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2020-01-05周振江苏瑞波石义寿
周振江 刘 毅 苏瑞波 石义寿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3)
0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对科技创新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土培育人才和吸引人才是人才工作的两种途径,广东尤其是深圳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进程中,受益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人才的集聚。当前,各地人才政策对人才流动产生较大影响,培育本土人才尤为重要。粤港澳地区高校众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优势、不足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综述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国内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主要模式,主要是结合具体区域研究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如张钰莹[1](2019)通过分析大湾区地区高校教育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李晓莉[2](2019)从高校创新发展能力角度出发,将大湾区高校与旧金山湾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大湾区高校总体创新实力不足的结论并提出建议。二是从加强大湾区地区高校之间的相互合作来进行探讨,如陈文理[3](2019)从合作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大湾区地区的政策保障和现有困境进行探讨;刘盾[4](2020)通过梳理大湾区地区高校间合作的要义与现状,设计理论可行的政策与规划。三是与世界其他湾区进行对比研究,如阎豫桂[5](2019)对大湾区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与高校教育与世界其他一流湾区之间进行对比;许长青[6](2019)通过分析世界其他湾区的高校集群发展,总结出高校集群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建议。梳理以上文献可知,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已有不少文献,近年来也有一些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但是缺乏从高校和企业结合、人才掌握核心技术角度的分析研究。本文拟从该视角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了解高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现状与困境,并在借鉴国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企业与高校合作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若干思考。
2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2.1 粤港澳大湾区现有高校资源及培养人才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近150所高等院校,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衡量世界高校质量主要榜单有USNews、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等机构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从其数据来看,国内顶尖高校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USNews发布的2020世界大学排名,粤港澳大湾区共有7所高校入围全球前500名,略少于京津冀的8所和长三角的9所。QS发布的2020世界大学前500名综合排名,粤港澳大湾区共有8所,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分别8所和7所。在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综合排行榜上,粤港澳大湾区共有8所,多于京津冀地区的4所和长三角地区的6所。在上述三个排名中,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与广州地区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排名靠前,深圳的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澳门的澳门大学进步较快。此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加大对高校建设的支持,积极向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申请,新一轮高校建设正在启动。这些高校以理工类或综合类为主,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对理工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每年培养近50万毕业生,大多数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据广东省教育厅数据,2018年珠三角地区共计128所高校输送了445210位毕业生,分别占全省高校数量和毕业生人数的89.5%和82.0%。按学科门类分,珠三角地区理工农医类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7485位、66313位、3634位和14033位,合计101465位、占本科生数量的40.7%;理学类、工程类、农学类和药学类的研究生分别为2550位、6611位、1023位和5892位,占研究生数量的61.55%。广东高校毕业生中超过八成选择在珠三角地区就业,一半以上外省生源毕业生选择在广东就业;按就业职业类型大类分,专业技术人员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 52.61%。广东共有2000余名毕业生选择创业,占全省毕业生人数的千分之四,在珠三角地区创业占全省创业人数的七成以上[8]。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数据统计,2018年香港地区的8所高校共有28772名高校毕业生,其中涉及科学技术类有科学类、工程类、建筑学、医学类(含医学、牙医学、医学卫生相关学科)等,分别有4245位、4829位、980位和2348位,合计12402位毕业生、共占香港8所高校毕业生总数的43.1%[9]。澳门高等教育局数据显示,2018年澳门地区的10所高校共培养7872名毕业生,其中涉及科学技术类专业有理学类、信息与通信技术类和建筑及工程类,分别培养毕业生111位、277位和215位,共计603位毕业生,占澳门所有毕业生比重为7.7%[10]。
2.2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及短板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校资源丰富。广州、深圳、香港等地重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方面对学生的创新性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使学生在自我思考、自我创新、与他人沟通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出众,在进入高校时便具备较高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更易于高校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二是优秀企业众多。粤港澳大湾区不少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如华为、腾讯、格力、美的、南方电网、广汽集团等,他们对全国各地科技人才都具有广泛吸引力。一些不断兴起的各类科技型企业,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人才提供了实习与工作岗位。三是政府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粤港澳大湾区的政府十分重视高校对人才培养,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不仅加快推进一批新建大学项目,而且加紧与港澳地区和全国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在高校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和资本与出台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对大湾区人才的培养与引入十分有利。