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2020-01-06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程教学模式课程

冯 宁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0 引言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在“卓越计划”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全力探索工程教育改革途径,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在新工科背景下,迫切需要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工科复合型、综合型人才。

工程管理是一个兼具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综合特征的专业,从总体上看,工程管理专业覆盖面宽、从业范围广、社会需求大。然而,在培养具有工程教育新理念、新质量的创新性人才,服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等方面,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多数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时,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要求,无法胜任相应技术工作,致使建筑业初始就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偏低。因此,探索如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培养“优秀创新型工程师”尤为重要。

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不足

1.1 “标准化”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课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活动计划,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课前设计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当学生想法与教学计划不一致时,教师希望学生根据计划作出回应,并尝试引导学生作出预设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好像预设好的钟表,教学时间、提问时间、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等都设计得很精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存在,忽略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1.2 “方程式化”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性发挥

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智力活动积极性以及创造和探索精神。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目前,普通课堂是一个由纪律主导的课堂,教师强调纪律的严肃性和一致性。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影响学生思维方式,难以发挥学生潜在创造性才能。传统课堂教师处于高位,当老师讲课时,学生们保持静听状态;当老师提问时,学生举手并通过老师允许回答问题,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1.3 “填鸭式”教育学生容易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传统教学评价比较关注最终评价结果但却忽略了对过程的评价。这种教学在传授知识时,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注重强调记忆和思维训练,但没有意识到学习不仅是认知活动的过程,还是一个情绪活动过程。信息交流处于畅通无阻状态,人际交往、观点对峙和智慧碰撞在课堂上很少见。学生总是处于应对状态,缺乏独立探索精神,合作和交流机会较少,很少有机会表达他们的理解和意见,课堂气氛枯燥乏味,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无法培养学生间合作的合作精神。

1.4 “单边教学活动”带给学生消极的学习“体验”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强调结果,忽视过程”,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只重视知识结论,忽视教学中的知识来源,忽略了学生的知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考虑如何使知识讲解得更加清晰、明确和彻底,容易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学关系形成一种我说你听、我问你答的“单边教学活动”模式,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师思考的是如何将前辈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学生,有些老师依然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快速将知识存储在大脑中。这种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学习于学生而言只是一种消极的体验,不利于对学生智慧和个性的引导,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厌学的现象。

传统教学于教师而言成了教授教科书,课程内容由政府和专家决定,教师负责“如何教”,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只能遵循课程计划,发挥“执行者”的角色,很少有机会发挥自身主动性。教学通过单一讲座,只强调知识传播,而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在工程师教育上是很难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工程类课程涉及多个领域,标准规范甚多,课程内容复杂多样,而“单边”教学模式缺乏启发、师生互动及讨论等活动,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学习,缺乏主动性。

1.5 重知识轻能力,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相脱节

学习主要是为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知识在积累过程时,需要思维去运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力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进行,但传统课堂缺乏尊重和服务意识,抑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工程管理类课程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教好;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想象力,也要参与工程实践,并将其知识融入到工程实践中。然而,现实中很多高校由于与之合作的企业较少,受现场条件和课时限制,实践教学部分涉及较少,于学生而言,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学生并不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缺乏成就感和学习热情。

2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1 课堂交互式探究合作教学

探究合作式教学要改变过分强调学习和死记硬背的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主动动手,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掌握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合作的能力。在课堂改革具体目标中做到这一点,才能达到学会学习和创造的目的。例如,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授课上,简单教授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聊,采用探究和合作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引导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和互动者,可采用创设工程招标情景、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

互动式教学还可以其它方式进行。例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首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并把这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做出来,然后在上课时,让同学上讲台把本次课的部分内容讲解出来,再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分析这位同学讲解是否正确,最后老师做出点评,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国家启用新的清单计价方法时,让学生们讨论新旧版间清单计价方法有哪些不同之处,然后大家讨论新版如何去计量或者计价,与旧版差别在哪里,加深学生学习清单计价的印象。

