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开放环境与产业集聚发展

2020-01-06夏永祥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带一路

夏永祥, 张 雯

(苏州大学 东吴智库/东吴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21)

一、 引 言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连接亚、非、欧的商业贸易路线,最初以对外输出我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为主,之后逐渐发展为东方与西方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互联互通的重要道路。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秉持开放共赢精神,我国追溯古代丝绸之路,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产能过剩与需求多样化现象共存,因此迫切需要优化供给体系来适应需求结构。通过构建新型开放格局,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资源要素互补与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则为供给侧改革与对外开放格局有机融合创造了机遇。2015年,我国政府正式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由思想概念向实质行动推进,也意味着我国开放环境进一步升级。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要素,其布局结构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开放环境有利于开拓市场空间,从而带动产业、资金等要素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进行配置或转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通发展”,其中“贸易畅通”明确强调要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并指出在此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可见,“一带一路”涉及我国开放环境演变和产业集聚发展,对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区间的贸易活动在不断调整,产业活动在不断位移,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区域版图上的熟悉景象。亚当·斯密的分工协作理论、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以及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等为产业集聚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产业集聚也自然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产业通过集聚式布局发展,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并获得潜在的知识外溢效应,[1]亦能有效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并强化市场需求。[2]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会分别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共同推动集聚区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同时,产业集聚通过加强企业联系,使该区域产生外部经济,企业会基于相互信任与互利合作的氛围激发自身技术创新能力,[4]174-217从而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决策效率和新产品产出水平提升。[5]而在开放环境中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6]全球化分工背景下所引发的“产业集群热”会通过创新的中介效用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从而有助于本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7]不过,当产业向国内市场进行集聚时,外国居民福利易在短期内受到轻微的负面影响,但当国内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足够充分时,外国居民也能获得分享性收益。[8]另外,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还集中于演化机理和影响因素方面,金姆(Kim)、黄玖立等学者从传统比较优势角度推出先天资源、要素禀赋等是推动产业集聚形成的源动力[9-10],而波德(Pouder)、约翰(John)认为产业集聚的形成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取决于能够触发集群形成的公司的选址。[11]普伽(Puga)、李世杰等学者认为政府的政策行为是产业集聚的外部动力,易对产业集聚产生直接影响。[12-13]反过来,集聚程度也会影响政府行为,布鲁哈特(Brulhart)、辛普森(Simpson)发现政府易对集聚程度更强的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补贴,[14]苑德宇等人则发现产业集聚水平越高造成企业获取更多政府补贴的可能性越大。[15]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交通条件、生产成本、对外贸易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集聚发展。[16-2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环境在不断演变,如今面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我国开放环境面临进一步升级机遇。探讨开放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联系,有助于借助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所营造的新开放环境,更好地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从而巩固并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二、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开放环境的演变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我国在面对加入WTO、汇率争端、中美贸易战等接连出现的机遇或挑战时,对开放环境进行着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使之更好地契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既承接融合了以往的开放战略,又结合我国时代特点,呈现出一定的突破性和超越性。

(一) 开放格局由“点”“轴”向“面”演变

我国最初以建立“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区的方式来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1979年,广东和福建两省优先实行对外经济活动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等地试办经济特区。之后,国务院相继批准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宁波等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工业发展、吸引外资和拓展出口创造了积极条件。开放探索期的成果促使“点”的半径扩大,涌现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经济开放区。同时,上海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上海浦东区也顺势加快了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对外开放所获得的成就进一步鼓励了我国增加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决心,开放区域由沿海的个别地区逐渐发展为广大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浦东的开发也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逐渐开始形成“轴”状开放格局。同时,开放优惠政策也开始延伸至内陆部分省市和西部沿边地区,为全面开放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我国开放格局由“点”“轴”向“面”升级的契机,其一方面明确稳固东部地区领先的开放地位,另一方面强调要加快向西部开放步伐,同时发挥内陆节点地区的衔接贯穿作用,形成东、中、西部互联互通的全面开放环境。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于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开放水平成熟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经济板块串联起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则重点发挥我国西北五省区(1)西北五省区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与俄罗斯、蒙古、中亚五国等国家贸易以及西南四省市区(2)西南四省市区是指重庆、四川、广西、云南。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区位优势,为实现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创造现实基础。另外,“一带一路”倡议把东北三省融入其中,依靠其与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展开合作的区位比较优势,将其打造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指出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等区域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5个省会城市成为对接东西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可见“一带一路”倡议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以及东北振兴相互融合,由此形成了全面联动式的开放局面。

