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1-04帅启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9期
关键词:网贷借贷高校学生

帅启梅

[摘           要]  在信息社会,依托互联网平台,各种网络贷款开始兴起。从学生层面来说,高校学生数量庞大,消费欲望强烈,是P2P网络贷款的主力军。但从宏观层面来講,因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管并不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亦处于试探阶段,故该种模式的贷款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各种风险也随之产生。在分析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基础上,指出大学生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建议。

[关    键   词]  高校学生;网络贷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184-02

一、现状

P2P网络贷款是一种依托网络平台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性质上属于小额民间借贷,具有手续简便、方式灵活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借贷模式,既满足了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融资需求,也满足了个人投资理财的市场需求,给闲散资本创造了活力。从高校学生角度来看,当前P2P网络贷款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P2P网络贷款的平台增多,贷款资源的可获得性增强

P2P网络贷款于2005年在英国兴起,并在美国发展壮大,2007年引入我国。作为一种传统金融之外的新型模式,P2P网络贷款得益于网络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兴起与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金融业的开放性与成熟程度并不高,但处于监管之外的P2P网络贷款平台却异常发达,同时,也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从拍拍贷在2007年成立起,截止到2015年,我国网络贷款平台数量达到2824家[1]。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依靠传统金融基本上无法获得贷款资源,没有抵押物可以进行抵押贷款,学生本身的资信与能力也不足以获得信用贷款,而P2P网络贷款则不同,只要在平台注册,并提交实名资料,便可以获得短期贷款。而对实名资料的审核,很多平台也只做形式审查,这就导致很多冒名贷款的情况。因为智能手机的兴起,网络应用更为普遍,P2P网络贷款的线上与线下广告无孔不入,App下载也十分方便。互联网金融的发生与壮大,正在改变整个小额贷款市场的模式与路径,而对学生来说,中介平台的出现,使贷款交易更便捷。

(二)学生消费的非理性特点给予贷款平台机会

学生群体没有收入来源,但消费观念超前,消费欲望比较强烈,尤其是对高端电子产品的消费。根据张雅博对洛阳三所高校的调查,学生的消费水平在1200元/月以上的,比例只占到21%。[2]虽然样本数与样本范围有限,但大致水平相差不大,可见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而美国苹果公司最新产品iphone11的价格在5000~7000元左右,以学生的消费能力,如果不能通过家庭获取支持,则只能通过分期付款或者贷款来购买。在当前物质文化盛行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对自己的消费能力与方式存在评估不足或不客观,导致消费行为与实际消费能力存在偏差,出现非理性的消费结果。对P2P网络贷款平台来说,其对学生消费能力的评估并不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而是仅仅以消费欲望与需求来评估市场交易机会,从而制造了大量不真实的潜在消费。

(三)监管缺位,经营行为异化

从2007年第一家P2P网络贷款平台成立至2016年8月份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暂行办法》),网络贷款一直处于监管模糊地带,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贷款行为予以调整,也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直到《暂行办法》出台,才有了明确的监管办法,对网贷机构的定位、业务范围、法律责任及主管机构也有了更细致的规定。但应当看到的是,《暂行办法》针对的主要是对网贷机构的监管,而对网贷行为,没有明确规定,个人在网贷行为中寻求司法救济,其请求权基础规范依然是《合同法》等参照性法律规定。因网络贷款是线上模式,当事人无法获取或判断交易的可靠性程度,只能依据平台信用来评估交易风险。借方风险主要来自平台自身与贷方违约,而对贷方来说,主要风险是违约成本与对方的经营行为异化。对高校学生来说,其对违约与利息的认知程度并不高,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的优惠措施所吸引,而对隐蔽的不公平条款无法识别,从而很容易陷入高利息陷阱,而最大风险则在于问题平台的非正常维权,造成学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如新闻报道的女大学生“裸持”借贷,这就是经营行为的异化,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与社会的公序良俗。2019年7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了《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为依法惩治非法放贷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实践中,因为地方警力有限,在面对网络平台非法维权的情况下,高校学生依然难以维护自己的权利,因逼贷造成学生极端事件仍有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网贷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贷方与借方在平台上直接对接,进行借贷活动,拓宽了金融借款服务的目标群体和范围,也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但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模式,在给予目标群体便利的同时,因没有传统金融所具有的安全环境与措施,势必会带来许多问题。对高校学生来说,其消费需求与欲望旺盛,但偿还能力与风险意识又比较低,故而针对这一群体,网贷暴露的问题特别明显。

