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地方“慈孝”资源,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

2020-01-06李艳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0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高效资源

李艳娟

【摘要】巧用地方“慈孝”资源,灵活运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去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慈孝资源走进课堂,走近生活,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快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继而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内化学生品格,从而构建高效阅读的途径,让学生在愉快、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语文能力。

【关键词】“慈孝”资源;高效;阅读素养

“慈孝”是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德行传统。“孝”是一切道德品质之源。不孝的人不能尽职尽责,不能尽忠职守。核心素质是学生在接受相应时期的教育过程中,为适应个人终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而逐渐形成的本质特征和关键能力。现在的学生大多对“孝”的诠释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对更深内涵的“孝”文化建设理解不到位。因此,我们要让身边的慈孝资源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晨读培养“读”慈孝的兴趣

大海里面的鱼,是喝着海水长大的。我们中国人,是浸润着中国文化长大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自豪与自信。

(一)回归经典,聆听圣言

愿我们的琅琅书声,化作乾坤正气,促进天地和泰。从“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辟方寸闲暇,闻清雅书声,大量有关“慈孝”的古诗词、文言文等种种文本都期待着我们的诵赏。

(二)晨读经典,厚积薄发

坚持经典熏陶之道,终身受益的生命自律及价值观在坚守中日益丰盛。笔者精选部分内容,把国学、古诗词等经典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例如:每天早晨来到教室,面对天真的学生们,笔者会带着他们背一段三字经,或一段弟子规,或讲一段历史故事……清风拂面,学生们在古籍的海洋中收获一份世界的宁静。让经典缩短我们与前人的跨距,启迪我们的心田,丰富我们的思想。几百年来,我们华夏民族的先人始终相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孩子小的时候(0—13岁),记忆能力很好。因此,我们应该记住前人的人生经历和智慧,牢牢记住他们,熟悉他们。虽然此时他还不明白国学经典的深刻寄义,但读好经典,并且牢牢地背记,烂熟于心中,就像是一头奶牛先吃草,有机会再反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当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发酵,就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彻悟。如果学生在记忆力很强的学习过程中,不给他一些经典的知识储存在大脑里,没有“厚积”,怎么可能“薄发”?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二、实践活动树立“读”慈孝的榜样

“百善孝为先”,地方北逻慈孝园是一个以慈孝文化作为核心的实践基地,园内的慈孝碑园可见一个个图文结合的石碑,一个石碑一个慈孝故事,如慈鸟反哺、母慈子孝、孝思不匮、慈眉喜目、义方之道、寸草春晖等。此外,园中还立有一些铜像,都是关于慈孝感恩方面题材的,一尊铜像一个榜样,如子女为父母洗脚、儿媳为家婆奉茶、晚辈为长辈捶背等。记得那一次,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去那里参观学习,学生们欢呼雀跃,细细地看,深深地品读着园里的每一个慈孝故事,他们兴致勃勃,收获良多。回来后,在阅读交流课上,每个学生都能够围绕慈孝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读后感受。有学生说:“从此以后,我也要立心改正,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帮爷爷奶奶们锤锤背,多让着比我小的朋友,反正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尽力地去做,因为我要做孝的传承者。”也有的说:“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开心,比如:送一枝花、泡一杯茶、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脚、捶一次背……”这样的实践基地活动,既让“孝”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开始走向阅读的道路。

三、课堂激发“读”慈孝的自信

(一)读书会上勇敢说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班制定“我懂得了      ”为主题的阅读与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每周一节的班级读书会,师生共读慈孝的校本教材,或经典名著《爱的教育》《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书籍,让学生们在班上轮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讲讲孝心故事等活动。这既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又能让爱父母、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记得那一次读书会上,笔者和学生们正分享着《你在伞里吗?》这篇文章,笔者问学生们:轻轻的一句“你在伞里吗?”你感受到什么了?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说这个妈妈真的好爱她的孩子,也有的说这孩子也非常懂事,这么小就懂得孝顺和体贴她妈妈……听完了他们的分享,这时笔者便适时总结,先肯定了学生们心里最真实的感受,接着话锋一转:“妈妈爱女儿,女儿也体贴妈妈,让我们感受到母女之间浓浓的深情,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慈孝,那么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后来,学生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讲了好多父母爱自己的小事。事虽小,但从他们的语气当中足以感受到,学生们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感恩,笔者也从他们的神态上感受到学生们的懂事,空气中弥漫着温馨。

(二)阅读课上触发阅读欲望

阅读课离不开一定的阅读情景,这种情景可以是美丽的图画,可以是动听的音乐,可以是音画结合,也可以是纯粹的语言。不管是何种方法,都要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阅读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学会欣赏,把文字融入到自己的理解当中。如,笔者在上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这篇阅读课文中,先出示一段有关“晋西北”的资料链接,让学生用20秒的时间筛选3个信息,加快他们的阅读速度,接着图片展示“晋西北”真实的画面,让学生们用词语形容,感受真实,然后根据阅读提示去快速阅读,寻找主人公老人创造的奇迹,从中教给学生们阅读的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最后阅读拓展。

师:其实像老人这样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想看吗,但有要求,就是用刚刚学到的阅读方法去理解文章。

这时,笔者在课堂上便巧用信宜市的“十九公”——韦瑶忠的事例,让学生在了解“十九公”甘于奉献、不计报酬、乐于助人等优良品格之余,不忘在阅读了什么内容之后,都问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文本资源、巧用地方“慈孝”资源,丰富阅读内容,并在训练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时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乐说、会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高效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