(二) 开放理念由促进本国发展向打造命运共同体演变

历史经验表明开放才能促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初目的在于改善国内发展环境、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方面通过“引进来”战略引入国外先进的科技人才和管理理念,并长期借助资源、能源与劳动力等传统比较优势吸引大量外资入驻;另一方面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实现了一系列轻工业的全面国产化,大大提升了本国生产力。随后,“产能过剩”一词出现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为了激发本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制造”遍布于世界众多地区。由此可见,中国以往的对外开放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本国经济发展而向世界打开了大门。

中国加入WTO代表世界向中国打开了开放大门,中国对外行为也逐渐开始影响国际体系的运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也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变化造成了重大影响,但不能将其定义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主要原因在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兼顾国内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也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改变国际权力结构的机遇,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沿线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的共生共荣、互利共赢。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中国在面对“天时”“地利”追求“人和”的表现,“天时”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际话语权逐渐提升的时代背景,“地利”表现为东亚集体性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作为亚洲最大贸易体的身份,“人和”则表现为通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民心相通”。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开放理念不再仅仅聚焦于本国利益,更重要的是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转化。

(三) 开放内容由贸易往来向多领域互动演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物质基础薄弱、建设资金匮乏,在当时的现实环境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首要目的在于通过商品贸易往来搞好经济建设。利用开放环境下引入国外资金、出口加工制造产品的方式,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进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其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对外开放向更广泛、更深层次领域拓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反过来,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这便要求进一步打破国家、地区之间的互动障碍。[22]而国内由经济体制向政治、文化、科技等体制的改革,要求对外开放与此形成相互匹配的内容,从而推动我国不断丰富对外开放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五通”建设,明确指出我国同沿线国家进行多领域合作发展的内容。其中,“政策沟通”强调构建多层次的政策沟通机制来实现政治互信和务实合作,“设施联通”强调打通全方位的基础设施网络来促进设施升级和高效交流,“贸易畅通”强调改善各国间的投资贸易环境来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资金融通”强调深化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来推进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民心相通”强调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来塑造和谐舆论环境。由此可见,我国同其他国家的互动内容由贸易往来不断向政治、基础设施建设、信用体系建设、文化传媒等领域扩散,“一带一路”建设则为这些互动合作创造了有保障的平台。

(四) 开放动力由传统比较优势向创新驱动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依赖本国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丰富的劳动力优势,通过输出天然能源、资源以及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被定位为“最大出口国”和“世界工厂”。但不得不承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依赖传统比较优势作为分工定位的发展模式,使我国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环节,这种开放竞争战略不仅使我国遭遇收益少、风险大的问题,也使我国付出了较大的成本和代价。随着资源不断被消耗、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淡化,我国发展步入经济新常态,面临着探寻新的发展驱动力的挑战。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为了摆脱“丰收贫困”的陷阱,我国必须着眼并争取“微笑曲线”的两端环节。“一带一路”涵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我国凭借与发达国家的深入合作,获取其溢出的知识技术与创新思维,逐步实现从“为我所用”带动力向自主创新驱动力的转化;另一方面,我国通过对落后发展中国家的扶持带动,实现能源资源、劳动力优势的有效转移,从而重新塑造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定位。因此,在各国之间竞合博弈日趋显著的开放环境中,我国必须创造并强化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而“一带一路”建设则为我国提供了开放式的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三、 我国开放环境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一) 开放环境影响产业集聚的机制分析