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仍旧存在短板:一是高端科研人才数量不足。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储备在国内属于顶尖水平,但世界其他三大湾区人才集聚效益更显著。旧金山湾区共拥有美国20%的科学院院士、36%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纽约湾区拥有7所“常春藤盟校”,每年为全球输送的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东京湾区拥有日本全国29%的大学数量,40%左右的学术研究机构数量,超过60%的研究人员数量[11]。二是粤港澳地区之间联系不紧密。尽管粤港澳三地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强,但是还是受“三地两制”的影响,大陆与港澳地区的教育理念与方向有所不同,使得广东珠三角各市高校与港澳之间的联系尚不够紧密,对三地各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产生阻碍。三是职业技能培育并不充足。粤港澳地区应用型高校偏少,学生的技能教育主要依托于企业。尽管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型企业数量多,除了点对点校企合作之外,多数企业对于实习岗位并没有太高热情。这一方面是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意识不强烈,另一方面也因企业担心人才流动导致培养成本高。四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核心技术的掌握不足。据《中国创新区域能力评价报告2019》数据统计,广东省在包括知识创造等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方面相比往年有所提高,但部分指标仍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之间存在差距,原始创新效率较低;众多优质企业在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却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核心创造实力[12]。此外,不重视掌握核心技术,对于高校培养学生的标准将会产生不利影响。五是高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兴趣培养与引导仍不足。刚入校不久的高校学生有着十足的热情和信心,能对自己喜爱或追求的事物投入时间和精力,是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绝佳时机,适当地培养和引导可以激发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热情与动力。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许多高校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完备的科技创新培养课程体系,部分高校在开设相关讲座与举办活动偏少,致使许多有潜力的学生难以全面认识与投入科技创新活动。
3 欧美国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经验借鉴
3.1 欧美国家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1)以“探索”为核心并注重通识教育。欧美地区众多世界知名高校(如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探索能力,通过以研讨课为主、以教师讲解与开设讲座为辅,激发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积极展开各项研讨活动,学生课余时间也可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13]。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世界知名高校大力推广通识教育,各学科间合作交流比较畅通。不仅让学生学习本学科内知识,而且提供通识课程来重视培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实施弹性学制。以美国高校为典型代表,学生可自主申请提前毕业、临时休学等符合自身发展阶段需求的提案,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能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个性和特长。美国社会普遍接受这种弹性学制,高校和企业都对此具有极高的包容性,使大学生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更为合适的发展路径。这种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3)校企联合培养。以德国高校为主要代表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为德国输送大批量工业人才。该教育模式主要特色在于人才培养由高校与企业来共同承担,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学习路径。德国对直接就业的学生有成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即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公立职业学校学生,也是工厂学徒。 双轨制下的企业具有极强的参与意愿,有超过一半的德国企业参与;德国每年培训项目投入约200亿欧元,其中来自企业的占比大约85%。
(4)考核方式多样。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全面而综合的实力,而单一的书面测试难以考核和评价人才的综合能力。许多欧美国家考核高校学生与我国的考核形式不同,他们不完全依赖于闭卷的书面考试,而是以小组合作演讲、研讨或辩论课程、论文及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多样要求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相关知识,知识掌握程度比起“死记硬背”带来的“牢记”在使用方法与使用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经验借鉴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求证的品质。自我分析、自我思考、自我判断是科技创新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科技创新工作成功的必要因素。如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科研素质,应是高校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目标。在科技创新领域,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不是只执行命令做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个有自我判断与创造革新能力、能够走在各行各业前沿的科技创新工作者。优秀的成果往往来源于大胆的想法,科技创新工作者在学习与工作初期应大胆展开设想,去进行创新设计与制作,严谨认真地对其真实性与可行性进行求证。实践出真知,而无论结果证明自身想法正确与否,对自身都是一次提高。只有通过鼓励与引导,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将其培养成杰出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2)采用综合性指标评价。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教师的授课与科研,如果教师只注重自身科研工作,仅完成教学任务,无疑会打击学生对学习兴趣与科技创新积极性;如果仅在授课方面表现出众,却在科研方面毫无建树,也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中来。此外,教师的能力与形象也是学生的模范,教师行为规范或言语谈吐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以及合作交流沟通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对高校教师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对于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不仅是高校教师自身能力的体现,也是对高校教师自我提升、自我锻炼的一种督促。
(3)注重人才全面培养兼顾个性特长。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群有能力、有热情、有信心的优秀人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且不同的个体,各人天赋有别,培养一名合格的科技创新型人才,高校既要注重人才全面也要培养兼顾个性特长。在全面培养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与专长。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往自身兴趣和优势方面去发展,这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而随着能力的一步步提升,学生也会更加有信心、有精力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最终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适应各行各业。
