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工作坊对高职教育的借鉴作用

2020-01-04周志刚吴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9期
关键词:工作坊高职教学

周志刚 吴刚

[摘           要]  工作坊作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近年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高职教育历来重视实踐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工作坊若能成功地运用到高职教育中来,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都具有传统教学形式没有的优势,同时又克服了“工学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另外,工作坊在教师教研活动、学生就业指导中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

[关    键   词]  工作坊;高职教育;借鉴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212-02

一、工作坊概述

“工作坊”一词是由workshop翻译而来的,有两种解释,一是工场、作坊、小工厂,另一种解释是专题讨论会、研讨会。此概念最早出现在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rplin)在都市计划的研讨沟通中应用了“工作坊”的模式,发现这一模式在提供不同立场和族群人们思考、沟通交流甚至利益争论时具有及时、开放、参与、碰撞、就事论事等突出优点。并且工作坊碰撞使人们更容易参与碰撞、发表意见、积极创新甚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人们对这一模式认识和理解的日益成熟,现在工作坊模式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常见的有工业设计领域、专业教学领域、企业培训领域、社区管理领域等。工作坊的设计基础是依托Kolb的学习循环(learning cycle)理论,即一个学习循环是“从实际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验→最后到实际经验”,完成一个循环后,根据需要,进入下一个新的学习循环,所谓“学习就是不断改进的过程”。

工作坊的应用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有多种组织形式,组织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流程等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一般是一个特定成员共同参与的情境及过程,参与者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并一起讨论如何推动方案,解决问题。这样“当面沟通”与“系列过程”,就是常见的参与式工作坊。工作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小群体范围、学员相互刺激学习、为达到教育或工作的某个特定目标、发展所需的能力、单次短期的聚集、有动手实习的机会。其区别于沙龙(saloon)的主要特点是前者以学习和解决某个问题为目标,而后者多以交流为目标。

二、工作坊对高职教育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高职教育理念创新也层出不穷,包括“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学生为本教学理念”“项目驱动教学改革”“OBE教学理念”等,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上至教育部,下到各院校专业,都对“工学结合”教学理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有很多院校也将此付诸实践。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其实会受到较多现实条件限制,如校外企业不可能随时待命为院校的“工学结合”教学理念服务的,毕竟那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另外,即使有很好的校外合作企业配合学校教学,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运行的成本问题及学生出外安全风险等问题。

因此,工作坊若能成功地运用到高职教育中来,则基于工作坊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教研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就业指导活动等将获得传统课堂教学所没有的突出优势。学生通过各种主题的工作坊可以灵活地参与话题的互动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流程的制定,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对效果进行跟进和评估。这种模式同时又克服了“工学结合”过程中企业方面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探讨工作坊模式对高职教育的借鉴作用具有良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工作坊在高职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路径1——工作坊在学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都要求设置适当比例的实践学时,但实践教学形式上,更多的仍局限于参观、调研、实习、实训等,并且实习是临近毕业才安排的实践环节。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部分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载体。能够仿真模拟甚至真题真做的并不多见,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项目谈判、招投标模拟系统等。有的学校即使设计了很好的实践环节,但迫于经费的压力等原因而不得不流于形式。工作坊的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巧妙设计“工作坊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既参与了行业相关的项目实践,又规避了成本过高的运作障碍。

具体表现为:(1)工作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教学互动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变成项目导师或顾问,学生成为项目主体和责任人,合力完成课堂实践环节中设计的模拟或现实项目。教师从主导者转为引导者,也使学生从被动者转为主动者。(2)该模式使有实践要求的课程通过工作坊完成教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切身地参与一项项全面又复杂的专业工作,对学生认识社会实际需求、了解社会实际环境、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有极大的帮助。(3)工作坊的选题和项目往往源于实践,教师会按照行业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项目驱动教学。学生无论在知识、技能还是职业道德的培养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部门允许教师基于自己在研项目开设“创新型课程”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相比于传统教学,这种项目驱动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如,山东某学院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为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培育学生的工程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创立了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坊”,形成“课堂讲授+工作坊演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学院“工作坊”建设分别从山东交通规划设计院、省公路局招标办等单位收集了包括设计图纸、资格预审文件、招投标文件等总计约5000多册,涵盖了涉及工程管理各课程的参考资料,并按照项目管理编码体系进行了编码、上架;还制定了包括“工作坊”使用管理制度、资料管理制度、“工作坊”教学流程等完善的规章制度。该教学模式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特点,适当压缩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凡课程涉及具体操作环节时,就以“工作坊”进行模拟演练,“工作坊”每5人左右为1个工作组,以工作组为个体完成实际项目任务,并进行评价总结、接受教师考核。目前工程管理“工作坊”可完成的教学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