1. 国内外市场的驱动机制

以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等人为代表所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有利于获得成本优势,该理论进一步指出,众多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集中发展所产生的聚集经济属于其中的一个研究层次。然而,生产规模受制于市场需求,需求的有限性则会抑制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来说,国内市场需求容易达到饱和状态,而开拓国际市场可以为规模经济的进一步发挥创造条件。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对应国内市场,投资是扩大国内市场的辅助行为,净出口则对应国外市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可实现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相结合。市场需求的增加导致供给方对规模经济效应更为重视,产业的空间临近性则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国内外市场借由获取规模经济拉动了产业集聚式发展。

2. 国际价值链分工的引导机制

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系统地阐释了专业化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复杂化的产品促使人们对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分工模式的应用逐步从企业各部门之间向全球各国家之间过渡,促使开放型国家逐渐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中。国际价值链分工的目的在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是产业集聚式发展的源动力。在日趋明显的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形式下,生产过程更为片断化和非地方化,各国、各地区通过发挥某一特定分工环节的比较优势,实现相应要素、企业、产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集群。因此,国际价值链分工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引导产业进行集中式区位选择。

3. 技术创新需求的激励机制

熊彼特开创的技术创新理论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角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各国对技术创新能力愈加重视。技术创新需要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同发挥作用,(3)显性知识是指能够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传媒、数据库等编码方式进行获取和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不能借助语言、文字、图标或符号等进行明确表述,需要通过个人经验得以获取的知识。而显性知识的传播成本与距离呈正相关,隐性知识的积累效率是距离的衰减函数,由此导致知识溢出受制于空间范围。同时,全球化的知识流动呈现高度的选择性,为了使知识外溢效应得到更高效发挥,创新研究逐渐从线性范式转向网络范式,其强调了集群式的网络系统可作为知识扩散的关键渠道。[23]226-236开放式的发展使得“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进一步的研究指出通过地理临近效应而得以巩固的集聚性网络可以使技术创新系统更为持久。[24]因此,开放环境下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要求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依赖知识溢出效应的技术创新需求鼓励集聚式的产业网络系统不断构建和强化。

4. 累积因果关系的循环机制

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异军突起,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以及区域增长的集聚动力进行了必要补充。在此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累积因果关系解释了市场需求与集聚发展之间的动态循环过程,为全球化发展规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其中涉及的国际专业化模型,以国家间不存在劳动力流动但可进行自由贸易为假设,分析了能获取丰富中间产品的区域可吸引外部厂商向此集中的前向联系,以及产业集聚构成对中间产品需求增加的后向联系,由此激活了“市场扩张—专业化要求提高—外部经济加强—产业集聚—市场扩张”的全球化累积循环过程。因此,在实行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环境下,驱动集聚经济效应发挥的市场需求增加、引导产业进行集中选址的专业化分工以及鼓励集聚式网络系统构建的技术创新,也均是产业集聚所要追求的发展效果,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中形成了累积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 我国开放环境与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

1. 我国开放环境的变化趋势

为了直观地展示我国开放环境中开放结构的变化趋势,这里对我国2000—2016年31个省市区的进出口比重进行描绘(见图1)。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大多数省市区的进出口比重在研究期间变化不明显,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的空间结构在较短时期内仅发生细微调整,开放结构的空间演变趋势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凸显出来。在四大地区中,(4)本文对于四大地区的划分为:东北地区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地区包含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含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含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东部地区进出口额占比优势突出,其他地区则难分伯仲。

