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征及启示

2020-01-06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育学生

郭 静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0 引言

哈佛商学院于1947年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一门课程——“新企业管理”,迄今为止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历经70余年发展,享有“硅谷心脏”之誉的斯坦福大学、“世界理工大”之誉的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性代表性大学。从总体上讲,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科学课程体系,呈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先进、师资队伍支持保障有力、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规范科学等特点。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征

1.1 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上,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和打造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美国高校中,百森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殿堂级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全不同于以解决人们生存生活为目的的就业培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着眼于国家发展需要,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着重于长远规划,把造就最具革命性和创新性的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教育理念是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另外,在教育理念上,美国高校还非常注重高校与高科技企业的深度融合。例如,斯坦福大学占地面积广阔,为实现与高科技企业的密切融合,进而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会,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特曼毫不犹豫地将学校部分空地廉价租给高科技公司使用,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科技阵地硅谷,这样正确的决策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正是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突出成绩造就了斯坦福大学这所世界名校的地位。

1.2 完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主要呈现出3个特点:①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系统性非常强,包括创业基础理论课、创业实践课程、紧密结合专业的创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各类型高校依据自身办学优势与实力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例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和创业研究中心联合开发了创业基础理论课,包括创业基础、创业融资、私募股权、产品发布、创业市场研究等课程;通过设立创业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进行实践课程,还为学生提供在学校外部创新型企业实习的机会,增强学生创新创业体验;紧密结合专业创业课程主要由相关专业院系开设,有针对性地在某一专业学科领域开展创业教学与指导。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校在创业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各具特色,如马里兰大学每周五组织创业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向创新创业专家、企业家、投资人等介绍自己的创新想法,还可以利用此平台寻求创业合作机会。②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开展。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一向主张实践重于理论,以行动和经验为导向。在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上,美国部分高校通过开设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教育安排大学生参加不少于9个月的劳动实践。例如,马里兰大学推出“边做边学项目”,学生参与这个项目每周会有固定时间与企业家一起工作,有助于学生企业家精神培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③重视组织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竞赛,其中斯坦福创业挑战赛、斯坦福社会运动挑战赛、斯坦福社会创业挑战赛赢得了全校学生的青睐。在麻省理工学院,从创业竞赛中诞生并走向成功的创新创业企业数量非常多。可以说,美国高校创新创业竞赛,搭建了学生与企业家、投资家深度合作共创项目的桥梁,提升了高校学生创业实践能力,降低了创业失败风险。

1.3 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专业教育,对师资有特殊要求。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呈现以下特点:①严格选拔课程专兼职教师,在教师来源比例上,企业高管、创业成功人士和创业成功校友等兼职教师占据较高比例。为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佳,重要的创新创业课程由专兼职2位老师共同出现在课堂上联合授课。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管理》课程由两位老师同时讲解,一位是学校理论知识丰富的教授,另一位是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的企业客座教授。《技术创业》和《创业机会识别》课程同时安排3位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外聘教授讲课。②注重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美国学校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开设创新创业论坛,为所有专业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③强化教师创新创业实践。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特色创业项目和企业实习,体验创新创业的真实过程,以此丰富教学经验。由此,美国高校打造了一支教学能力超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领先其它国家的制胜法宝。

1.4 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

一是打造良好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美国拥有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宽松和自由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环境,推动专兼职教师间的频繁交流,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二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的创业实践。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学生,在创业实践上给予支持并全方位跟踪指导,甚至为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学生能够成功创业设立了专门的资助保障机构。为提高黑人学生创业质量、创业数量及延长其企业寿命,百森商学院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支持项目。

1.5 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

为防止部门间权责不明、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美国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机构,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序和依法运转。斯坦福大学组建了斯坦福创业网络,为充分调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创业研究中心、技术许可办公室、社会创新中心等机构全部囊括进去,由斯坦福创业网络统筹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麻省理工学院设立创业中心,整合创新创业资源,致力于开展创业管理、创业政策和创业投资等方面的教育研究,从而形成了一个密切结合的有机网络系统,共同促进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2 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2.1 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高等教育要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而不仅仅只是传授基础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要使广大高校管理者和工作者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伟大工程。我国高校要牢牢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利时机,深刻领会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切实提高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学科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兼具理性认知和行动自觉,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引领型人才。

2.2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展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倡导和鼓励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学生专业特点开设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从而广泛培养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是要深挖典型,建立一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的典型院校,面向已经初具规模和特色的部分创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及 MBA 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提高班、精英班等。三是组织专业人才编写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特点的优秀教材。通过以上途径建立全方位系统化课程体系,为学生进行高质量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切实的课程保障。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严把入口关。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多是从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转型而来,缺乏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很难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不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和质量。在师资引进上,应该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在专职教师引进上,应该引进管理学相关背景专业、创新创业意识强的高层次人才。例如,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科学研究成果丰富且有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经历等。在兼职教师引进方面,要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同时能够保证足够的教学时间,然后为其组织专业化教师技能方法培训,确保其具备高校教师所必需的教学技能和素养。二是严把考核关。通过学生创业成果数量和质量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好坏,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考核机制,以及上通下达的教学反馈纠正机制,促使教师队伍自我提升。三是严把培训关。做好创新创业论坛和讲座规划,积极邀请创新创业名师、优秀企业家定期到高校进行讲学,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选送骨干师资力量到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达的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等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和访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高层次教育人才培训培养,有效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2.4 完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国家要强化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高校也要制定自身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并有效实施。二是高校拓展创新创业融资渠道。除政府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投资外,各高校还应采取设立专项基金、吸引企业基金、著名校友捐赠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立法保障。高校作为创新成果研究的重要渠道和场所,对我国科技创新起重要作用。但高校面对一些学术造假、创业实践基地单方面毁约等问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立法保护,对一些学术造假的教师和科研团队采取严格的惩罚制度,对创业实践基地单方面毁约的相关企业,纳入诚信考核,加大处罚力度。

2.5 形成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

管理缺失会使高校创新创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高效管理层要意识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长期而重要的教育工程,必须通过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构建运行通畅、组织有序的管理架构,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整合并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资源。美国高校成立了创业服务中心等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全部教学、科学研究及其它教学教育服务工作。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则往往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各职能部门共同管理,往往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互相扯皮、推脱责任的局面,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我国高校要加快建立专业的独立管理机构,形成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配套学校内部资源,形成中心统筹管理、其它机构辅助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架构,保障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总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美国高校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并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国内高校必须树立国际视野,立足自身实际,辩证吸收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和经验,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为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题解教育『三问』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