2.2 项目式教学

以实际项目为目标,教师和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实现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目的,项目教学方法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方法。从实践出发,学生成为“主角”,教师转向“辅助角色”,实现教学互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仅使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能掌握实践技能。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转变成创造性实践活动,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是给学生自己的,信息收集、计划设计、项目实施和最终评估都由学生负责,这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关注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项目完成过程。以《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为例,在上机操作时候给学生们相关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实体项目,可以让学生自己把相应内容在软件中操作出来,而这部分操作方法事先不进行任何讲解,利用启发方法,告诉学生软件操作的流程是什么,自己摸索如何使用软件,让学生自己学会软件操作方法,这比教师边操作边讲解体会的更深刻、操作得更熟练。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目标定向的多样性,培训周期短、效果好,具有可控性,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3 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开放,互动的新教学模式,它不同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种理论或概念,将典型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以案例为教材,侧重于既定教学目标,结合教学主题,通过处理和提炼给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实践后的实际案例,通过互动教学过程进行讨论和问答,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工程管理实际工作中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基本原理、概念、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弥补实际操作和实践不足,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积累和内化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案例让学生在课前、课内和课后使用,指导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整合案例,并进入课堂教学提问,督促学生学习,理论经过实践,理解教学关键和难点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员学习主动性。如《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案例式教学使用现实工程中较为经典的案例分析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课后学习案例可通过分组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2.4 问题解决式、探索发现式课程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以问题为载体,设置与关键点、难点知识点相关联的问题,问题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与学生实践相结合,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训练,让学生得益,这需要教师具备控制教科书的能力,有充足的信息来源,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通过教科书、参考书籍、网络、调研等方式围绕问题获取信息,问题尽可能新奇、有趣、可疑,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创造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转变思想,尊重每个学生,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在遇到困难时,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教师应善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乐意接受学生询问。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要求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制造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探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种教学模式因其有其特定任务,且以系统知识和技能为目标,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又注重个性和人格发展。

通过学生独立探究和教师指导,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形成过程,自己总结知识,形成知识,满足学生期望,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使枯燥随意的课程变得生动、紧凑,实施过程重点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做什么,还要熟练掌握,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思考,提高自己思维能力。

2.5 教师+企业高管联合教学

学校企业共同培养合作办学模式解决了学校企业资源共享问题,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聘请企业工程师的方式,传授学生最新的专业知识,课程内实践部分由企业教师用企业项目材料讲授。校企合作加强了舞台环境,用其丰富的硬件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在企业中开展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以“启发式”和“练习”指导方式,体会项目原理。实践过程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关键,首先要求教师详细阐述项目,指出原则和要点;其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都要求师生讨论、互动;最后,对学生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加强合作,将实践课程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责任机制。依托“校企合作、联合培训”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高度重视校友企业深度合作,联系建筑行业校友企业或特定部门,利用其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建设管理”相结合,并在项目建设和学习培训方面进行合作,通过课堂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建筑行业企业与教育通过角色交换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如技术人员与学生、教师与技术人员、课堂与项目等,在学校、企业和学生间形成良性循环,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同时,教师+企业人才联合教学模式也逐步完善了专业教师定期培训体系,校企合作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平台,培养了“双师型”教师,提高了教师专业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企业促进先进研究成果开发和应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6 课程整合式教学

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性理解。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划分较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含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讲述工程项目进度实施中的管理,进度实施过程中还涉及进度纠纷与索赔问题,但在学习过程中它们分属不同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并不能系统联系起来。如果能把相关联的课程内容放在一起,系统进行学习,学生就会对整个概念比较清晰,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随着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式也需要改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除有理论讲座外,还可利用热点知识讲座形式,邀请校内外专家传授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形式讲解理论知识。还可以利用模拟实验系统、网络教学资源,建立在线课程、网络课程、师生互动平台,辅助学生学习。

2.7 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批工程人才,以满足新兴产业需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学科专业竞赛,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竞赛促进学习与教学。

3 结语

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使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现有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发挥主导作用,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以适应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工程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