结合具体数据来看(5)本文具体数据可向作者索要。:(1) 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吉林的进出口比重始终处于1%左右及以下的水平,辽宁所占比重则处于2%—4%之间。且东北三省在近几年呈现比重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5.18%下降至2016年的3.30%;(2) 东部地区整体进出口比重所占最高,这得益于其中部分省市。以广东最为突出,其进出口比重在研究期内一直处于25%以上的水平,始终位于全国之首,另外,江苏、上海的进出口比重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北京所占比重也在10%左右徘徊。然而,东部地区整体进出口比重却存在下降趋势,从2000年至2016年,整体比重由88.09%下降至83.27%。其中下降最为明显也是广东,其进出口额占比下降几近10%,不过浙江、山东所占比重则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其他省市在研究期间表现较为波动;(3) 中部地区整体在早年间的开放水平占比很低,2000年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仅有3.11%。不过其开放水平也在进行着缓慢提升,至2016年,其进出口额占比提高至6.46%,其中河南的提升幅度最为明显,表现为1.45%;(4) 西部地区省市区最多,但其开放能力却一直处于劣势。西藏、青海、宁夏等地长期不足0.1%,2000年西部地区整体进出口额占比仅有3.62%。不过随着我国开放政策不断西移,该地区亦展现出一定的开放成效。至2016年,西部地区进出口额所占全国比重上升至6.97%,其中广西、陕西提升幅度较大,分别表现为0.86%和0.36%。

图1 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进出口比重变化趋势

图2则进一步展示出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参与度的变化趋势。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变化波动性最为显著,且西部地区的部分省市区也存在相对小幅度的波动,说明在研究期内这两大地区的外贸活动调节较为频繁。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发达区长期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也应注意其整体开放优势存在衰减迹象。其他地区虽然不断调整开放环境,但开放活力需要进一步释放,开放成果需要未来更长时间得以见证。

图2 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

结合具体数据来看:(1) 东北地区的外贸依存度(6)外贸依存度为一个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表明该地区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的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下降侧变化幅度较大,即在研究期内,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最高值分别为20.24%、20.14%和41.48%,但2016年相比2000年分别下降0.46%、3.39%和7.90%;(2) 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外贸依存度较高且变化活跃的特点。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区多年外贸依存度突破100%,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区也基本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从变化趋势来看,北京和广东基本呈现下降势态,2016年的外贸依存度比2000年分别下降92.66%和67.26%,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天津的下降侧较为突出,福建、山东、海南等地区则呈现波动变化,且外贸依存度自2012年均出现逐年下降现象;(3) 中部地区各省的外贸依存度几乎都处于15%以下的水平。不过河南和江西的外贸依存度递增趋势明显,2016年相比2000年分别提升约8.01%和7.66%,其他省份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其中安徽、湖北的上升侧变化幅度较大;(4) 西部地区除新疆外,其他省市区的外贸依存度也在大多年份处于15%以下的水平。不过,重庆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以及西藏在2012年和2013年均突破20%的水平。另外,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特点多样。其中,广西递增趋势突出,2016年比2000年提升9.06%,而内蒙古则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此期间递减11.23%,重庆、四川、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呈现扁平倒“U”型变化趋势,且重庆和四川的上升侧较长,陕西呈现扁平正“U”型变化趋势,下降侧与上升侧基本持平,贵州、云南、甘肃等地区则波动频繁。

2. 我国产业集聚的表现与变化趋势

第一, 我国产业集聚效应的表现

(1)

当Moran’s Ⅰ指数介于0—1.0之间时,说明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即地理位置临近地区具有相似的要素配置,该值越接近于1.0,表示要素空间集聚效应越明显。表1显示出我国2000—2016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在所衡量的时间段内,我国第二产业产值的Moran’s Ⅰ指数均保持在0.20—0.25之间,说明我国第二产业依赖集聚式发展,且从Moran’s Ⅰ指数的波动变化可推测出我国第二产业不断发生着空间调整与区位转移。我国第三产业空间集聚性于2000年至2004年较为突出,原因可能在于早年间我国第三产业需要部分地区进行集中式领先发展;自2005年开始,第三产业集聚效应突然下降,说明广大地区开始重视第三产业发展,2005年全国第三产业接近30%的增长率亦证明了这一点。而为了更好地配合第一、二产业并服务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第三产业始终表现出较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且未来存在集聚效应增长的可能性趋势。

第二, 我国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

本文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对我国各省市区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区位熵可以反映某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此要素在区域空间中的分布状况,由此可以反映出在区域层面上的产业集聚水平。根据此方法所得到的产业集聚指数计算公式为:

SI_aggloit=(SI_GDPit)/(SI_GDPt)/(GDPit/GDPt)

