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众创空间实际意义探析

2020-01-06符湘萍

科学咨询 2020年37期
关键词:众创双创民族

符湘萍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众创空间是继创客空间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创新创业孵化模式。它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创新驱动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来实现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融合的开放式、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一类新型创新创业服务综合平台。随着众创空间在国内的不断涌现,借助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扶持,民族地区各高职院校也开始关注并利用其开放的教学资源逐步开展推进校园众创空间的建设。

一、高职院校建设众创空间的优势

“众创空间”这一概念最早于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时提出,同年1 月28 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发布“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的提议。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众创空间不断发展涌现,根据不同的运营主体,其创办的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也会有所差异。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从面向服务对象和实施功能上来看,主要是针对民族地区高职在校学生和在校教师,其服务功能主要围绕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时结合创业就业、职业创新大赛等相关内容。与普通综合性高校相对比,高职院校更加侧重于采用“一线教学”与“技能培训”工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依托行业与产业来推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更倾向于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高职院校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特征,在建设众创空间的过程中具有其特有的优势。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在高职院校建设众创空间的过程中给予了大量的资金补贴和政策倾斜。国家从2015 年开始,又针对高校双创的清障服务采取了相关的一系列措施,使其行政审批制度得以简化,创新创业成本得以降低、资金投入得到增加、双创环境得以改善,在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下,推动了高职院校通过众创空间来开展双创教育工作。

(2)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围绕着“一线教学”与“技能训练”这两个主导因素而构建展开的。通过众创空间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和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出“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双创精神和双创技能的有效方式。

(3)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利于众创空间的创建与改进。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会重点突出其实践性教学部分,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工作情景化”“实训体验式”“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模式,注重将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应用,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利于让学生从认知自然过渡到实践,再从实践应用过渡到技能提升与应用创新,保证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创新思维可以实现跨越,为众创空间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改进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众创空间建设的实际意义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作为为在校师生双创群体提供双创政策答疑,双创信息搜集,优质项目获取,规范引导管理,必备软硬件平台配置及风险几率降低的校内双创孵化场所,它在实施行业、产业与职业教育紧密对接方面,尤其对于构建新型双创教育培养体系,增强资源对接方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有利于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双创综合素质。众创空间是高职院校开展双创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实践载体,也是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众创空间这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可以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打通一条从理论教学到实训实践,再从创意创新到创业实战的双创教育发展体系。在这一双创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完成的阶段性目标,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具备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创型复合人才。

(2)有利于多方资源的整合,形成良性的双创生态链。众创空间能够整合多方资源,有效地把行业、企业、政府、院校、孵化基地等双创活动主体紧密地连接起来,并充分利用在政策扶持、人员配置、资金支持、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优势,让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落到实处的同时,也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与市场行为有机接轨,在高职院校“一线教学”和“高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特征基础上,建立起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进而形成良性的双创生态链。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就业率问题。众创空间的发展理念是“众创、众筹、众包、众扶”,它为高职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提供了场地设施的同时,也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相关服务。高职学生可以依托众创空间,争取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相关政策、场所、资讯、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降低了学生实施双创的成本和门槛,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通过众创空间的建设,加速推进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改革步伐,在校园内营造起“尚技重工”的教育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双创潜能,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拓展学生的就业视角,使学生有意识地与市场做对接,提升应对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从而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4)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众创空间能够助推“科技创新”与“应用创新”的互融与共生。在众创空间平台上加强校企间的合作,对院校科技“创新链”与社会“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成果间的信息交流,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并通过双创活动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能够提升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可能性及实施资本化的有效性,更好地为民族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服务。

三、结束语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加快众创空间平台建设的步伐,这对于双创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多方资源的整合以及学生创业就业率的提升、地方产学研的融合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众创空间平台建设将对推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改革以及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众创双创民族
我们的民族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