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构建探究
2020-01-06姚晶晶朱珈楠
姚晶晶,朱珈楠
(1.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浙江 绍兴 312030; 2.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0014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3]。本文在解析立德树人概念和内涵的的基础上,依据价值观教育的师资、多层次全方位的价值观引导、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思考,尝试构建新时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潜移默化引导青年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力求完成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解析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进展既不复仅是过度到他物,也不复仅是映现在他物内,而是一种发展”[4]。立德树人这一带着历史文化意义标志的词汇语境悠远、语意深邃。“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守正固本。需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感化、激励;“树人”,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循循善诱。需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
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层面。对于这两个层面,我们可以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找到发展脉络。“立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三不朽”。《左 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5]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从道德层面强调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成为社会贤达与后世榜样,使人格不朽;“立功”从事业层面强调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为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事业不朽;“立言”从思想层面强调著书立说,为社会留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字,使思想不朽。“三不朽”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价值,成为超越有形生命实体的永恒价值追求。“树人”,最早出现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也是“百年树人”的来历,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管仲看来,“树人”是指培养能够帮助君主治国理政、富国强兵、社会管理的有用人才[6]。
从关系学视角来看,“立德”与“树人”并非两个并列的概念,而是有机统一的。“立德”是前提和基础,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模、结构等具有规定性和约束性作用;“树人”是在德育目标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对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因此,“立德”是“树人”的要求和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价值旨归。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渊源流长的文化积淀,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希望。
(二)立德树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
立德树人是对一个人的全面性的叙述,主要包括对人的品质、人格、水平、实力、精神、境界方面的衡量和评价,而不只是简单停留在某一个一个方面一个层次里的评说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中可以略窥一斑。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从党的重要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立德树人”置于“全面发展”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德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突出地位,也进一步解释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德性成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这一真理[10]。
(三)立德树人是价值体系的根本
立德树人其实是由教育价值体系构成的本源性文化资源,直到今天它依然蕴藏着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教学理念、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今天持续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富有引导学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有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价值多元、文化多向,有加快构建德育与专业属性的通识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完善,以及人文素质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持续培养学生共同的价值认知、文化共识和精神素养的储备。在教育方式上,要有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的那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1]。在教育主体上,要有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立德树人的责任主体,处处都是立德树人的环境。要能提倡“教书育人”,还要深化“管理育人”“心理育人”等系列的规划。
二、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提出
(一)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取向
青年价值观决定青年的自我认识,对其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和决定其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12]。笔者的“00后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特征调研报告”显示,“00后”大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红利,经历了我国经济转型和时代变迁的特殊历史时期,他们这一代人,是大学校园里的新新人类,他们追求民主、崇尚自由,更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的思想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开始趋向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讲,“0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以下几个“并存”现象。
(1)价值取向多维度与功利化趋向并存。“0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价值取向总体上体现了公平、效率、竞争、自立的时代特征,但同时功利化趋向比较明显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少数学生索取欲望、权利欲望强烈;一些学生更偏重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部分学生选专业、选课、择业主要从经济因素考虑;还有少量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方式。凡此种种,与“00后”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极不相称的。 (2)道德认知较高与道德行为脱节并存。“00后”大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赞赏和认同的,渴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文明社会,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受到广泛尊重的人。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往往会知行不一。一些学生在观念认同上先公后私,但行为却表现为“先己后人”;在观念上认识到提高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在行为上却难以做到“慎独” ;在观念上认为应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但在行为上却往往盲目攀比消费。这种“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知行脱节现象令人深感忧虑。 (3)自主意识强与心理承受能力弱并存。“00后”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体,能够认清自身特点,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社会地位,自觉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其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都很强。但受到就业压力、家庭过于呵护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很弱,适应性较差。资料显示,“00后”大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不知所措,不善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缺乏承受压力和经受挫折的经验。(4)认同社会公德与诚信意识淡漠并存。“0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明礼诚信,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秉承传统美德。但另一方面,一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又令人忧心忡忡, 如考试作弊、 逃避还贷等现象大量增加。此种现象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诚信危机正在侵蚀一代学子的心灵,扭曲他们的灵魂,扰乱学生正常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造成严重危害。
(二)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建构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是教育理想。把“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青年价值观体系构建中,既有重要引导意义,又有自身内在的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指通过高校把党对青年的价值观教育就是把党最新理论、最新思想传递给广大青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同时,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青年价值观体系构建中,能够帮助广大青年关注社会现实,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