(2)

TI_aggloit=(TI_GDPit)/(TI_GDPt)/(GDPit/GDPt)

(3)

其中,SI_aggloit和TI_aggloit分别代表地区i在t年份的第二、三产业集聚指数,SI_GDPit和TI_GDPit分别表示地区i在t年份的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GDPit为地区i在t年份的地区生产总值,SI_GDPt和TI_GDPt分别表示t年份全国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GDPt表示t年份全国生产总值。该指数越大,说明该地区相应的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图3描绘出了我国2000年至2016年31个省市区的产业集聚指数变化趋势。

表1 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Moran’s Ⅰ指数及检验

注:**、***分别表示通过5%、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对比第二三产业集聚指数变化趋势,可发现我国大多省市区的第二产业集聚指数变化幅度较大,且地区差异较明显。另外,对于大多地区而言,同一地区第二产业集聚指数与第三产业集聚指数存在可寻的此消彼长规律。

结合具体数据来看:(1) 东北地区中,黑龙江的第二产业集聚度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1.22降至2016年的0.67,吉林和辽宁则长期处于0.9—1.1的水平区间内。而东北三省的第三产业集聚度于大多年份都在0.8—1.1区间内进行波动;(2) 东部地区中,北京和上海的第二产业集聚指数基本呈现逐年递减形势,且指数在大多年份低于1.0,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围绕全国平均水平呈现缓慢波动性下降趋势,而福建、河北与之变化方向相反,天津、山东、海南等地区存在小幅度先升后降势态,其中海南的第二产业集聚指数始终低于0.6。而北京和上海的第三产业集聚指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指数有所下降,天津、广东、浙江、海南等地区的指数也基本在1.0之上,但也难以突破1.2,其他地区则基本围绕0.8—1.1的水平进行波动;(3) 中部地区中,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区的第二产业集聚指数从长期来看呈现上升趋势,但湖南的指数始终低于1.0,河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缓慢递增势态,山西和湖北则贯穿1.0水平,分别呈现出扁平倒“U”型和正“U”型变化趋势。而中部地区的第三产业集聚水平较低,基本都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且各省变化趋势与其第二产业集聚指数基本反向;(4) 西部地区中,除陕西、青海、内蒙古外,其他省市区的第二产业集聚程度在大多年份均低于1.0水平。内蒙古、广西、西藏、陕西、青海等地区的第二产业集聚指数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而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区呈现扁平余弦式波动,甘肃则存在小幅度的下降趋势,其他省区的指数大小波动频繁。而第三产业集聚指数除了西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省市区指数基本处于0.8—1.0区间内。不过西藏自2009年第三产业集聚指数下降趋势明显,且陕西、青海、广西等地区整体上也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他省市区的指数走势则在区间内进行波动变化。

图3 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第二三产业集聚指数变化趋势

(三) 我国开放环境影响产业集聚的面板回归分析

开放环境与产业集聚发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上述的统计分析展示出了自21世纪以来我国开放环境和产业集聚的时空变化趋势,而我国开放环境的空间配置演变是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集聚发展?在我国所面临的开放环境下,各省市区能否通过提升开放水平来促进产业集聚?接下来通过回归分析做出进一步探讨。

1. 变量选择与数据统计

本文利用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来展开回归分析,其中涉及的数据来源于2001—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00—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除了开放环境与产业集聚水平两个变量外,参考相关研究,本文选取人力资源、交通运输、劳动力成本、政府干预以及科研活动作为影响产业集聚水平的控制变量。所有涉及的变量、对应指标及其内涵可见于表2。

表2 面板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与内涵解释

各指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在统计期间内,第三产业各省市的集聚水平均值略高于第二产业,且第三产业样本的离散程度较小。结合图1和图2,开放环境则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其中,进出口比重的极差约为35.85%,外贸依存度的极差约为181.10%,可以认为我国当前的开放环境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均衡。

表3 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2. 面板回归分析

本文借助Stata 12.0进行面板回归分析,为避免模型可能存在的非线性问题,这里将Labor、Trans、Wage以及R&D指标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并且所有变量的Hadri LM检验结果均表明通过1%显著水平的平稳性检验。