(4)建立淘汰机制筛选合格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企业招人用人困难,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培养的学生数量多而质量不精。百分百的毕业率意味着许多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会因此产生惰性,转而依赖其文凭而非实力来进行岗位竞争。因此,各高校要推广并完善淘汰机制,对不努力上进、无法达到标准的学生进行深刻教育,对学业水平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着重加强教育,严重者不授予学位。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督促其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用人机制,满足企业这一创新主体的人才需求。
4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培养建议
4.1 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
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体量和效率的竞争,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法宝,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将掌握核心技术作为竞争的利器。换而言之,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头戏。粤港澳大湾区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建设为目标,则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要将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把控在自己手中,除了提供相应基础设施外,一批对核心技术研发具有活力、动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此前的较长一段时间内,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在这一方面明显质量不足。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时,应引导其对基础研究和研发核心技术产生兴趣,强化专业实力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在未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升核心技术添砖加瓦。
4.2 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科研能力出众,可成果转化率却显得相对滞后。据火炬中心数据统计,2019年广东省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仅有北京的37.3%,长三角地区的45.9%。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尽管科研实力强、名校众多,但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到实际生产中,这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科技创新直接成果转化形成鲜明对比。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各高校应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在体制机制上鼓励专家学者将其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品化,创造条件让有兴趣、有能力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增强高校对科技企业的孵化能力。
4.3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经费投入
高校人才培养导向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港澳地区因第三产业比重大而科技类毕业生偏少,珠三角地区高校科技类毕业生数量还不到总量一半。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高校要注重培养科技类人才,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集聚。政府通过发包课题研究、建设创新工程等方式,增强企业或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工作动力,吸引更多的高校科研人才参与,为各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实验研究提供项目实践经验。此外,鼓励各高校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
4.4 增进粤港澳三地高校合作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两制共存、三种文化形态并立的现状,广东与港澳地区尚未形成良好的融合态势,高校之间除了小部分实现合作办学外难以形成大面积实质性合作的局面。增进三地高校合作,不仅有助于联合培养综合性科技创新型人才,更有利推动三地经济、产业、人文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比较不同高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优势,将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以组织学生参观交流、科技创新能力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们交流行动起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首先,大湾区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机制,扮演牵桥搭线的重要角色,通过政府之间安排引导,能加快高校有序、高效地进行合作交流。其次,高校之间也需秉承精诚合作的态度,设置不同合作模式,使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联合培养更为高效。最后,相关社会组织要发挥民间优势,为三地高校合作提供便利,强化双边共赢。
4.5 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适应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必要之路。当前高校资源有限,除了培养既定的学生外,继续对科技人才实施教育的项目偏少;企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和继续培养科技人才的主力军。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既能强化高校培养人才的适应性,也能减少企业培养和招聘新员工的成本,使双方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去,高校培养的人才得到认可,企业也能避免无人可用的困境。一方面可在应用型大学推广校企合作模式,让受教育者既成为全日制高校的学生,也能成为科技企业的员工;另一方面要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导向方面的宣传,让科技人才在全社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使更多的学生家长和未来的科技人才增强职业的认同感。
5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方面有不少优势,众多优秀企业为吸纳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仍面临着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基础研究薄弱、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等困境。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搭建合作平台,让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与高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强强联合,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使科技创新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抢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