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坚守:新闻人的职业发展与理想信念
——基于葛兰口述史
2020-01-06李颖,黄昕,杨禹
李 颖,黄 昕,杨 禹
(1.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2.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中国现代史的口述史名家唐德刚先生在谈到口述史时曾指出,“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记的历史,而是口述史料”[1]。这些口述史料源于那些有历史意义的碎片记忆和个人观点,它以一种个人经历的视角去重现历史,以个人生活、工作和命运,对大时代、大历史进行补充与注脚,而非解释和挖掘历史的深意。1949年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开端,同年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并开启了一个广播事业大发展的时代。但人们在历史中看到的往往是“逐步修复、改造陈旧设备,增强发射功率、改进收听效果;增加收听工具,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技术发展史[2],是“从发布新闻和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的三大任务,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以及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工具之一”的政策变迁史[3]。而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那些鲜活的人与事却成为即将流逝的重要史料。
葛兰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的播音员,她为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她那激扬的声音,已经成为了人们对于那个时代无法割舍的一种记忆[4]。葛兰伴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走过了整整70年,在梳理葛兰70 000多字的口述史材料时,宏大的技术发展史与政策变迁史变成了壮阔的时代缩影。个人职业生涯与大时代的交织碰撞比大历史更具体、更生动,也更吸引人,也更能让人理解那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灌注于新闻人内心的信仰与理念。
一、置身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
回溯葛兰近70年的职业生涯,在广电事业发展的起步期,她加入队伍、投身建设;在广电事业发展的探索期,她承担大任、不负重托;改革开放后,她转变风格、创新突破;在广电事业繁荣的当下,她献身教育、反哺行业。
(一)在广播事业发展起步期
194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5]。广播被提升到与报刊、通讯社同等重要的地位。1950年,新闻总署公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要求积极推进中国广播事业发展,也就在后一年葛兰正式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据葛兰回忆:“当时,中央台的工作环境很艰苦,技术、设备、人员上都有很大的缺口。刚开始,我负责《记录新闻》的播音,承担了向全国传播党和政府的各项号令、政策的任务。当时,工作量比较大,比如晚上9点上班,10点55开始播音,播到第二天天亮,不能有丝毫疏忽,否则就会出错,所以全程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是延安精神传递下来的。但我从没觉得有多苦,既然做了这个工作,就要尽职尽责,特别是抗美援朝前线有人来信鼓舞我、鼓励我,所以我内心十分激动。”
在其后的一段时间中,“广播成为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成为广播工作的统帅”[6]。强调广播是党的“喉舌”,并进一步肯定广播对于开展政治思想宣传的重要性。葛兰回忆:在这期间,她多次感受到来自党和领导人的信任与关怀。“全国妇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各界妇女大会,应邓颖超同志的要求,我在会上宣读《全国妇联致国际妇联一封信》,代表中国向国际发声。1963年3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与‘苏修’论战期间参加播音的同志,我就在其中。”
(二)在广播事业发展曲折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新闻界形成了“千报一面”“千台同声”的局面。1967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广播电台问题的通知》,开始对各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实行严格管制,要求停止地方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本一批具有特色的广播节目也在此期间停止播出,长期以来塑造的朴实、亲切的播音风格也变成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形成了高平空、冷僵远的“播音八股”。据葛兰回忆:“文革期间,那种平平静静的播音,人家听着不行,觉得与时代不符合,所以经常打电话来质问,要求我们要高声调播音,边播边喊。那时候稿子长且内容空洞,一播就几万字。当时,夏青被迫接受审查,我也被要求暂停播音。后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恢复正常。”
(三)在广播事业发展改革期