首先探讨我国开放环境的空间布局结构对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即以进出口比重作为解释变量,由此建立以下模型:

AGGLOit=α+βI&Eit+γ1lnLaborit+γ2lnTransit+γ3lnWageit+γ4Finit+γ5lnD&Rit+μi+εit

(4)

其中α表示截距项;β为解释变量的系数,表示开放环境对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方向和程度;γi(i=1,2,3,4,5)为各控制变量的系数;μi+εit为复合扰动项。通过对模型(4)进行LSDV估计和FGLS估计,结果说明该模型存在个体效应,进一步进行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有效率。由此得到的面板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面板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通过10%、5%、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模型1的回归结果显示出我国进出口比重变化有利于第二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也说明我国开放环境的空间格局朝着有利于第二产业集聚的方向调整;然而模型2的回归结果却显示出我国开放环境的空间格局调整与第三产业集聚方向背道而驰,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原因可解释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展现出开放发展的勇气与能力,且“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开放政策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东部地区土地、人力等成本压力突出,越来越多的第二产业开始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开放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与第二产业集聚的区位调整存在显著的一致性;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这些较早实施开放政策的省市,但其开放比重优势趋于下降,且从表1和图3可看出,第三产业集聚相比第二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提升滞后性和调整温和性,这种特点易导致我国第三产业集聚对开放环境空间配置演变的反应不够敏感。

另外,其他变量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表现为:(1) 人力资源丰富不利于第二产业集聚。可以认为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下,劳动力资源已经不能作为第二产业集聚的关键推动力量,且就业人数的增加势必需要配置较大规模的生活场地,从而挤占第二产业用地,不利于第二产业大范围集聚。(2) 交通运输往来频繁有利于第二产业集聚但不利于第三产业集聚。货物周转量大的地区表示其对物质生产要素有更高的需求,从而促进第二产业规模发展,而第三产业涉及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大型货物运输频繁的区域往往不利于教育、卫生、金融、文化等第三产业集聚。(3) 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利于第二产业集聚但有利于第三产业集聚。原因可能在于,对生产者而言,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生产利润,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会考虑到成本因素,而更倾向于在劳动力成本低廉地区进行规模化发展;而对于劳动者而言,劳动力成本体现其收入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可促进消费水平提升,从而为服务行业集聚发展提供更多消费侧支撑力。(4) 政府财政有利于第二产业集聚但不利于第三产业集聚。这说明我国第二产业集聚离不开财政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而第三产业的集聚发展更需要市场起决定作用,且由于第三产业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政府的干预更多偏向于区域协调发展。(5) 科研活动增加有利于第二产业集聚。原因在于增强科研实力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而创新离不开集聚所营造的学习和互动氛围,因此企业从事R&D活动会鼓励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发生集聚。

由于我国开放环境空间格局调整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尚不显著,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开放水平是各地区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应进一步探讨开放程度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即以外贸依存度(Ftd)作为解释变量,将其作为指导第三产业集聚发展的依据。同时,考虑到临近地区的开放环境会对本地区造成影响,这里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来分析空间效应下开放程度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依此建立如下SDM模型:

