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实践策略探析
——以富顺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2020-01-06张长莉张永莉
张长莉 张永莉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富顺县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富顺 643200)
送教上门是扩大教育对象、延展教育空间、提升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2017 年颁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明确提出:“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1]。特殊教育学校作为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送教上门的质量保证与特殊教育学校中送教上门工作的切实开展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富顺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富顺特校”)立足于学校自身实际,在送教上门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以“三四三”为基础的工作模式。通过送教上门的逐步推进,富顺特校在送教对象能力、送教家长期望值、教师效能感等多方面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获得上级教育单位肯定,作为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送教上门的工作的成果展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送教上门实践探索
富顺特校作为一所县级特校,在落实送教上门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些许思考与经验积累。拟通过对富顺特校送教上门的实践策略进行阐述,为相关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实践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学校领导细致规划,合理统筹送教安排
送教上门的教育对象大都存在着障碍程度严重、家庭位置交通不便、照顾者缺位等困境,送教上门服务是此类特殊学生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据此,学校领导充分考虑教育对象、路线、时间、经费规划等限制性因素对送教上门质量的影响,并作出合理规划,以确保送教上门能够落实到位。首先,对象规划。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障碍类型、身心发展特性等,实行障碍分层归类,以确保个别化教育得以实施。其次,路线规划。学校领导基于对送教上门对象的家庭位置进行合理分析的前提下,提出同位置、同一组的送教路线,以此减少交通往返途中所浪费的时间。再者,次数规划。学校确定一月不少于三次的送教次数,时间安排分别为月初、中旬与月末,以此保障送教上门服务的连贯性与有效性。并在送教过程中学校充分尊重家长的送教反馈动态,在送教次数安排上进行灵活调整。最后,经费规划。学校领导为送教工作提供专项经费,用于送教教师购置相关教具、工作量补助、教师的车旅费等方面,以便在经济上保障送教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优化送教师资队伍,提升送教质量
送教上门的师资队伍一直存在着师资不足、质量不高、队伍单一等问题[2]。为保证送教上门质量,富顺特校提出青年教师与专业且背景的双重定位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标准,确立凸显专业导向、明确团队分工、建构学科统合的送教师资建设与工作思路。专业性的突出将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助于教育对象学习的有效提高。团队合作与分工可以有效解决教师倦怠、个人教育专业能力有限等问题,保障送教队伍的活力与激情。建构学科统合,给予送教学生多方面的学科体验,送教上门的送教内容以三类课程标准为依据,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学科课程和功能性课程里所学的技能,尽量帮助学生“走出去”[3]。
(三)明确一人一案制,建立一生一课表
送教上门是个别化教育的具体实践,“一人一案”的明确提出则是送教上门服务个别化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与质量评价的依据。富顺特校充分重视“一人一案”与“一生一课表”两大送教上门文本的操作。“一人一案”的制定侧重于康复工作的质量落实,配套“一人一课表”的优化教学目标要求。校领导以“内容可操作、形式多样化”为工作思路,以“可视化”的送教上门学生档案为抓手,夯实学生档案管理,形成送教上门的内容特色。为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并重,学校领导将定期检阅送教上门中送教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及时对送教工作中的开展情况进行反馈,以促进下一阶段送教上门工作质量得以提升。
(四)送教支持从始至终,回访机制反馈成效
送教上门的服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因素间的协调配合。富顺特校的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并不是间歇性的教育支持,而是教育服务的持续化、规律化、常态化。从开学之初,富顺特校便有条不紊地进行送教上门工作,直到学期结束。学期送教服务结束之后,学校领导队伍将对送教上门对象进行不定期走访,以“一人一案”“一人一课表”为参考基础,评估学生成效之变化,认真聆听家长意见,结合送教队伍职业效能感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对学校一学期的送教上门的工作质量进行深刻的总结,并以此为优化基础,为下一阶段送教上门的工作提升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也为下一阶段送教上门的路径改革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三四三模式”的送教上门实践路径
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富顺特校逐渐形成了以三段进程、四维主体、三个导向为基础的“三四三模式”送教上门实践路径,此模式中蕴含着富顺特校对送教上门工作高质量发展方向的不断探索与不懈追求。
(一)三段进程奠基送教上门稳步进行
总览富顺特校的送教上门的落实工作,可总结为充足的前事准备、切实的送教行动、深刻的教育总结。前事准备的有效性,是送教上门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基础,帮助整个送教上门的工作目标得以明确、送教队伍充满信心、送教体系持续建设与不断优化。切实的送教行动,强调落实到“送什么”、“怎么送”、“送得好不好”等诸多层面的逐一落实与逐步提升,同时进行送教师资队伍培训,促进送教队伍的再优化,形成送教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送教评价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评价体系中的激励、导向、总结作用,促进送教上门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而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始终处于一种高质量的水平上。
(二)四维主体保障送教上门落实质量
富顺特校为保障送教上门工作得以有效推进,建构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教学主体、家长协助参与、学校宏观把握的四维主体合作机制。教师与学生共享共建,注重送教内容的个别化服务,为送教学生增权赋能。送教教师尤其注重家长在整个送教过程中的参与作用,鼓励家长积极担任助教教师参与孩子的教学工作,教导家长如何对孩子的送教目标进行再教育与再巩固,积极实现家庭的期望目标与教学实际目标间的有效达成。学校领导作为衔接特教教师与家长需求之间的沟通桥梁,将对整个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情况进行宏观把握,并积极为送教对象一下阶段的合适性的教育安置与转衔提供选择。全方位送教主体的分工协作,将送教上门服务形成一个规范、完整的体系,让送教上门工作能够更系统地服务于特殊家庭[4]。
(三)三个导向助力送教上门持续发展
1.质量导向
提升送教质量导向,进一步规范化送教内容的文本操作。针对“送什么”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学校领导将成立送教科研小组,对送教上门工作的过程性材料进行汇编,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送教案例,编撰《富顺特校送教上门案例集》,推动送教上门的持续发展之路有可借鉴的操作蓝本,以解决送教上门内容中,文本操作不规范、流于形式等弊端,保证送教上门质量。其次,注重科学评估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服务方案的建立。针对性地评估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学校将基于送教经验的积累与总结,进一步着手进行校本化送教上门评估量表的编制,以此探索出更具有区域特色的送教上门服务。
2.支持导向
建构送教支持导向,完善以区县为单位的送教上门制度,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是特殊教育学校应该遵循的要求[6]。随着特殊教育发展的模式转变,众多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积极的角色转型。富顺特校作为具有双重定位模式的特殊教育服务平台,基于身份的特性,富顺特校将立足于特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之根本,落实送教上门的教育质量服务,也将充分发挥资源中心的指导与建设作用,优化送教上门的支持体系结构,为送教家庭提供信息资源支持、政策服务支持、心理咨询支持、康复方法支持等,建设多元性的支持服务与资源服务。
3.整合导向
送教上门逐渐形成以特校教师为主,普校教师为辅,残联等部门配合的多方关注、协同实施的送教队伍,提供专业的服务[7]。富顺特校将立足于现阶段的教育条件,促成教康整合、医教结合、普特结合、学前融合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与衔接安置,尽可能地实现让每一个不同障碍类型、不同障碍程度、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儿童均能获得适应性的送教目标与安置形式,促进送教上门工作的落实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特殊需要家庭,帮助送教上门工作实现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升。
三、结束语
从十七大报告的“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的“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的“办好特殊教育”,体现出国家与社会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与质量的期待。送教上门是一场坚定行走与发展并重的特殊教育行动,富顺特校将在这场行动中,积极发挥自身的光与热,帮助每一个特殊儿童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