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南宁市老年人食物消费和就餐行为分析
2020-01-06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 杨 媚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 引言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获得中央补助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为了进一步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满足居家老年人的用餐服务需求,经南宁市政府同意,2019年10月,南宁市民政局、南宁市财政局、南宁市场监督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南宁市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试点的通知》,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第一批将在全市共设置50个“长者饭堂”开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试点[1]。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健康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37号)中着力发展健康养老的产业要求[2],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194号),为了更好地开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工作,建立满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营养改善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3],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宁市老年人的食物消费和就餐行为进行调研分析,为老年人群营养供餐服务和营养教育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对引导老年人形成合理健康的食物消费观具有重要意义。
2 调研方法
2.1 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生活在广西省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及江南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研。
2.2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如表1,本次调查中55岁以上居民的有效样本有1 190人,其中男性590人,占49.58%,女性600人,占50.42%。55~75岁的老人占82.35%,各年龄段样本分布均衡。学历主要集中在高中或中专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老人较少,仅占比28.15%。样本中50%以上老人的经济来源为自己的积蓄或退休金,其余老人靠儿女赡养或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67.64%的老人月收入不足3 000元,21.85%的老人月收入在3 000~5 000元,仅有10.5%的老人收入在5 000元以上。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老人对家庭生活抱有较高的期望值,更希望与家人一起生活,因此82.78%的老人与老伴或亲戚共同居住,独居及住养老院的老年人仅占17.23%。
表1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3 南宁市老年人食物消费行为
调查如表2所示,大多数中老年人更喜欢选择早上或者下午外出购买食物;我国老年人在晚饭后大多聚集在一起进行跳广场舞、唱歌、玩乐器等休闲活动,故而21点后外出买食物的占比最少。
老年人具有孤独、怀旧、“返老还童”和依赖等心理特征,因此老年人更喜欢和有着共同话题,还能互相推荐、参考的同龄人,或是充满活力能够依赖老人的孩子结伴出行,并借此来促进彼此的亲情和友情。因此,在外出购物的陪伴方式上,中老年人外出购物时更喜欢与亲朋好友、老伴孩子结伴而行,这一比例分别高达39.08%和32.77%,而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独自一人外出购物的占24.79%。
由于年龄的增长和生理机能的逐步退化,中老年人的行动能力日渐减弱,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因此他们在外出购物时更偏向于离家最近的商店超市,而避免长时间的行走和交通带来的劳累。另外,大型的商城和超市也是老年人购买食物常去的场所,这两个选项的占比之和接近50%。受传统购物经验的影响,菜市和批发市场也是老年人食物消费的重要场所,两项占比之和为44.96%。而新兴的专卖店和网购途径并不受老年人的喜欢。
在购买食物的主要用途上,老年人的食物消费主要用于自己和子孙。由于现代社会的就业压力、工作竞争压力大,老年人的子女往往在外奔波无暇在家照顾他们的孩子和老人,因而家里的老年人往往会将更多的情感倾注于子孙身上,这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太注意购买的食物的价格。
由于心理和年龄的原因,老年人购买食物时往往更讲究经济和实惠,较少发生冲动性购物,按需求购买食物的老年人占比达41.6%。但仍有占比38.66%的老年人热衷于进行低价格的一次性囤货。老年人受优惠价格和折扣食物的影响较大,约19.75%的老年人会按价格和折扣购买食物。
根据表3的数据可知,老年人购买食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质量和健康,其次考虑购买的便利性。总得来说,讲究物美价廉仍然是老年人消费食物时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4 南宁市老年人就餐行为
从表4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我国老年人即使年龄、文化层次不同,但在就餐行为上的表现相当一致。多数中老年人的饮食都比较规律,84.94%的老人表示自己基本上每天都能准时就餐。每天就餐3次的老人占比为70.59%。相对于在外就餐,绝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在家里进餐,这可能是由于对餐馆的不信任。每周在外就餐、食用快餐、购买方便食品和加工熟食1~2次的占比为43.28%,表示从来不吃的老年人占比为42.44%。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南宁市老年人食物消费和就餐行为的问卷调研,可以分析出南宁市老年人食物消费、就餐行为特征及居家养老就餐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表2 老年人的食物购买习惯
表3 老年人购买食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表4 南宁市老年人就餐习惯
(1)南宁市老年人月收入大多集中在3 000元以下,以低价实惠的食物消费和在家就餐为主,追求价廉、安全、安心的食物消费体验,注重品质和健康,饮食规律,对外食和外卖的信任感较差。
(2)由于行动不变、精力不足等生理因素,老年人的活动半径较小,有就近消费、就近就餐的行为特征。
(3)老年人易感孤独,对陪伴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进行食物消费和就餐时更希望有亲朋陪伴,对孙儿倾注较多的关注。
根据以上老年人食物消费与就餐行为特征及居家养老就餐服务需求的分析,对进一步完善“长者饭堂”助餐配餐服务的建议如下。
(1)明确“长者饭堂”助餐配餐的基本目标为提供健康优惠的餐食。养老助餐配餐服务点的餐食菜品应以实惠、健康为原则,注重膳食结构的合理搭配,设计符合老年人特点需求的、营养均衡可控的套餐产品[4—5]。
(2)完善“长者饭堂”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政府方面,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管理助餐服务点,加强服务过程监管,确保助餐服务点的食品安全。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长者饭堂”的政策优势及其对居家养老的重要作用,消除老年人可能产生的对“长者饭堂”外食、外卖的误解和担忧,提高老年人对“长者饭堂”的信任度[6]。
(3)“长者饭堂”重点解决的是老年人的社区或家庭用餐问题,要遵守“可触及”的就近原则,统筹考虑老年人口分布状况、服务辐射半径等因素,合理规划“长者饭堂”的设点布局。同时,应考虑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物流管理模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营养配餐及送餐服务[7]。
(4)积极开展食物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公益慈善资源和志愿义务服务者积极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工作,引导膳食结构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满足老年人的陪伴和交流需求,促进老年人“快乐饮食”和“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