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高校科研管理效能改革研究

2020-01-04杨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9期
关键词:精益效能改革

杨乐

[摘           要]  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高校科研管理的作用是协助学校科研工作,服务学校科研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校现行的科研管理模式在面对不断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表现出诸如效能低下等诸多弊端,这势必会影响和制约高等院校的持续改革发展。高校科研管理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通过分析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其实际存在的效能问题,提出将 “精益管理”应用到高校科研管理实际工作中,以作為解决问题的“企业方案”。

[关    键   词]  “精益管理模式”;高校科研管理;“企业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208-0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明确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公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2018年8月,三部委再次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国家针对高校的多项政策举动指明了当前形势下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来看,只有不断变革才能保持业内活力、适应时代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变革要求恰恰是高校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前提。第二,从整个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来看,高等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和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协同一致。一方面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将迫使高校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四大基本功能的重要支撑,高校管理方式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第三,从各高等院校“双一流”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科研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关系密切。高校科研是整个社会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科研又是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学术声誉的集中体现。“双一流”建设的有效推进,需要各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高校在面对这些变化时,必须立足办学机构主体身份,主动出击寻求并学习契合度较高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将之与高校管理实践融合创新,逐步建立适合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现代高校管理方式。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效能困境”

科学研究是高校四大基本职能之一,而科研管理则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不仅影响科研自身发展,更进一步影响着高校的综合发展。尤其在“双一流”建设中,科研管理是激发高校科研发展潜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整体办学实力及水平的重要环节。根据笔者对跨国企业、国企及其他事业单位的调查发现,高校科研管理综合水平相对较低,理念制度落后、技术落后、权责不清晰等问题深深制约着高校发展,使其无法适应社会的巨大进步,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按照薛天详的定义,“高校科研管理是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对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总结,使科研项目达到最佳完成度的一种组织活动。”由此可见,高校科研管理是涉及项目计划、资源配置、人员组织、过程控制等一系列要素的、复杂的、综合性活动。

现阶段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发展,高校科研管理也需要积极应对各种新问题和新要求,而现行的科研管理方式在面对这些新问题新要求时则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为继。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之一是科研管理过程效能不高。很多简单的日常性流程工作,也常常会出现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重复沟通确认的现象。究其原因:第一,学校及院部缺乏清晰明确、方便查阅的日程安排和流程框架,各项活动没有在老师头脑中形成简单明确的程序。第二,学校和院部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同时缺少在企业中已经司空见惯的新员工入职培训。造成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常常处于忙而低效的状态。第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充分发挥效能作用,一方面是科研数据本身统计不准确、更新不同步;另一方面数据转化能力不强,为高校管理层提供决策的能力不足。第四,在面对来自校内或校外的问题时,整个科研管理系统的反应速度较慢,问题意识不强和权责不对称或是其他原因。第五,虽然高校各部门核心侧重各有不同,但科研管理作为整个高校管理系统的一份子,各部门各系统之间应协同工作,避免出现不同部门扎堆推进工作、相互踢皮球甚至要求矛盾的现象。

三、精益管理

20世纪初,针对传统经验管理的种种弊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100多年中,各种科学管理学学派和理论模式鳞次栉比、不断涌现并在企业中更新换代。近年来,衍生自丰田的一种管理哲学——“精益管理”风靡世界,大到跨国企业小至微型企业,进行精益改革已成为企业发展改革的重要方向。

精益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它源自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最初在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系统实践成功。经过发展后逐步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现在已经上升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念。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其核心目标是:企业在以创造价值为目标“做正确的事”——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应该在生产环节及其他运营活动中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简而言之,“精”就是少投入,包括资源、时间和人力的投入;“益”就是多产出、高效益。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方式正处在变革初期,各院校还没有摸索到适合自己定位发展的具体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向已经成熟的企业管理方式靠拢学习,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将“企业方案”的优点和高校科研管理的特点结合创新,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尤其在各种管理体制都将提升效能作为共同追求的背景下,引入并全面推进精益化管理势在必行。精益管理虽然来源于制造型企业,但其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和其他体制,它不仅是各级各类企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各級政府管理部门、事业单位提升质量、增加效能的重要手段。

四、破解高校科研管理困境的“企业方案”

(一)学习并掌握精益思维

高校管理方式经历了多次改革,然而改革结果却并不理想,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并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或方式,同时现有的管理思维依旧偏向于经验管理。究其原因,不论是宏观的科研管理系统还是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只学了新管理方式的部分“硬件”,而没有将其系统地深入思维,作为行事方式。因此,学习并掌握精益思维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扎实准备的基础。

(二)鉴别并努力消除管理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在精益管理理论中,特别强调了提升效能的方式就是要努力消除企业生产活动中常见却易忽略的浪费:错误、积压、过度加工、多余搬运、等候、多余运动、提供顾客并不需要的服务和产品,这些浪费现象正是企业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将其“移植”到高校科研管理中,首先需要准确找到管理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错误,包括操作错误和数据错误。操作错误来自操作流程不明确和人员培训缺位,这两点将导致时间精力的巨大浪费;数据错源于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不充分,数据准确是基础工作,如果做不到位将无法推行后续工作,造成工作积压和多余统计的浪费。

积压,在精益管理中原指货物的积压,在科研管理中可以理解为问题和工作的积压。由于科研管理和高校其他各系统协同性不够,会出现工作冲突、不能及时解决以及相互推诿等情况。

过度加工、多余搬运、多余运动三项综合为一项,可以理解为科研管理整体工作的非科学安排,哪项工作是必须且重要的,哪项工作不需要做,需要做的工作要完成到什么程度需要重新梳理规定。

等候,是指整体流程的不顺畅,前一个工作节点完成之后不能立马进入下一节点,需要等候时间、物资、人员的援助以及领导的命令。

积极回应顾客,在高校科研管理中,顾客可以理解为本系统外所有相关者。在校内有教师学生,校外有政府上级部门以及科研项目来源单位、合作单位等。

对上述各种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得出有效消除“浪费”现象的结论:首先要在各方调查的基础上对科研管理整体工作进行梳理,并按重要性因素重构工作系统以消除“过度加工、多余搬运、多余运动”现象。其次,除了重构宏观工作系统,还需要在中观上综合各项因素,合理科学安排每项工作的流程,让每个节点更加顺畅,减少“等候”时间;同时通过业务培训、周会报告等交流学习机会减少部分“错误”现象。第三,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引进技术、软件等手段,在文件、信息处理上提高效率“减少错误”。最后,需要加强科研管理系统和校内其他系统以及校外系统的联系交流,使科研管理系统能快速响应各方需求。可以建立单独的“协调办公室”来协调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减少“积压”问题;建立“统一客服”受理各方要求,再由“统一客服”按照问题性质分配给相关实务部门,以“积极回应顾客”。

五、结论

提升高校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的关键是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水平,而提升科研水平的关键不仅在于做研究的教师本人,更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科学的科研管理方式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机制保障。当前阶段,高校科研管理问题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也很多。学习并引进目前最热门的“企业方案”——精益管理,对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效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新阶段,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阶段。虽然高等院校因为所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能要求的特殊性,“质量和效益”被赋予的含义和企业不尽相同,但显而易见的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和手段与 “精益管理”的精髓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袁魁昌.高校综合改革重要性和必然性的几点认识[N].山东大学报纸,2016-6-29.

[2]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段淇斌.推进精益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J].社科纵横,2018(9):35-38.

◎编辑 曾彦慧

猜你喜欢

精益效能改革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厚植精益文化离不开领导干部“四先三进”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