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01-06苏国琼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50期
关键词:生活化笔者创作

苏国琼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虽然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作文的写作,希望能够通过引起学生与实际生活的情感共鸣,提高作文的写作效果。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却难以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因此,笔者开始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为学生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希望能够進一步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因此,笔者就开始构思,如何更加有效地为班级学生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使得学生整体写作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笔者首先针对本次研究课题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以及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整理以及深入研究;随后,笔者还通过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访谈法等途径,对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以及实践案例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具有较强实践效果以及较高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积累写作素材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表示,想要让文章保持源源不息的生命力,就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这表明了初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作为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重要素材,初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绚烂多姿的生活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究,主动地积累一些生活化的作文素材。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进行积累。

例如,字、词、句作为开展作文创作的重要基础,笔者就结合生活化这一核心观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积累一些常用的、容易写错或者是容易读错的字词,对于一些大家耳熟能像的成语,也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积累,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以及应用自己积累的字词以及成语素材。由于这些常用的易写错以及读错的字、词、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因此,这些积累的素材往往具有更高的生活化价值。而针对一些较为冷门的字、词、成语,笔者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要求熟练的掌握,毕竟积累这些长时间都使用不到的素材并没有太大的操作意义。而针对一些名言警句的积累,笔者则要求学生更多地积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贴近大家实际生活的名言警句以及歇后语,并不要求以及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过多地使用一些华丽的辞藻进行修饰。因为想要提高自己作文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而这些素材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不断地积累以及记忆。

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主动地参与并体验实际的社会生活,对生活进行思考、反思以及感悟。这些都是学生获取一些生活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而作为教师,笔者在教授学生观察反思生活技巧的同时,还进一步鼓励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进行观察。学生可以观察自己家乡这些年来的变化;观察自然环境中,植物动物以及太阳、月亮等的变化;观察生活,进行反复地思考以及深入地感悟。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创作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素养。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写作能力

想要进一步加强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还应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课堂进行优化创新,通过吸收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反思生活的能力,并进一步对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当中提炼出写作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

例如,笔者在每次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都会抽出五分钟的时间,选择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社会问题,让班级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只能抽出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基于此,笔者鼓励班级学生在课后利用周记以及日记等方式,写下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思考感悟,帮助学生培养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感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于作文的创作兴趣。

除此之外,笔者在为学生开展作文教学时,还会重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基于课本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作文创作练习。笔者在为学生教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板块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当中不同人物的言行举止,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说和做之间不同的意义。与此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中存在的“有能力的不如会说的”这一现象,让学生在班级当中,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随后,笔者让学生基于对生活中各色各样人物的观察,以及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讨论,进行一篇作文的创作。由于学生经过前期的观察思考,以及与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对这一主题的作文创作提起了较为浓烈的兴趣,因此有效地提高了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效果。

文章往往都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人、事、物进行记录,作为之后开展作文创作的素材库,并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围生活的意识,强化学生观察记录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笔者班级中,有许多学生在进行作用创作时,有时就会用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作为切入点,进行作文的创作。一位学生结合自己做菜的经历,创作了一篇《我的厨师梦》;一位学生结合自己某天早上起床的思考,创作了一篇《黎明下的沉思》,这些作文都具有写作角度较小,题材较真以及情感较为真实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思考以及情感进行表达。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时,应该更多地用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让作文教学过程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书写自己真实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积累生活化的写作素材,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作文创作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专业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的,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成长。

[本文系茂名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研究项目“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审批号:mjy20190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活化笔者创作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Jazz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性能相差达32%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