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与实践探索

2020-01-06张云青白艳玲高宏屹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双创融合教育

张云青 李 理 白艳玲 高宏屹 刘 瑛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130103 )

0 引言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说:“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孙春兰副总理指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深化和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窄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导师队伍能力欠缺、实践平台匮乏、合作网络和资源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等瓶颈问题亟待破解。作为教育者应该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仅把它看作社会的一抹“流行色”,从而将其平庸化为实用主义的“技能教育”、急功近利的“致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和精神教育,要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时代精神,以创新精神赋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新的内涵。唯有在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精神与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培养出社会和企业发展所期望的人才。

1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决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价值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赋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和载体,作为展示当代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下才能实现最终发展目标。

1.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

强化“思政与双创”价值理念的双向构建,一是构建学院内生动力。以价值理念的转变为先导,着力推进非结构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规划人生目标,实现自我约束管理;着力推进学习情境教学方法,促进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与实践课堂深度融合,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种乐于接受、知晓寻求知识并积极参与实践的学习环境。二是构建社会外在动力。按照新时代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德技并修的协同育人理念,激发青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青年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同时,营造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环境,为青年学生提供孵化服务平台及一系列政策扶持,以回应社会发展诉求。

1.2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价值机制

积极探索价值引导激励机制、价值渗透认同机制和价值干预制约机制。一是强化激励机制,以匠人空间为实践育人载体,引导青年学生规划学职生涯目标,将创新思维、创业意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引入认同机制,在引导青年学生追求人生价值过程中,将精神需要、成就动机及兴趣爱好作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引领青年学生树立人生梦想,激励青年学生将自我需要与奉献社会作为人生价值追求。三是建立约束机制,面对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给青年学生带来的影响,通过情感融化、事理说服、行为约束等有效措施,引导树立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针对青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与困扰,采用自我调控法、疏导咨询法等,引导青年学生在其人生道路选择上作出正确的判断。

1.3 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载体

在推进深化“两教融合”的进程中,以方法创新引领价值载体构建。一是重构课程设置。调整公共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并与职业生涯教育课融为一体;促进“专创融合”,将创业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课程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机融合。二是改进教学方法。以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切入点,形成三次课堂教学链式互动,实现“双向构建”同步发展,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强化网络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利用网络载体,通过选修网络精品课程,引导青年学生构建双向价值观并将其融入自我人生发展规划中,从有效促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共同发展。以社会实践教学为价值载体,采取各种方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载体,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创新创业,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为自身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确定适合个人成才成长的目标方向。

2 “两教融合”模式创新实践育人发展路径与探索

自创建“双创”示范高校以来,逐步加深“双创”教育认知,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提出“思教带创教”的创新思路,以5678匠人空间孵化器为载体,以实践教育链式协同育人为主体,着力推进“两教”深度融合,分级实施,梯次推进,积极探索学生成才成长持续发展机制。

2.1 上好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

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主题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与生涯教育融合。首先,注重以文化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将吉林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教育体系中,以“立德端行知荣辱,文明修身树新风”主题演讲比赛、参观杨靖宇抗联密营烈士陵园、教育科技文化三下乡等为题材开展实践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入学新生养成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体验抗联生活、重走抗联路,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着力解决好新生入学的职业定位、生涯规划问题。自2017年以来,采取以赛代练、课赛融合方式,持续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反哺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引导新生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个人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并分布实施阶段性计划目标,同时利用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监督目标计划执行。通过实践育人的方式,使新生更加明确学业职业生涯目标定位和成长路径。