(1)青年学生与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一直把赢得中国青年团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对象。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不仅使得高校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也为我党构建新时代青年价值观体系明确了目标与指明了方向。从过程与动力的视角来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通过高校、青年团、社会去教育关心现代青年。正如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所指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13]。(2)青年学生与国家高等院校和社会实践的关系。高校非常重视青年价值观问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1]。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需要更是一个有实践意义的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驱,青年学生价值观如何会影响到其今后成长乃至整个社会取向[14]。时代在进步,环境在变化,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应该呼应时代、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进行。当前,全国高校在全面推动“五进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我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和施政纲领,努力构建青年价值观教育载体,最终促使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构建
(一)强化主体:增进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1.全员参与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讨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首先解读“立德树人”的内涵和价值,并进行整体规划,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其中,更积极学习、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每周读一本红书,每月把读书心得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分享,在向学生传授思政知识的同时,以个人的道德品质与职业修养影响学生,促进他们的道德品质发展至关重要。此外非思政课教师可以采用思政与课堂相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2.引导高校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学生,而学生通过接受教师的教导与引领,不断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最终朝着心中理想的方向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习总书记说过,高校教师一定“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这四个方面是做好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15]。(1)要以多种形式对思政课教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提高教育效果,高校要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学习,使思政课教师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要开展针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专题培训,使思政课教师及时解疑去惑,科学领会和认清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最新举措。(2)强化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思政课教师应在思想上对立德树人的使命高度自觉,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明辨与我们抢夺课堂主导权的诸多社会思潮。(3)可以增加思政教师相关的培训项目,比如授课方式、方法的提升,授课的新内容的讲解等,给思政教师提供出去交流、提升、培训的机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申请访学名校的机会。设立思政专项课题,加大思政研究资金投入,调动起思政教师探研专业的积极性。思政微课堂挖掘思政课堂多样性,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线上思政和线下思政相结合,把思政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二)创新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青年学生价值观引导
高校要高度重视青年学生价值观引导,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教育引导体系,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活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学校都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不遗漏,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整体建设,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以感恩教育为重点强化价值观教育。国内外的历史告诉我们:青年大学生历来都是开风气之先河的力量。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使之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列,为开创社会新风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能从内心感恩于国家、社会、家庭和他人,感恩认知基本正确,感恩行为也令人满意。但是近些年,个别大学生源于一点点委屈甚至没有任何理由,就对身边的师生或亲人伤害或杀害;个别大学生出于各种原因,整日浑浑噩噩,懒惰成性,对国家缺少担当;个别大学生对社会冷漠无情,没有感恩和担当意识。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的这种复杂而严峻的局势,与社会发展环境有一定的联系。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快,以及西方社会多元文化的引入,而大学生的辨识能力还不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16]。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在新生与毕业生群体中加强感恩教育,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效果。(1)新生入学教育,引导“感恩”“知恩”。随着“00后”新生的入学,大部分学生寄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个人私密空间狭小,接触社会少,家庭、学校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往往利用金钱杠杆来撬动大学生对父母、老师和亲人的感恩,感恩动机仅局限于“为感恩而感恩”“为利益而感恩”的层次。针对这一现象,之江学院从2016年开始,新生入学即引入感恩教育,一是以班级为单位拍摄“我想对父母说”主题视频。二是记录每周和父母联系频次。三是结合五一劳动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假日进行感恩主题团日活动,比如演讲比赛、写一封家书等等,教育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家人和身边的朋友。(2)毕业生离校教育活动,强化“思恩”“施恩”,开展系列感恩活动。一是毕业生赠书,毕业生为感恩母院,每年会捐赠300余本书籍,留作“书香支部流动书籍”,充实“书香支部”社区党员之家。二是毕业生赠礼母院,为感谢母院,以班级为单位捐赠纪念品。三是毕业生党员赠礼母院,比如毕业生党支部发动捐赠校友基金等。
(三)增进融合:推进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改革
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载体的构建需要注重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高校要积极创新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思政课堂不仅仅存在于思想政治课堂中,也要进入专业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牢牢的将“德”渗透到每一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一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实现课程自身建设使命和功能以外,还具有其他课程所开展的零星、分散、繁杂的思想政治素材,系统化、整合化和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等方面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标尺,对其他课程教学具有引领示范作用[17]。思政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在课堂和课外实践中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红色事迹等,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成为良好品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二是高校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按照“标准明确、内容鲜活、贴合实际”的要求,着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协同上下功夫,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首先,深化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挖掘课程知识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励志案例,梳理课程知识在当今社会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所突破的重大技术难题、所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提炼课程所蕴含的专业伦理规范,并有效地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体现在课程讲授之中,强化价值引领。其次,采用灵活、务实、有效的实施方式。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鼓励教师灵活组织实施“课程思政”,通过在导论教学环节集中讲授、在教学中间环节参差讲授、在教学最后环节总结讲授、在课程中随机讲授等不同形式,切实回应学生需求,增强育人实效。再次,发挥课程育人的协同功能。立足培养方案,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课程协同功能。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课件资源和教学案例库,发挥资源协同功能。通过体系化、学分化、平台化、项目化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一二三课堂协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