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强调广播电视宣传的中心任务是为经济建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7]。广播事业发展重获生机。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探讨了广电事业的改革问题,并确定了“以宣传工作为中心,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的广电改革方针[8],力求在改革中调整、提高、整顿和发展广电事业。据葛兰回忆:“‘拨乱反正’以后,广电事业开始进行改革。那时候大家感觉到咱们现在得转变播音风格,要克服‘高、空、喊、冷、僵、远’这六个字,播音要开始降调,要亲切自然、悦耳动听,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后来到80年代初,在节目形式上又开始创新,主持人节目开始出现。我于1981年主持了第一档访谈类专题节目《理论信箱》。当时总结了一些转型做主持人的经验。在1983年参加全国广播理论节目交流会时,我还在会上进行了主题为《真听、真问、真交流——访问对话的点滴体会》的发言。”
随着广电事业改革逐渐深入,大量的岗位需要高校为其输送人才,播音主持教育事业亟待发展[9]。葛兰于1985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委托,开始在全国播音员培训班授课,播音教育生涯由此开启。葛兰回忆:“我在1999年离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回中华女子学院艺术系开办一个播音专业至今21年,教学大纲我亲自写了30 000多字,还从北京广播学院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请来顶级的老师,现在这里的教学质量好是公认的。”如今,87岁的葛兰依然在关心和助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亲历中国广播传播的理念变革
“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载体和结构模式,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不仅承载着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而且凝结着广播电视对传播的理念追求”[10]。在葛兰口述中,她的职业生涯从新闻主播到儿童节目主持人,再到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不同的栏目不同播报方式和不同的节目样态反映了中国广播在传播理念上的历次转变。
(一)基于报刊的播报理念
在葛兰的口述中,中国广播的传播理念起源于对报刊的替代和补充。1951年葛兰开始播《记录新闻》,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政策、消息在《人民日报》刊登发行一周后才能在其他省份见报,所以当时最快的通讯工具就是《记录新闻》。这档节目被称为是可供记录的广播新闻,它的出现极大扩展了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使党和政府的号令、方针政策得以被全国人民所知晓。葛兰说:“我们在播的时候,各地方报馆的抄收员实时抄收,按照次序马上出报,报纸刊登的内容跟我们播音内容要完全一致。因此,播音员必须严肃认真,工作中要全神贯注,播的时候要求1分钟25个字,长句子念三遍,短句子读两遍。对于易混淆的字词要解释清楚,标点符号也要读清楚,坚决不能出差错。所以播报《记录新闻》这个工作,我原来不懂,就知道别出错,后来从工作当中认识工作,才知道我们岗位责任的重大。”葛兰所说的“不出错”就是当时广播播报理念的最大特点,彼时的广播并非媒介内容生产的“主阵地”,依附报刊、减少播报过程中的错误与偏差成为播音传播理念的关注核心,进而影响至今。
(二)基于听众的服务理念
广播儿童节目开启了基于听众的服务理念。1951年,中央指示开展好新中国下一代教育工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之开始尝试开办少儿节目,《对少年儿童广播》《少年儿童广播体操》《小喇叭》《播讲文学故事》先后开播。葛兰在1953年开始参与《对少年儿童广播》的播音工作。节目作为新中国最早开播的少儿广播节目,它以1014岁的少年儿童为传播对象。具体内容有《星星火炬》、科学广播杂志、少年科学家和儿童文学,以及音乐、戏剧等[11]。葛兰回忆,“当时,齐越组长说我声音甜美,可塑性强,便推荐我去少儿部主播《对少年儿童广播》。在这期间,我主要是负责转播一些面向少年儿童的文艺节目。因技术设备的限制,要在剧场进行实时转播。《对少年儿童广播》可以说是我国少儿节目发展的一个雏形,也为后来《小喇叭》等一批优秀少儿节目的创办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基于内容的品牌理念
中国广播节目的品牌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新闻和报纸摘要》,其前身为1950年开办的《首都报纸摘要》,1955年更名为《新闻和报纸摘要》并沿用至今[12]。该节目是我国历史最长、收听率最高、影响最大的广播节目,曾多次受到中央领导肯定表扬与人民群众的赞赏喜爱,在新闻界极具权威与感召力[13]。葛兰从1956年就开始担任《新闻和报纸摘要》播音员,直至1991年离休。据她回忆,“以前播新闻都是手稿,读起来没有现在电子稿件清晰。而且节目中紧急插稿的情况特别多,所以节目中非常考验基本功。有时想想这个节目发展这么多年,之所以长盛不衰,一方面是能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引导社会舆论,突显新闻重要性、显著性;另一方面能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关注群众切身利益,联系群众身边实际,反映人民呼声。在这个节目播了35年,我觉得很光荣、骄傲,因为我们作为党的喉舌,党的宣传员,始终传递的是党中央的声音。”作为一档坚持70年依然不断创新发展的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可以说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中节目品牌建设理念的鼻祖。