(二)路径2——工作坊在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应用

大学之道,在于大师。高职教育中如何进行持续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工作坊这种机动有效的研讨方式对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传统的教师教研活动往往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一般期初一次,研讨本学期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改革等老话题;期中一次,研讨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及存在的问题等;期末的教研活动则基本都是围绕一学期来的教学事项或为下学期的安排进行讨论,大多如此,当然也并非绝对。笔者在此要提出的是可以借鉴香港等地高校流行的工作坊模式对传统的教研活动组织方式进行改革。比如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以教学或专业或行业相关的热门话题为议题设置工作坊。而工作坊的组织者可以不一定是专业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可以是该议题的发起人或某方面的专家,最好是轮流组织,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由专业负责人组织的“开会”。另外,场地的选择也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办公室,也可以是户外风景宜人处,还可以是午餐餐桌上等,只要滿足宽松、凝聚、分享、目标导向的探讨等元素都是可以的。

(三)路径3——工作坊在学生素质养成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高校教育中尽量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备受关注的。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质素养成教育也都特别重视,尤其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活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学校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各种协会就是学生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与交流组织。工作坊的交流与研讨模式如果在这方面得到有效运用,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学生活动有社团沙龙、专题讲座、协会活动和学生论坛等,这些活动能在课余时间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是学生成长成才、素质养成的重要环节。通过社团活动工作坊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领导和沟通能力。这类工作坊形式更加灵活,可以在社团活动现场、班级、会议室,甚至操场、大草坪等地方。各种主题丰富和组织灵活的社团活动工作坊,对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交流、协作能力,训练学生面对诸如风险、回报、伦理、责任、冲突、环境及社会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判断。

案例:“上海的地域特点是什么?居住在上海的人的行为模式会不会与其他城市的人有潜在的区别?”这不是人口的研究课题,正在进行的是上海某高校媒体与设计学院与摩托罗拉北京设计中心合作的创新设计工作坊。在工作坊中,学生在摩托罗拉设计师的指导下,完成“上海的地域特点是什么?居住在上海的人的行为模式有何区别”这一话题的探讨。通过头脑风暴等创意思维方法,发掘各方面的需要,为公司设计出适合目标人群的虚拟产品和服务系统。此类工作坊如果运用到诸如机器人协会、工业设计协会等开发设计类的协会活动中,将对学生在创新、沟通、协作等方面的素质养成与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路径4——工作坊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大学生学以致用体现在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上。高职教育三年时间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修满学分,如何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这是关键一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所学非所做,所做非所愿”,专业对口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对职业的规划方向不明确,校内学习的东西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又没有专业职业规划人士进行指导。就业“工作坊”可以把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把老师、企业和学生有机结合。另外,可以通过“工作坊”模式帮助老师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理论和就业指导的技巧,在毕业求职时帮助广大学生就业。每个高职院校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建议该中心应该指导和发动各二级学院,尤其是主讲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师,大力开展求职就业工作坊。这类工作坊可以集思广益,整合校友资源、社会咨询机构的职业规划师、职业指导师、校企合作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等。通过这类就业“工作坊”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行业、了解企业、了解薪资待遇、职业规划和晋升通道等学生关心的信息。此类工作坊模式也在很多知名企业的人才选聘和岗前培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小琴.高职“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6(9).

[2]严玲,霍双双,邓娇娇.基于能力导向的工作坊实践教学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6).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工作坊高职教学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