(5)(7)为简化模型长度,其中的CV代表各控制变量,包括ln Labor、ln Trans、ln Wage、Fin和ln R&D。

在模型(5)中,a是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回归系数,反映第三产业集聚指数的空间溢出效应;b2和c2分别是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空间滞后回归系数,反映外贸依存度及控制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wij是我国省市区之间的空间权重矩阵;ui、γt和εit分别代表个体效应、时间效应和随机扰动项。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随机效应模型更具有解释效率,由此得到的SDM模型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SDM模型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通过10%、5%、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SDM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引入空间效应后,我国开放程度的提升有利于第三产业集聚。直接效应显示出本地区开放程度的提升会促进本地区第三产业集聚,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各地区纷纷重视第三产业发展,开放程度的提升有助于本地区更深度地掌握国际热点技术、更精准地把握国际市场需求,这为本地区第三产业创造了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从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要素向此区域流动集中。间接效应则显示本地区开放程度的提升会抑制临近地区第三产业集聚,原因在于临近地区之间更容易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造成较强的要素竞争力,当一个地区通过提升开放水平使自身第三产业发展要素更加丰富时,势必会挤占邻近地区的第三产业市场。该模型中的空间自回归系数(ρ)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也进一步表明临近地区发展会因竞争相对有限的类同资源要素,而对本地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在引入空间效应后,人力资源显现出对第三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说明第三产业集聚尚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撑,也可认为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而科研活跃度与第三产业集聚之间出现负相关变化,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空间效应的存在必然引起要素分配不均衡,科研转化效果受地区经济发展和创新环境影响较大,在发展条件较为薄弱的地区,企业所从事的R&D活动难以向更复杂的第三产业需求进行升级,由此可能出现大量无法支持第三产业集聚的科研活动。

四、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开放环境不断得以调整和优化,“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更是促进我国形成全面的开放格局、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开放理念、多领域互动的开放内容以及向创新驱动转化的开放动力。不过,我国当前的开放环境依旧表现为东部地区显著领先的区域不平衡性,这是区位禀赋优势及早期政策优惠共同合力所造成的无法避免现象。但随着我国开放政策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开放环境也在逐渐得以改善,“一带一路”战略更是为中西部地区开放水平的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效用。同时,在开放环境中,我国产业发展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效应,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集聚效果更加明显。从集聚指数所呈现的各省市产业集聚水平来看,东部地区整体第二产业集聚力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过,东部地区北京和上海两市的第三产业集聚优势始终突出于其他省市区。

通过构建我国开放环境对产业集聚影响的面板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出我国开放环境的空间布局调整与第二产业集聚的区位变化存在显著的正向一致性,但对第三产业集聚的显著性影响还未能展现。而引入空间效应的SDM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有利于第三产业集聚,但由于临近地区之间存在竞争相对有限资源的现实情况,临近地区开放水平提升则会对本地区第三产业集聚造成负面影响。

(二) 建议

通过对我国开放环境的分析,应该正视我国开放资源无法实现区域绝对平衡的现实,且开放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显现突出的调整效果。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推动我国开放环境演变的时代机遇下,各地区应尽可能利用好自身开放环境,令其为产业集聚发展发挥更大效用。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调整需求侧中出口的性质与层次,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定位逐渐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同时,通过供给侧改革引导需求、扩大需求,激发我国产业发展新的驱动力。在此过程中,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营造的开放平台,寻找可以消化我国过剩产能的国外市场,推动全球市场实现“供需匹配”,并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供给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

二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一方面通过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以其专业化、降成本、促创新等优势吸引大量外资入驻,实现“引进来”与产业集群的双惠累积循环;另一方面着眼于沿线国家依旧显著的资源、能源、劳动力等传统比较优势,并发挥我国日益凸显的装备、技术、服务等优势,通过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产业企业“走出去”,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华丽转身。

三是结合我国开放环境演变对第二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在土地、人力等成本优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做好承接东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合理预期与充分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适度规模集聚。同时,中西部地区应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并融合承接产业转移与提升开放水平两项重要任务,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激发产业不断升级,从而实现产业高质量集聚。另外,在产业转移和集聚的前期运作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作用,一旦规模体系较为稳定,就应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四是重视开放程度提升对第三产业集聚的促进效应,在开放政策福利和第二产业发展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的环境下,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布局,使之与第二产业形成更完善的匹配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转化。同时,各地区应积极响应“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合作理念,且国内临近省市区之间应尽可能消除行政壁垒,加强企业联盟合作,避免恶性市场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带一路”进程中,强调改善开放环境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一切发展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应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持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尽可能消除因贸易争端使人民生活陷入水火之中的隐患。同时,应针对市场环境和区域条件,规划或调整好产业集聚规模,避免产业过度集聚造成的严重职住分离、环境污染、交通不便等问题。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带一路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