(四)基于时代的创新理念
《理论信箱》是葛兰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和创新的节目,这档栏目中她完成了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角色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广播主持人节目蓬勃发展,这是改革深入,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必然趋势[14]。葛兰回忆,“1978年以后,主持人节目开始从广东兴起,直至席卷全国。中央台也开始跟进,主持人节目一改往常一字不能错的特点,转而变得灵活多样。”在改革之风推动下,中央台《理论信箱》作为一档理论性节目,一改理论节目传统说教的风格,以更为亲切的主持人访谈模式播出,极大地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葛兰从1981年开始主持《理论信箱》节目,“由于节目形式的转变顺应了改革发展,所以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但这也对主持人提出新要求。记得有一次,我采访党校校长。原本他讲什么,我怎么问,都事先沟通好了。等正式采访时,他说:‘葛兰同志,咱们今天别按照那个稿子说了,咱们就一块聊一聊吧。’这一变,我心里没谱了。节目中,我得和他交流,边听边代表听众提出问题,还要总结他的发言,思维必须十分敏捷。所以这场访谈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后来我马上进行经验总结,还写了一篇文章《真听、真看、真交流》。”在葛兰看来,时代在发展、节目在创新,但是“真”是永恒的,这种“真”不是“让你去念稿子,而是你在交流中,真的听、真的想,真的代表观众在问。真的用心才能保证节目质量,才能对得起听众。”
三、彰显新闻人原则的坚守
葛兰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获得者,是伴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成长的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她的成就值得我们去敬佩和仰望,而她的经验则更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借鉴。
(一)个人能力中践行“四力”
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脚力”不仅意味着深入基层接地气,还要了解网上民声、掌握网络舆情,而“笔力”也不仅只是妙笔生花,还要不断尝试探索新时代网络受众喜闻乐见的新样态、新形式、新内容[15]。回顾葛兰的职业生涯,其理论与实践的工作方式夯实了她的“脚力”;扎实的基本功与文学理论素养成就了她的“眼力”;评论节目中面对时代发展与变革的思考体现了她的“脑力”;而面对话筒“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她不断提升“笔力”。
(二)内容创作中实现“三有”
在葛兰看来,“作为一名播音员,要明确自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吃透两头,一头是对党中央的宣传方针政策要清楚,另一头是对基层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情况要了解。”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坚定不移传播党中央声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服务人民,而这恰是当下内容创作“三有”原则所强调的,要求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以达“润物细无声”之效。
(三)始终持有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播音主持专业是公众人物的摇篮,他们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各类社会事物的看法、态度都极大影响着节目内容的质量,身份的特殊性更值得他们的只字片语极易传播扩散出去从而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播音主持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因此相关从业者更应当具备能够匹配从事工作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成为广大受众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和社会价值的风向标。纵观葛兰的播音岁月,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服务人民、服务国家为己任,深厚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成了她不断前行的潜在动力,也成了她荣誉等身的奠基石。在播音主持事业不断发展的今日,这种蕴含于内心的崇高信念更应为人所重视。
回顾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史,葛兰所代表的远不只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声音”,她的口述更多的聚焦在新闻人理念的不断调适与共进共演,言语中所呈现的是时代赋予新闻人的责任与使命,而付诸实践的是对于个人能力的“四有”锤炼和对于播音创作道路中的“三有”坚持。面对当下多元价值观冲击下的新闻行业,如何以口述史为路径,凝练和弘扬老一辈新闻人的精神与理念无疑是未来值得持续深耕的课题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