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方言民歌
2020-01-06何琨
何 琨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江苏昆山 215300)
我国的56 个民族共有80 多种不同的语言和地区方言,而我国方言又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北方方言、赣方言。
正是因为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使得民歌资源也非常丰富,听乡音,忆乡情,那么,如何让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对于陌生的、带有浓郁地域差异的方言歌曲产生兴趣,让他们学唱、会唱、乐唱?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就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在聆听一些优质课堂的所思所得中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方言歌曲带来的学习乐趣
方言多种多样,十分有趣。一句“干嘛呢”,贵州人说“搞懒样”,湖北人说“搞么子”,河南人说“弄啥咧”......不仅说法不同,语调不同,语气也不同。
当你身处异乡时,偶然听到一句乡音,顿觉亲切,恨不得立刻凑上前去攀谈几句,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见,方言无形间就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它能够让人有归属感,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象征。试想,如果全中国只有一种语言,从那该多么乏味啊!
在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上,一到六年级几乎每一册都会出现几首具有浓厚地域风格的地方民歌。当学生唱起自己家乡的方言,自然也会学得轻松,学得像样,在学习中会投入热情,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记得我在教唱本地民歌《姑苏风光》时,曲调选自于民歌套曲《大九连环》,整个套曲是由五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联结而成的民歌套曲。 在这首歌里出现了很多一字多音的唱法,一个字对应了好几个音,使得歌曲听来委婉动听,像潺潺的流水一般。本来苏州话的语调听来就是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又不失顿挫,尤其女孩子说起来更为动听,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再结合固有的语调和节奏,的确给人一种“温软”的感觉,班里有一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讲“吴侬软语”,我在教唱时,提醒学生在发音上比较靠前靠上,把普通话中的翘舌音都唱成平舌音,所以它的发音方式就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
在教唱过程中,很多外地的同学说的没有本地学生说的那么地道,他们就会自发地一遍又一遍练习,而本地同学在一旁会充当起小老师来,这样,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很容易建立起来了。
吴方言是南方方言中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的一种,而与之相对的北方方言就显得粗犷豪放许多。
五年级音乐课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则带有着浓厚的河南梆子腔。在课程开始之前,我用河南方言和学生们打招呼,河南方言特别有意思,咱们来学上几句?(如:好的、行、没问题:中 ; 不行、不好:不中 ;惊讶的语气词:乖乖 ; 女孩:小妞 ;男孩:孩儿等。)异地不熟悉此方言的学生,会觉得好奇,腔调风趣,唱起来非常有意思,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从网络上找到一段河南豫剧《花木兰》选段中的《谁说女子不如男》让学生观看,从中我们找到了河南民歌的起源是从河南豫剧中演变过来的,加上音乐的带动,还没等播放完,已经看到学生们迫不及待的跟着模仿演员的唱腔和身段了。如“和”发音“huo”“你”念成“nen”,每一个简单字音的变化,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发音上的改变,更是河南文化的传播与浸染。仿佛自己是来自河南的孩子,唱着家乡的歌曲,这些独特的韵律,各具特色的方言,朗朗上口的曲调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音乐滋养。
二、教唱方言歌曲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唱方言歌曲的局限性在于老师和学生们大多只掌握普通话和各自家乡的地方方言,在教唱一些地域性的方言民歌时,大多是靠听录音来记识,在处理一些比较容易听懂的方言歌曲应该没问题,但在闽南语,或是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发音和汉语相差较大时,且不能很好理解歌曲原意,教师们自身可能也会有些力不从心,在一些细节处理上,难免会有发音不到位的地方。这样的歌唱教学就显得比较表面化,会达不到深层次的教学目标[1-2]。
其次,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无法进行自学,在教学时只能运用口口相传的学唱法,学生能从歌曲旋律中感受到地方特色,更重要的富有地方魅力的方言却不能从歌曲中体会到,这样的学习不够深刻。
最后,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上,几乎看不到对地方方言的备注解释和发音标记,在学唱时,硬背难免会有些吃力,所以笔者认为,教材编辑们搜集整理地方音乐及备注方言歌曲,需要花上心思及精力,但这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办法与建议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音乐的启蒙期,也是了解音乐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今网络的发达和各种网络平台流量信息的大量干扰,大量的流行音乐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学生已经很难在课本外以及课余时间去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拥有更加多元的途径去获取知识,网络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用它,教师和家长的引领显得格外重要。借助这些课外的资源,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歌曲。
此外,教师在平时需要多多积累,为日后指导学生演唱提供指导,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好音乐学科的审美体验、社会交往、创造性发展及文化传承价值。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像父母学习,他们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会不同的方言,学会了可以带到课堂和大家分享交流,更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四、结束语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创设出一个更具发散性的音乐学习空间,音乐课堂会有更大的突破,孩子们的歌声会更加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