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2020-01-04邢清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9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场院校

邢清华

[摘           要]  高职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必不可少。阐述职业精神内涵,提出树立正确职业观,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培养等方式,希望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渗透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220-02

职业精神是职场中对个人的重要评判标准,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一、职业精神概述

职业精神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某种职业就该具有相应的精神、能力和自我约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应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职业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传统具有重大影响。原因在于:

(一)社会分工不同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不同,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当人们真正走进行业时,会被行业的独有魅力所吸引,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加深认识,从内心深处形成职业觉悟,干一行,爱一行,如此的职业生涯才是没有缺憾的。

(二)人们的职业活动方式及其对职业利益和义务的认识,对职业精神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换句话说,一个人一旦从事特定的职业,就会自动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社会赋予不同的职业特定的要求,但每个职业都要求从事人员具有爱岗敬业、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等职业精神。

可见,职业精神,就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素质[1]。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逐步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如下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不够重视

我国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近年来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工作过程中深化对职业的认识,出现职业问题时采用行业认可的标准来解决。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均在学生临近毕业前的学期短暂性开展就业指导课,教授内容仅限于面试技巧、着装要求、话术培训等非常基本的入门问题,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就业率,对于学生职场发展普遍缺乏深入教学。可以说,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踏入职场之后,均是边工作边学习,通过自身积累逐渐摸索出职场生存规律,由此错过了职业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学生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时能够形成初步的职业思想,初入职场时能够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参与工作,能够与同事、客户、领导等相处融洽,那么自身在职场中能够取得的成就会更高。

(二)教师对职业精神培养局限于教材

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精神培养课程,甚至很多教师从未在企业中工作过,只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参考《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社会与实践》等基础教材中涉及较为浅显的内容进行授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完成学分修习,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含义,自身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提升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口头叙述上,也不是了解一些模范事迹、聆听一些大国工匠讲座就能迅速形成的,而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结合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得出的对某项职业的精确定义。只依靠教师讲授效果十分有限,片面的教学内容反而会使学生产生疑惑。不仅如此,职业精神培养没有量化标准,并不是通过具体指标衡量职业道德高低,因此教师往往通过简单的概念讲解,让学生背诵相关知识点以应付考试。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忽視职业精神的重要性。

(三)学生普遍缺乏良好职业规划

职业精神只有在切身从事具体职业时才能得到深化认识,从而在内心深处认定自己将要一生为之努力。然而时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经受高等教育之前,家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社会各界对学生未来职业导向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身所知有限,缺乏系统的就业情况与工作内容分析,因而极少有学生在高中毕业后立刻认真考虑自己未来想要从事何种职业。除此之外,我国高职院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无法取得社会认可,加之盲目跟风报考所谓“热门”专业,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致使数量庞大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规划,在“毕业即失业”的社会大环境下,职业精神无从谈起。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这是一切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进行重点介绍,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迫切渴望学习专业知识,在自身专业领域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比如5G时代,华为领先全球的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加强对互联网技术、5G通信技术、计算机程序编写、测试等专业的了解程度。在课堂教学之外,自发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在网络上积极查阅资料,迅速提高知识积累,针对有特殊要求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进行针对性辅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学生竞技大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应该定期组织社会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行讲座,对行业模范进行宣传,通过人物事迹以及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将爱岗敬业、重诺守信、吃苦耐劳等耳熟能详的词语渗透到具体实例中,加深学生对于职业观念、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认识[2]。

(二)提高教师职业精神,感染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与他们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精神,能够切实感染学生。教师虽然仅仅是一种职业,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其中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最被社会所看重,教师历来被誉为“辛勤的园丁”,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能否脱颖而出,成为栋梁之材取决于园丁的技术。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德才兼备,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工作认真,遇到问题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及时找出解决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就会大受启发,不但能够以老师为学习榜样,还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多为没有社会工作经历,毕业之后直接走向教师岗位,在日常教学中难免拘泥于书本,缺乏实例。因此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深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见识,使学生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切实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当教师不断进步,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努力时,学生势必受到感染,从教师身上体会到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对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職业道德至关重要。

(三)日常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概念

目前高职院校正在丰富教学内容,大力开展现代化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不局限于教室之中,让学生通过近似工作的方式提高自身技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应用于职业精神的培养也非常合适。现代企业工作强调有始有终,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学历高低、技能储备等都可以提升,然而道德品质取决于内心深处的根本认识,一旦思想出现偏差,可能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评判在于员工的处事态度,直接决定企业是否放心任用。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职业精神概念,使高职院校真正发挥其作为学生迈向社会的过渡作用。在教学中模拟职场工作流程,分组完成项目,刻意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深刻含义。通过团队协作,使每名学生都有具体负责的项目,在考察时不但要检查项目完成度,还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阐述,强调职场工作评判模式。教学目的并不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项目研发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或缺,无论少了谁都会对团队造成影响,在工作中要坚持有始有终,将项目执行到底是职场最低要求,如果有成员抛弃团队擅自离开,会对项目造成重大打击。如果有人出现特殊问题不得不退出也要符合职场流程,给团队预留足够的缓冲时间,将阶段性成果与他人良好交接,自己虽然离开团队,但是出现后续问题依然需要积极沟通,帮助解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职业精神。

(四)与社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学校与用人单位毕竟有不可逾越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与社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校园招聘非常看重,对有意愿深入了解的学生会提供详细资料,学生要做的是快速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即使与用人单位在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去努力解决,都是职业精神的良好体现。针对学生缺乏对社会就业形势、就业压力以及相关专业毕业之后的职业走向等内容的了解,教师在教授具体的职业技能时应该予以介绍。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基本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还应该结合职场的要求,以工作项目形式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相对于平时的练习,要求具有跨越式提升。职场工作强调时限性,因此必须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且需要保障正确率,一些低级失误不允许出现,否则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初次经受“工作”压力,难免有畏难情绪,在高度紧张状态下会出现发挥失常的现象。此时教师应该扮演工作组长的角色,引导学生放松心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深化学生对于职场工作的理解,了解职场规则,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职业精神,当学生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职场环境,在从容不迫的自信状态下,逐渐加深自身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何应林.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理论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1):35-40.

[2]贺丽萍,樊磊,方振龙.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优秀班集体培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9):22-23.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职场院校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职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