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宽相济,让爱永远
2020-01-06邓建宏
邓建宏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莲花中学 甘肃天水 741600)
一、爱,不等于宽容缺点
有一种“破窗效应”,它说的是,如果有人打碎了窗户玻璃,而坏玻璃又得不到及时更换,就会给其他人一些暗示性的纵容,导致更多的玻璃被打坏。类似这种破窗效应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经常遇到。比如,由于没有及时制止个别学生不交作业,导致故意不交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姑息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导致大部分学生书写马虎、凌乱。班级管理也是这样,往往由于刚开始没把班级管好,存在的小问题没有被及时处理,从而影响了班级班风,甚至导致班级非正式群体抬头,“邪气压住正气”等严重问题,给以后的班级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学生偶尔犯错、有不同的想法我们是允许的,但允许不等于放纵,就连学生犯了原则性的错误都没有受到批评,甚至还不恰当地给予了表扬、鼓励。我们允许孩子把太阳画成方的,但绝不允许孩子拿笔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孩子们正处在是非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适当地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如果总是“宽容”学生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导致的错误,就会助长更多的“破窗效应”发生,从而导致更多原本完好的玻璃也遭到破坏[1-2]。
是的,我们对学生的爱应当是理性的,爱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宽容、迁就。事实上,严格与严酷不同,惩罚与打击不同,必要的严格与惩罚,只要在孩子的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只要能促进孩子的自省与发现,是有利而无害的。“严师出高徒”永远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教育上的两句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道理,一是严师出高徒,二是名师出高徒。在我们追寻名师境界的前提下,做一个严师也是必要的。著名儿童问题专家孙云晓曾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中,也必须有这样的理念,并且要积极探寻惩罚中的“度”的问题。严格不同于惩罚,惩罚不同于体罚,体罚不同于伤害。我们反对体罚、反对打击、反对伤害学生,但适度的惩罚、严格的要求、合理的刺激是不能缺少的。这与社会倡导的开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并不矛盾。严宽相济的实质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二、呵护自尊,引领成长是至爱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散文——《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在这个谈“打”色变的时代,有些时候是需要一点惩罚的,当然,惩罚的前提是不能造成伤害。而对于学生由爱产生的赞美,也要慎重使用,这其中有过度使用的负效应,还有激励本身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做到严宽相济呢?
现在的学生,普遍并不缺乏生活上、物质上的关爱,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长的关爱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孩子的需要。而孩子们缺乏的恰恰是心灵的呵护、自尊心的尊重、成长的引领、成功的自信,这是教师之爱的着力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学习之苦与孩子的获得感、愉悦感结合起来,让学生快乐学习、苦中作乐,对学习产生兴趣,充满期待。老师要爱学生,更要把爱学生的真实情感贯穿到整个课堂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的温暖,努力使我们的课堂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信赖的情感场。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感、有成功的喜悦,而且是每堂课都有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他们正确地、勇敢地看待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并且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取得进步,这才是学生真情实感表露的重要因素。爱的标准是培育学生的幸福感。作为学生来说,幸福感是他们最美好的生命体验,幸福感的建立能够持续,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勇气。所以幸福体验是学生必须获得的教育收获,也是教师爱的出发点。
三、严格管理,让爱开花
一般认为,教师的下列几种行为,对制止学生的不端行为不利。
不闻不问——不重视学生不良习惯对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或者认为这些问题应该是班主任或学生家长去纠正的,把问题推给别人,自己不承担责任。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会给自己以后的教学、管理带来许多麻烦,毕竟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里进行的。
急躁武断——限制学生活动,处处防范,经常训导学生,不苟言笑,一脸严肃,学生望而生畏,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行为失常。老师的急躁武断,往往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后果。第一,随意判断,妄下结论。当学生违反纪律时,常常不仔细调查事件经过,不考虑实际情景,轻易下结论,导致处理结果与事实不符,造成师生关系对立,教师气的够呛,学生心里不服。第二相信谣传,混淆事实真相。片面相信学生传言,主观武断,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常常被学生的过失激怒,认为自己的尊严受损,权威受到挑战,便对学生进行言过其实的责备,向学生发泄不快。第三啰啰唆唆,婆婆妈妈。这类老师喜欢说教,大事小事总爱唠叨个不停,认为说教多了、嘱咐多了,总有几句学生会听进去,总会有一定的教育效果。其实结果适得其反,往往是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的厌烦情绪,增长他们对纪律的漠视。唠叨和纪律间往往具有负相关,教师说教越多,学生对纪律越厌烦。教师要极力避免学生的课堂厌烦。其避免措施有: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使课堂显得很新奇,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变化教学活动的内容,变化教师的例行活动,变化教学方法,变化教育工具和媒体,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等等。
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在这里,宽严相济更多的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循善诱”“顺木之天”。这些经过历史验证的教育真理,具备同等的实践价值,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全面看待教育问题的角度。
真爱是没有价值的,但是真爱不是僵化的、死板的,是有艺术性的。对学生来说,失去原则的爱是自私的,是有害无益的。同时,失去爱心地一味严厉,只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那么,“宽严相济”就是建立和谐教育的不二选择,也是使学生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选择。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上要严格要求,而在学生的标新立异、个性发展上要有耐心,要有“宽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