2.2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着力转变学生学习为了考试的思维方式,促进思想引领与知识竞赛融合,启动知行合一行动计划。首先,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在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榜样激励等方面的价值观教育功能。重构学生思想引领孵化平台,加深理解课程思政知识内涵,以“课赛”融合的引领模式,典型培育和示范引领方式,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材,从个人层面"爱国"入手,开展党史国史实践教育活动,举办进院系、进班级的“爱国、爱校、爱家”主题演讲系列活动,使学生思政课程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第二,将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心理健康、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基础课堂教学知识融为一体,开展各种形式、灵活多样的公共基础知识竞赛,如“文明修身、健康心理”、“三全育人”知识竞赛;“奔跑吧!青春”、 “微视频、微电影”设计大赛;“弘扬雷锋精神,传承长信美德”主题演讲大赛;“舞动青春 筑梦长信”迎新晚会等,既融合了公共基础知识链,又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

2.3 弘扬匠人精神强化匠心教育

以新一轮深化教育与经济改革为契机,促进“工匠精神+专业技能” 融合,以匠人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引导学生加深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使其认识到精神理念体现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等精神特质;思维状态表现为思维创新和对事物的激情;价值取向是职业理想、职业形象和专业情感等的综合体现。工匠精神·即“匠人精神”,是传统手工业者和互联网+制造业者应具有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是世界、国家、民族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第二,提高大学生的“质”,提出“践行核心价值,培育双创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打造长信匠谷”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匠人空间设置典型人物墙,以大国工匠、首席技师、技术能手、大赛获奖选手等典型人物为榜样,以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反哺课堂教学,巩固专业知识。分别采取院系虚拟项目赛、企业车间实物项目赛,同时以逐级选拔方式,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共青团、教育、妇联、非公党建、科技、行业协会、企业联盟和大型企业的各级各类赛事,2019承办共青团吉林省“振兴杯”计算机程序员赛项,并参加共青团全国“振兴杯”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巩固和拓展了专业知识。

2.4 强化职业素养提升创业意识

突出高职能力本位,创新孵化服务平台,促进职业素养与创业意识融合。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实施职业理想、职业形象和职业技能包保驱动工程,以大国工匠李万君等典型引路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塑造良好的高职学生职业形象,展现适合职业特点的人格魅力,掌握适合岗位需求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其真正体悟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在人生观的指导下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实现自身发展。第二,引入虚拟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建创新创业教育俱乐部,俱乐部的性质为“学院引导,学生自治、教师指导、专家咨询”的非法人模拟企业组织,提出“挖掘双创人才,提供双创平台,普及双创知识,开展双创活动”的宗旨,确立“培育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双创能力”的目标。通过组织广大学生参加互联网+、中华职教社等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文字撰写能力,使其在智商、情商、逆商和财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5 加强组织创新引领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实践路径,以学习筑梦引领创新方法,促进学生党建与技术方法融合。首先,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制定学习筑梦行动方案,从院(系)班(寝)等4个层面开展学习筑梦系列行动计划。开办学习筑梦班、新时代传习所,组建院五支志愿者先锋队,开设系学习筑梦翻转课堂,建立班学习筑梦园地,成立寝学习筑梦讨论小组,学习筑梦行动扎实有效推进,取得明显效果。2018年院团委被评为长春市“先进团委”,2019年院学生党支部被吉林省教工委评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第二,深入开展理论创新方法研究,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校撰文《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路径》,在全省高职院校率先引入萃智理论(创新方法),以双创俱乐部为载体,开办创新实验班和创业特色班,在两班同时推进“翻转课堂”试点,分别开设《创新思维》和《创业基础》在线课程,同时推进三次课堂转换,即二课堂(识习率与参赛率)向一课堂(到课率与学习率)延伸并向三课堂(体验率与求变率)拓展。通过青年学生自修、知识点竞赛、问题解决互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取得明显效果。我院在2019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吉林赛区总决赛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在2019 吉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9项铜奖。

3 结语

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了传统思维方式,“两教融合”模式创新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践性教学指标)的具体体现。“课赛创”融合实践教育链的逐级实施、整体推进,使学生在成才成长过程中,确立职业定位与计划目标,巩固和拓展了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强化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改变了传统惯性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就业、教学、招生生态循环实践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双创融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融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