的活动开展,将心理危机识别的基本判断点:学生的睡眠质量、饮食情况、课业情况、人际关系(与舍友、班级同学的沟通联系)、情绪变化、性格变化、行为变化等方面,以及危机发现后的处理流程,从学生角色中的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到教师层面的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进行知识的普及与加强,搭建知识传播平台。

(二)构建危机工作常态化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应实现常态化的运作,具体而言:1.心理工作团队培训常态化。对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等进行有组织、有体系、有考核的培训与考核;2.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常态化。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漫画比赛、心理微电影比赛、公益性心理墙绘主题活动等,增加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保健知识的趣味性,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参与度;3.危机个案研判常态化。将危机个案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个人危机档案,包含有家长承诺书、告知书、危机干预报告、诊断相关证明、动态动态跟踪报告等资料,明确每个危机个案的特点;4.危机个案分析数据化。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艺术类学生的人口学变量与测量变量如性格特质、心理调适能力、主观幸福感等变量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从案例推动逐步转移至数据推动的总结工作,提高危机个案研究结果的参考性、指导性。

(三)构建心理危机后干预系统

“评估—预防—预警—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涵盖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大部分过程,但是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属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针对他们的干预工作要延续至干预后的生活、学习中。构建后干预系统,密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等,从而能够强化前期危机干预的成果,并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苗头进行迅速识别、精准干预。通过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沟通,将双方的支持力量融合为学生可依靠、可信赖的支持系统,对仍旧处于危机状态以及可能危机复发的学生以必要的介入。

(四)构建“四位一体”干预支持体系

心理危机干预的力量,不仅仅只是由学校或者心理中心或者专业医疗机构所提供,应将多种支持力量有机地结合成统一的“四位一体”支持体系,才能发挥出心理干预的最优效能。1.技术支持。医院的心理科室以及学校的心理中心搭建联系沟通的桥梁,对心理危机处理中出现的棘手问题提供有效的专业帮助,增强干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2.经济支持。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人群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乏少数,除了对这类学生进行情感的鼓励与支持,学校可提供临时困难补助金,优化学生申请的流程,同时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医疗费用的及时补助,化解学生因缺乏经济支持而放弃治疗的难题;3.朋辈支持。融合艺术生的专业特长,针对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的心理知识、心理危机干预的活动,如提高沟通合作技能的团辅活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系列讲座等,强化普通大学生的相关心理知识,激发朋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4.父母的支持。强化家校联动外,学校需对家长进行适当的心理知识的普及,让家长们了解心理问题的原因、种类与表现,并对学校的干预流程有着一定的认识,引导家长给与学生以鼓励与支持,而非怀疑与指责。

参考文献

[1]陈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262-267.

[2]钱海明,宋大伟.艺术类大学生SCL-90与EPQ结果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120-123.

[3]季文泽,汤琳夏.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3):53-59.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征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针对需要危机干预学生的帮助技巧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养研究
试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