(一)对学生本身的影响

因学生本身的社会认知能力相对比较低,对网络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也无法审核网贷平台的信用与资质水平,更无法清醒认识到一些隐蔽性的不公平条款。而在发生贷款违约后,不规范的网贷平台便会采取跟踪还款,甚至给学生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从心理角度来看,大學生消费心理本来就有冲动性、随意性特点,由于同学间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学生容易产生物质攀比心理,虚荣心增强,从而选择网络贷款[3]。而消费的自利性,也在消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感,无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目前存在相当一部分不规范的网贷平台,其利息远远超过市场水平,在大学生违约还款时,甚至有利滚利的高利贷陷阱,学生不敢跟老师与家长说,最后被逼至崩溃。另外,高校学生对因违约产生征信记录污点的认识也存在不足,不能理性控制风险,对以后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各种不便。

(二)对高校管理带来挑战

因网络贷款具有隐蔽性,其线上贷款模式的审核流程也比较简单,基本上不需要通过学校老师与相应监管部门,因此,学校对该类贷款的管理难度非常大,只有学生因网贷出问题时,学校才会知道。对高校管理者来说,网络贷款带来的挑战不仅有现实性的问题,也有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挑战。缺乏引导的非良性网络贷款,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让管理者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风险与隐患。而网络贷款该种超前消费也在助长物质主义文化的盛行,消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努力。

(三)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

因大学生本身并不具有生产能力,其生活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支持,网络贷款成本势必全部转嫁到家庭身上,对一个家庭来说,偶尔几千块的贷款或能承受,但对那种贷款成瘾的学生,对家庭的负担可想而知。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金融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效率,填补传统金融真空地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网络贷款在进入校园后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背离了网络贷款兴起的初衷,使该项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学校中的负面功能远超其正面功能,势必影响到国家及社会对网络贷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高利贷、裸持等恶性问题给网络贷款所带来的恶劣影响,限制其发展。

三、对策分析

P2P网络贷款作为金融创新模式,是金融业发展的新业态,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存在有行业规模增长势头过快,业务创新偏离轨道,风险乱象频发的现象,但P2P网络贷款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因此,监管与引导应当是基本原则。而对高校来说,如何正确引导与管理大学生的P2P网络贷款尤为重要。

(一)国家政策层面

2016年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络贷款做了基本制度安排,明确了网贷监管体制机制及各相关主体责任、网贷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要求、借款人和出借人的义务、信息披露及资金第三方存管等内容,也规范了网贷机构的业务行为及线下经营与营销等。但是,该《暂行办法》仅仅只对网络贷款做了原则性规定,而对在校园开展网络借贷的行为,需要相关部门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定。

(二)网络借贷平台层面

我国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为占有市场,扩大规模,向学生客户提供超越其还款能力、超越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借贷,满足非正常消费与高风险消费项目,此类行为暴露出一些平台在快速扩张中的短视和急功近利,对行业生态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从网络贷款平台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切借贷行为均应当在现行制度条件下,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高自我风险控制能力,整个行业应当自觉规避“污名化”趋势。在具体操作中,应注重加强借方的身份信息审查,另外,可引进第三方担保机制。

(三)学校教育层面

从学校管理者层面来说,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进入学校后,会接触到相对高层次的消费领域,同时也接触到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同学,难免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和虚荣心,这是一种相对畸形的心理表现。学校心理教育要从学生的认知方面转变他们的想法,建立新的正确的认知模式,理性消费,维持精神与物质需求层次的平衡。其次,加大金融风险教育。在过去,我国高校长期缺乏理财和金融风险教育方面的内容,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获取大都通过家庭或者同辈群体,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金融产品与服务迅猛发展,无孔不入。在信息化时代,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手机移动支付的普及更让金融行为变得便捷与简单。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理财与金融风险教育,提倡理性消费。教育形式可以采取开主题班会、举行讲座等,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消费、管理自己的财富,规避金融风险,增强信用意识,使其重视信用消费和信用借贷安全。

(四)家庭层面

作为家长,应重视对学生的道德与风险意识教育。父母所表现出来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经常会被子女所模仿,因此,父母本身需要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对家庭消费能力与风险承受力有客观认知,养成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同时,父母也需要预见性地及早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习惯,引导孩子在使用金钱的同时学会理性消费,帮助孩子了解借贷、风险、理财、债务、违约等概念,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念,学会独立、理性思考,不盲目攀比,合理消费。另外,家长也需要时刻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动态。

参考文献:

[1]李刚,黎俊宏.大学生网贷风险警示[J].对外经贸,2016(7).

[2]张雅博.大学生网络分期付款消费情况现状调查[J].对外经贸,2015(9).

[3]成静敏.网贷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亚太教育,2016(24).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网贷借贷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行业:一年内887家网贷平台退出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网贷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 投资人数环比上升7.48%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元代就有“按揭”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