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2020-01-06林木湫李东鸿莫夏杰罗慧懿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训大学生教育

林木湫 李东鸿 莫夏杰 罗慧懿 方 欢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佛山 528100)

0 引言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在创业中具有较大优势。据有关调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具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已高达七成,但大学生实际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却与之形成巨大反差。大学生是我国创新创业的一股强大力量,如何更好地利用这股力量,需要高要做好对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成功率。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能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无论未来创业还是就业,都对大学生发展大有裨益。

国务院2018年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生缺少创业实践经验

大学生生活学习长期局限于大学校园,缺乏社会交流,社会经验不足。而大学生课堂学习偏重于理论学习,很难获得实践机会,同时缺乏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获取市场有效信息的渠道有限,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考虑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创业实践经验不足,无法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有效解决实际经营中面临挑战的能力不足,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下的原因。

1.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1.2.1 高校创新创业理念落后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某种程度上保留着“老一套”的教育理念,还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当今时代已无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高校的创新创业理念亟需改变,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2.2 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方式单一

在我国,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创新创业教学设计中,对大学生创业所需理论知识传授普遍欠缺,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操作能力有机结合的课程内容更少。课程设置单一,以传统说教方式灌输知识,学生自主性不高,教学与社会创业实践脱轨,导致大学生思维模式固化、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创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2.3 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匮乏,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基本上以就业指导为中心,创业指导老师主要以学校学生工作处老师为主,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创业经历,注重理论教学,难免出现照本宣科现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除了高校教师外,可以邀请校外企业人员来校任教,或者是邀请接受过创业培训教育的专业人才。对于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组成应该优化组合,以改变师资匮乏的现状。

1.3 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国内高校与企业合作方式较为单一,大多以应邀出席企业家、创业家座谈会、拉赞助、校招会等方式进行合作。合作方式较为简单,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而这种过于单一的合作方式则会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难以以企业为依托。

高校与企业合作主要目的基本是解决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工作,企业则是解决内部人力资源需求,这样的合作并未充分调动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校企育人制度没有落实,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经验,不能真正用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当中去,校企合作机制存在较大缺陷。

1.4 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保障机制乏力

高校大学生创业面临许多现实难题,需要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如降低企业注册资本门槛、提供创业鼓励资金、减免相关税收费用等。但由于相关部门、高校在贯彻落实政策过程中的缺位,导致创业政策不能及时有效地宣传到位,并出现职权缺失、相互推诿等现象,使得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保障机制乏力,创业大学生无法获得到国家政策支持,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 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2.1 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建设

2.1.1 重视高校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创业课堂是学生了解创业知识的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创业价值观的重要环节,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动机和创业价值观。坚持以创业素质、创业精神、创业价值观培养为中心,让学生在创业认知、心理和价值观层面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规划并设计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下,制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与教育团队的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并不断鼓励并推动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导师,同时,聘请创业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导师,以此打造一个专兼结合、高质量的双创导师团队。

同时,高校课堂教育不能局限于线下课程教育,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利用专业、高质量的创业视频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学习,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形势分析、政策解读,树立良好、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2.1.2 开展创业知识讲座,开拓视野

创业讲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开拓视野。在创业课程中,高校应定期邀请企业、科研院校、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充分发挥其创业、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创业基础知识的讲解、案例的分析、时事政策的解读,以及对当前创业环境的剖析,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其思想,开拓其视野。

2.1.3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共赢

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大学生在企业规范管理、市场运营、营销渠道等方面提供指导与支持,为大学生的创业演练提供帮助,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定期组织学生走访企业,并为大学生讲授创业企业当前的行业背景、业内实务等内容,讲解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工商、税务、项目管理等问题,使学生增加对创业各环节的感性认识,提高大学生对创业各个环节和关键点的把握能力。

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引入企业文化资源营造校园的创业文化。并以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为载体,逐步开展企业家论坛、创业沙盘、创业沙龙等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体验企业文化与发展理念。

2.2 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建设

2.2.1 构建创业模拟系统,培养学生创业实训能力

完善的创业模拟系统是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训能力的重要一环。高校应引进创业模拟培训系统,建设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等载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在创业模拟系统中,以初创公司模拟经营为项目载体,实行项目负责制。学生通过系统对项目进行运营,逐步实施初创公司的一系列业务活动。使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实训过程中,学习并了解企业的运营系统,认识创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体验战略选择和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培养创业者洞察市场、合理理性的决策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训过程中,提高团队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突破各部门之间的分割限制,增强学生的抗挫抗压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提升创业实训能力。

2.2.2 开展创新创业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大赛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产学研”应用的平台。在比赛过程中,大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初创公司项目的实施过程,明确自身项目的核心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通过创业团队的精诚合作,充分发挥出团队成员的特长,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因此,以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载体,有利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创业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2.3 健全创业实训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实训的整体效率

构建创新创业管理制度,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校应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制定合理的项目考核制度,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中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在健全创业实训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应考虑高校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分工,以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提高学生创业实训的整体效率。

2.3 创业实战平台建设

2.3.1 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常态化。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实战创业,政府与高校应积极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提供强实战、全方位、系统化、全生态的创业综合服务。政府应鼓励高校与平台软件开发者合作,以大学生创业需求为基础,为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多层次的创业服务,打造一个集服务式、平台式与轻资产模式为一体的创业服务平台。

创业服务平台可以集视频教学、创业服务于一体,以创业大学生为中心,以提供创业具体操作服务为导向,重点打造包括公司注册、执照办理、专利申请、法务税务登记等相关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孵化创业项目的成功率。此外,创业服务平台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合伙人推荐、专利保护、行业资讯推送、专业问题咨询、融资投资对接、人才培训等相关配套服务,助力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2.3.2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创业成功率

创业服务实战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运营模式。在线上,为大学生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创业导师和专项人才提供创业知识与资源共享、创业各项咨询服务的交互平台。在线下,创业服务平台可以聚集一批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打造新领袖社群。在增加创业者粘度的同时,为创业者全程赋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辅导、初创公司业务办理、项目策划、商业模式创新、运营能力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渠道招商创新等基础服务,也包括成长型企业的战略重构、企业变革及资本运作等一系列高端服务,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3 结语

从理论课程、模拟实训到投入实战都应合理有效的利用高校、企业、社会的资源,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系统化的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学习、实操应用与创业咨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大学生正式开启创业项目的实施。

帮助大学生在模拟创业实战训练中解决创业疑难,更清晰地了解企业运营流程,更系统地完善创业项目,提前执行并适应创业操作事项,确保大学生在了解创业、尝试创业、深入创业中不断培养创业思维,在理论学习与实战学习相结合的创业咨询平台中创造个人的真正创业成果。通过企业专业人士的项目反馈意见不断改善创业方案,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不断检验项目可行性,以饱满的热情踏上创业征程,实现创业理想。

猜你喜欢

实训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